1. 程式人生 > 資訊 >知乎上市首日開盤暴跌 24%,問答社群能否繼續內容頂流

知乎上市首日開盤暴跌 24%,問答社群能否繼續內容頂流

人在美國,剛下飛機,謝邀。

這是大家熟知的梗。如今號稱 “國內精英聚集地”的知乎在美國上市了。但知乎自己能成為諸多內容平臺中的精英嗎?

美東時間 3 月 26 日,知乎正式在美紐交所掛牌,股票程式碼為 “ZH”。通過 IPO 和私募配售,知乎本次募資合計 8.5 億美元。

按照 9.5 美元發行價,知乎對應的市值為 347 億元,對比 B 站目前市值 2224 億元,快手市值 9767 億元,知乎的估值只有 B 站當下市值的六分之一,快手的二十八分之一。知乎上市首日股價開盤即破發,至截昨日,知乎股價跌破 9.5 美元 / ADS,最低報 7.2 美元,跌幅超 24%

李開復作為知乎最大股東之一的創新工廠董事長,也曾對此問題感到焦慮。“十年前,曾擔心知乎太過文人作風”李開復在知乎上回答了網友的提問。

雖然這個質疑似乎在知乎上市之後就不攻自破了,但同樣上市也給知乎帶了不少新的質疑。“知乎能不能實現盈利?”“知乎會不會再跌?”“未來的商業模式有沒有想清楚?”

這一切似乎都直指一個問題:“問答社群的模式,還能算是未來內容主流嗎?”

一、十年上市艱險,知識社群一哥為什麼是知乎?

華語地區第一個大型綜合社群網站創始人響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到:“網際網路從誕生那一天起,就具備社群的特點。”

最早的社群又是從 BBS 發展而來,承擔的作用也只是電子公告板,後來才發展成了社群,譬如四利通方(新浪前身)、嘉興論壇等等。

經歷了 PC 時代和早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群這一概念愈加變得不那麼惹人注意。大家開始從原來的論壇、帖子、貼吧轉向自媒體和社交,同時這些自媒體和社交平臺似乎也一定程度上帶有社群的功能。

知乎是 2011 年成立的,彼時正處於移動網際網路早期階段,PC 和移動端的應用區別較之今日區別並不明顯。據知乎創始人周源自己所述,知乎是結合另一位創始人曾將創辦的一個社群 apple4us 和 Facebook 前 CTO 做的產品 Quora。

最初知乎是提供一個生產、分享和傳播知識的工具,鼓勵每個人都來分享知識,將每個人的知識都聚集起來,併為人人所用。後來,在上線的十年時間裡,知乎做了社群、搜尋、知識付費等各種業務嘗試。

上線十年,知乎虧損嚴重,需要資金來緩解連年虧損的壓力。知乎此前已獲 7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創新工場、騰訊投資、快手、啟明創投、賽富投資、搜狗、華興新經濟基金、今日資本等。融資後,知乎創始團隊的股權及話語權也一直在被稀釋。招股書顯示,目前,知乎創始人周源的持股比例僅剩 8.2%,但有 46.6% 的投票權。

IPO 後,創新工場、騰訊分別持股 11.3%、11.1%,周源的持股人的股權比例及投票權將被進一步稀釋,持股僅剩 7%。

不過與其對手相比,在知乎曾經對手裡面,譬如今日頭條旗下的悟空問答,百度知道,但相比之下似乎知乎總會發展勢頭較好些。

微博知名網際網路博主 @分析師謝漠煙曾表示:“悟空問答和微頭條在產品上多少有點不思進取,悟空問答實際上是在再造一個今日頭條,裡面的內容與頭條號、公眾號則無本質差別,而圖文行業已成為紅海。”

《中國企業家雜誌》一篇報道中也曾表示:“位元組跳動對悟空問答一直有流量補給,但產品變現方式確實有限。”

在知乎燒完多輪融資過後,今日頭條終於放棄了悟空問答,問答領域,知乎迎來了寡頭的地位。

二、為何選擇此時上市?

2020 年 12 月,知乎就被曝可能將在港股或美股上市。2021 年 3 月 6 日,知乎的招股書出現在美國證劵交易委員會官網,上市地點確定為紐交所。而美股近來對待來自中國的上市公司似乎不太 “友善”,事實上,從去年開始一直到今年就有大量中概股迴歸港股。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甚至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甚至迴應 “美方此舉完全是對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無理政治打壓。”此法案通過的頭一天裡,中概股幾乎集體受戳。

那為何知乎為何還會選擇此時赴美上市?業內人士分析表示:

其一,今年 2 月 3 日,知乎最大的競爭對手悟空問答,在各大應用商店下線,宣佈停止服務、關閉運營。隨著悟空問答的停擺,知乎成為了知識問答領域獨佔鰲頭,在信心方面大有增長。

其二,知乎向來就有著中國版 Quora 之稱,在成立之初採用的也都是邀請制,同為知識問答社群,二者也時常會被人們放在一起比較。相較於已經沒了競爭對手的國內市場,Quora 的存在,讓美股對知乎同類型企業的接受度和認可度會更高,有利於開盤時的發行定價。

其三,據知乎的招股書顯示,知乎 2019 年、2020 年的營收分別為 6.71 億和 13.52 億,同比增⻓達 101.7%,毛利率分別為 46.6% 和 56%。淨虧損方面,知乎的表現也十分亮眼,從 2019 年的 10 億變成了 2020 年的 5.18 億,同比縮小了 48.2%。

而關於 SEC 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方面,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最終修正案即使實施還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禁止交易,3 年時間內還有很大的變數。

因此,可以說短期對中概股有情緒面上的影響,長期還要看政策的具體執行情況。另外三年內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二次上市,也能大大減少未來的風險。

三、B 站向左,知乎向右

儘管知乎的招股書顯示了自己近年來的經營狀況利好,但仍是抵不住外界對他的質疑。知乎在發行股票後,當日跌幅便超過了 24%。

網路上關於知乎是否價有所值的討論正進行的火熱,微博上有兩種較大的質疑聲音,一是 “作為內容領域的平臺,目前知乎的競爭對手太強大,其他內容平臺搶走了知乎使用者的消費力”,二是 “目前知乎欲走的會員付費模式似乎推行也較為困難”。

與知乎相比,B 站 2020 年月活使用者達到 2.02 億,這一數量幾乎是知乎使用者月活的 3 倍,B 站的付費使用者數為 1790 萬,是知乎使用者的 8.6 倍。粗略計算,知乎使用者的付費意願僅是 B 站使用者的 1/3。

網際網路分析人士略大參考曾撰文指出,知乎所推崇的,挖掘創造優質內容的知乎使用者,再通過平臺包裝,成為某領域的大神,進而推出相關付費內容的方式已經落後於時代。

略大參考認為,知乎增長乏力的命門在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能夠創造內容的人太多了,知識不是核心競爭力。知乎包裝大神使用者,推出的鹽選專欄、電子書、Live 講座等內容模式,沒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構不成使用者付費的吸引力。

使用者增長”、“流量變現”是目前知乎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方面知乎似乎做的比好一些。2020 年,知乎在營銷層面的總投入為 7.35 億元,較之 2019 年下降了 3100 萬元,但使用者規模的增速卻不降反升,超過了 42%。

也就是說,當其他網際網路企業靠燒錢來保證增速時,知乎更多的則是在憑藉平臺自身的吸引力。

在獲客成本日益攀高的當下,用更少的錢拉到了更多的使用者,這未嘗不是一種巨大的優勢。

知乎使用者的粘性之高,更是知乎手握的一張超級王牌,也是知乎一直被各大投行青睞有加的資本所在。

知乎遇到的問題似乎與現在 B 站遇到的問題相似,甚至在策略方面兩者也有著相似的方法。我們在整理公共資料後,例出以下幾條:

  • B 站作為視訊領域的新秀,而知乎也開始加碼視訊領域的創新,是自己變得不再是一個圖文社群平臺;

  • B 站在馬不停蹄的擴張自己的視訊型別,並且加碼直播、遊戲、電商等業務,知乎則在嘗試帶貨和內容視訊化;

  • B 站圍繞對 UP 主的獎勵、簽約為核心,知乎則以高質量的社群氛圍和內容生產為中心,匯聚多領域的精英人士為答主。

或許,不是知乎不努力,而是對手太強,在一邊需要擴新、安撫老使用者的同時,一邊要考慮不被 “愛優騰、抖快 B”拉開太遠的差距。對於知乎而言,想要成功破圈並高度發展需要時間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