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操作介面滿滿都是中文語言,航天員第一週主要搞安裝 WiFi 等裝修
6 月 17 日訊息 新華社報道,北京時間 2021 年 6 月 17 日 9 時 22 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 F 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3 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獲悉,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 19 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央視報道,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訊息,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式完成各項準備後,先後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 2021 年 6 月 17 日 18 時 48 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
除了完成水箱安裝、整理睡眠區等,航天員乘組還要進入到貨運飛船,把貨運飛船之前帶來的物品運到核心艙。他們 6 月 18 日還會安裝無線 WiFi 裝置,有了 WiFi 後,航天員可與地面人員、家人溝通,還能進行視訊通話。
航天員第一週主要搞裝修。今天,航天員正陸續安裝各項設施,如 WiFi。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空間站任務總師孫軍介紹,第一週主要是“把家好好裝修一下”,組建通訊、餐飲、衛生等設施。之後,航天員將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及出艙活動的在軌訓練。
另外在央視新聞視訊報道中,我們發現在中國空間站,需要航天員操作的介面都使用中文。
報道稱,中國空間站還有太空廚房。我們的航天員可以吃到 120 多種食品。食譜是按航天員喜好定製的,四次任務乘組的 12 名航天員,都能吃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食譜週期是按一個星期來算,重複率很低。
2011 年,“天宮一號”成功發射,當時航天員的艙內活動空間為 15 立方米,可以滿足 3 名航天員同時在軌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今,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活動空間已升至接近 150 立方米,核心艙內設定了多個功能區,可以為航天員提供更加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3 個獨立睡眠區
按照設計,空間站的核心艙和實驗艙分別配置了 3 個獨立的睡眠區,為長期在軌駐留的航天員,提供了更加獨立舒適的休息環境。儘管還是要把自己裝進睡袋,但卻實現了從“站著睡”到“躺著睡”的變化。
艙內配備太空跑臺、自行車等健身器材
空間站在核心艙小柱段配置了太空跑臺、太空自行車、拉力器、企鵝服等健身器材,以滿足航天員的日常鍛鍊需求。按要求,航天員每天至少要進行兩個多小時的相關訓練,每週三到四次,以對抗因太空的失重環境對生理產生的影響。
航天員將完成四項主要任務
除生活之外,航天員在“太空之家”中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他們的工作安排是什麼呢?
任務一:日常管理,在軌測試
開展核心艙組合體的日常管理,形象地說就是要“拆快遞”。空間站核心艙發射的時候,“快遞小哥”天舟二號打包了 6 噸多“裝置”上去,很多裝置還不能安裝在工位上,需要航天員進行人工安裝、啟動和除錯。
任務二:健康管理,再生迴圈
首批航天員要在軌駐留三個月,為了長期經濟執行,“太空之家”與以往的空間實驗室不同,艙內的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採用的是可再生的技術,航天員要讓空間站內的氧氣和水等物資儘可能實現迴圈使用。
任務三:空間科學,技術試驗
第三個任務是要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進行空間應用任務實驗裝置的組裝和測試,按程式開展空間應用、航天醫學領域等實(試)驗以及有關科普教育活動。
任務四:兩次出艙,艙外作業
航天員將在駐留期間,在機械臂的協助下完成艙外作業。據瞭解,航天員要開展兩次出艙活動及艙外作業,包括艙外服在軌轉移、組裝和測試,開展艙外工具箱的組裝、全景攝像機抬升和擴充套件泵組的安裝等工作。
擴充套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