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中科院人工智慧戰隊釋出新一代智算平臺

中科院人工智慧戰隊釋出新一代智算平臺

從去年 5 月份到今年 6 月份,大規模預訓練 AI 模型的引數規模已經從千億直接突破萬億。只有非常大型的超算或者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才能支撐如此規模的 AI 模型,放眼中國,能支撐這樣大模型預算的算力中心,還非常非常的少。專家預計,從千億模型到萬億模型,模型訓練費用可從千萬美元級別躍升到數十億美元級別。

另外,國內人工智慧在部分行業應用已非常成熟,而在其它許多行業還處於碎片化狀態,但發展迅猛。

無論從模型層面,還是從應用層面,國內對智慧算力的需求都是非常龐大的。而開發“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平臺”的動機,正是源於對中國人工智慧應用現狀的深刻認識。

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平臺

7 月 8 日-10 日,2021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期間,中國科學院人工智慧產學研創新聯盟釋出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平臺。

中國科學院人工智慧產學研創新聯盟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計算所等 AI 相關研究機構,以及 26 家企業在 2018 年發起成立,目前已有 34 家成員單位。

“中科院在人工智慧領域產出了一大批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具備全鏈條的人工智慧技術創新能力,應承擔起建設人工智慧技術服務體系,深化 AI 技術推廣應用的責任。”國科控股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楊建華認為,平臺集諸多中科院人工智慧技術成果於一體,擁有清晰的實施路徑,可為區域智算中心建設提供標準的可複製範本。

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表示,“智慧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新基建的主導方向,事關國家發展全域性和長遠利益,需以開放、安全、綠色、普惠為前瞻戰略謀劃,才能重塑數字產業化及產業數字化發展格局”。平臺依託中科院頂層戰略規劃,匯聚算力、演算法、資料、軟體、人才、應用等資源要素,將為 AI 產業化發展、行業數智化轉型和政府智慧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據現場介紹,平臺擁有四大優勢,即:開放包容、通用融合、綠色高效、普惠可及。

其一:採用開放架構,可以相容主流軟體應用生態,具備使用面廣、遷移靈活、編譯開發難度低等特點;

其二:支援多元晶片組合,提供多樣豐富算力,可勝任模擬、訓練、推理等 AI 全鏈條應用需求;

其三:底層算力基礎設施採用相變浸沒式液冷技術,單位算力效率大幅提升且能耗成本降低 30%;

其四:通過透明化價格模型,為市場提供參考依據和建設標準,有效避免公共財政資源浪費。

其中,通用融合、開放包容、綠色高效是當前行業對智慧計算中心的普遍要求,當然這也是平臺在行業的基本優勢,使其能成為順應時代的新基建。而普惠可及則更加體現了平臺的獨特之處,為行業設立了新標準。

新平臺:三大優勢穩固基礎

與會專家表示,新一代人工智慧的平臺,應該是以 AI 算力為主的、多種算力融合的綜合型計算中心,而不是一個偏科的專用平臺。“新一代人工智慧平臺不該只限於低精度計算,這偏離了目前人工智慧行業真正的需求。”

平臺的算力融合由多種晶片提供,“從高精度到低精度,覆蓋人工智慧訓練和推理的全部流程。”

開放包容更多地體現在整個平臺的軟體和應用生態方面。平臺支援國際和國內最主流的人工智慧框架以及衍生演算法庫、工具軟體等等。

專家還著重強調了多模態預訓練大模型和科學人工智慧等熱門方向,“基於不同精度的覆蓋和通用融合的設計,使得這個平臺未來會成為這些研究方向的主要支撐平臺。”

平臺支援浸沒式液體相變冷卻,這使得它在效率上得到極大提升,單位計算密度相比傳統可以提高到 10 倍,並能節省 90% 的冷卻相關能耗。釋放晶片更高的效能、提高整個系統的可靠性也是液冷技術的一大好處。結合液體冷卻,還能實現算力設施的立體組裝,把單位機房的密度達到傳統的 30 倍,從而極大縮減基建投入成本。

新標準:樹立智算中心價格標杆

據現場介紹,新一代的智算平臺在設計的時候,就致力於提供普惠可及的 AI 算力。這個普惠可及怎麼解讀呢?據網路公開資訊顯示,以國內四個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摺合單位算力建設成本投入為例,可以看到從最高的每 100P16 位算力投入 4.6 億,到最低的 7500 萬,差價達到了 6.2 倍。

“如果沒有明確標準加以區別,區域建設方很容易誤判算力供給造成資金和資源的浪費”,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CCF 高效能運算專業委員會祕書長張雲泉表示。

針對價格亂象,平臺給出了算力價格標準方案:在綜合儲存、能耗、開發、定製、資料排程等一系列因子,並代入明確的演算法標準後,得出在同時具備 5P 雙精度算力(64 位)、25P 單精度算力(32 位)和 100P 半精度算力(16 位)的情況下,智慧計算中心的基礎設施價格約為 1 億-1.5 億。

重視價格標準,一方面是源於聯盟做這個平臺的初衷,即降低 AI 算力的使用門檻,另外在建設過程中,專家也指出,聯盟有責任和義務為國家節省相關的資源。

張雲泉補充道,“新一代人工智慧平臺有力推動了算力定價標準的建設,為區域智算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將有效解決智慧計算中心存在價格混亂虛高的問題。”

除了建設階段需要節省成本,其實平臺後期的運維運營階段也非常重要。除了通過液冷技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平臺在設計的時候,不只是面向單一一個計算中心,而是考慮了跨地域的多箇中心的資源協同。

通過統一認證、資料打通等技術,可以實現不同地域的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統一服務入口。同時在這個框架下,不同的計算中心也可以實現便捷的資源交易和結算。也就是說,為了降低建設成本、運營成本,集約化建設模式將成為風向標。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搭建和形成具有不同地域特色或者行業特色的智慧計算中心,然後通過平臺,實現算力經濟的共享,張雲泉總結道,“這是從更大的層面實現了資源的整合,我們進一步提高了各個中心的資源利用率,減少了重複建設。”

此外,降低人工智慧的應用門檻和技術門檻,以平臺的形式向公眾提供算力資源和演算法服務,也是智慧計算中心作為公共服務的必然趨勢。“算力將越來越接近一種商品,首先它的價格會越來越便宜,其次通過網路,包括雲端計算技術等也使得我們可以在整個社會層面來供應各種各樣的算力。”

在中科院人工智慧產學研創新聯盟、中國智慧計算產業聯盟等權威組織機構推動下,智慧計算將樹起價格標杆。各大算力供給方和區域算力中心建設方也應合力推進行業透明化、標準化發展,避免智算中心建設走彎路、花冤枉錢。

“新基建 新標準”,是對新一代人工智慧計算平臺的定位的精準總結。新基建決定了基礎設施體系未來所承載的發展願景與空間,而以平臺為代表的智慧新基建將順應自然空間、機器物理空間、虛擬資訊空間的融合趨勢,成為現代化強國基礎設施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