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遊戲 >新未成年保護法6.1實施 防沉迷系統真能管住孩子嗎

新未成年保護法6.1實施 防沉迷系統真能管住孩子嗎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也不可避免的接觸到更多五彩繽紛的網際網路世界,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健康利用網路或者遊戲早已經成為社會話題,今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正式施行,或將開啟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的新篇章。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國網民人數達9.89億,其中學生佔比最多,達21%。網際網路成為學生獲取資訊、認識世界和休閒娛樂的重要途徑,同時,未成年人沉迷網路問題也日漸凸顯。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各主要視訊、直播、遊戲等網路平臺紛紛升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優化“青少年模式”內容池。6月1日前,所有上線運營的遊戲須全部接入國家層面的實名驗證系統。專家表示,應儘快建立統一的防沉迷標準,以行業合力防治未成年人網路沉迷;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各盡其責,提高未成年人的網路素養。

防沉迷系統紛紛升級

對於一些家長、使用者此前提出“青少年模式”內容單調、系統存在漏洞等問題,各平臺近來紛紛進行升級。抖音青少年專項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抖音推出“萌知計劃”,已吸引近萬名創作者參與,創作適合青少年學習的知識視訊約8.5萬個;技術方面,同一未成年賬號使用者重灌抖音App、登入不同終端,都會強制進入“青少年模式”。快手社群安全事務總監常安表示,快手通過升級推薦策略,建立向兒童使用者推送內容的獨立演算法,在內容上,主要圍繞教育主題提供了40餘類精品內容。

針對網路遊戲的防沉迷系統早在2007年就已上線,並陸續改善。目前國家層面的實名驗證系統基本建成,今年6月1日前,所有上線運營的遊戲須全部接入。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此前釋出的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對未落實防沉迷要求的網路遊戲企業,各地出版管理部門應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予以處理,直至吊銷相關許可。


相關方缺乏充分準備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資訊獲取的便利性與網路沉迷問題相伴而生。

首先,防沉迷系統本身存在漏洞。近年來,在政府網信等部門指導下,主要網際網路平臺不斷完善“青少年模式”、“網路宵禁”、實名制、內容稽核及分級制度等,在構建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屏障方面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比如,“青少年模式”下使用者身份難確認,可通過反覆輸入密碼等方式延長使用時間;某些短視訊平臺對內容把關不嚴;部分平臺所推送的實時資訊與“青少年模式”不匹配;隱私保護不健全,使用者資料暴露在外。一些依託於既有社交App的新型短視訊應用,目前還沒有建立“青少年模式”。

其次,妨礙防沉迷系統發揮作用的掣肘不少。“再怎麼升級防沉迷也不怕,大不了《王者榮耀》《夢幻西遊》《九州仙劍傳》各玩1個半小時。”在北京市某中學讀初一的劉同學,對各大遊戲廠商出臺的限制措施不以為然。他告訴記者,現在通過跨廠商、跨上網終端等方式,能輕鬆繞開廠商驗證。這背後,是各大廠商遊戲防沉迷系統缺乏統一管理、各自為政的現狀。

此外,由於“青少年模式”目前還不是一個強制標準,這十分考驗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少數企業基於流量、利潤等因素,只是在形式上滿足監管部門要求。一名家長坦言:“如果一些視訊平臺在演算法設計階段存在誘導性,在入口階段缺少鑑別,一些廠商在遊戲製作之初就有令人沉迷的設計,作為父母怎麼爭得過呢?”

共同營造健康的網路文化生態

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新聞出版、教育、衛生健康、文化和旅遊、網信等部門應當定期開展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宣傳教育,監督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履行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義務,指導家庭、學校、社會組織互相配合,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進行預防和干預。

作為一個社會性問題,強化青少年網路保護需要各相關方各盡其責,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的網路文化生態。

業內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結合頭部企業的實踐經驗,牽頭制定國家標準,建立統一的強制性防沉迷系統或平臺,並推動相關企業以統一的力度和方式予以落實執行。還應將防護“前置”,從設計之初就降低青少年沉迷的可能性。

提升網路素養,是防沉迷的治本之策。未成年人保護法提出,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未成年人網路素養宣傳教育,同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也應當提高網路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