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雲端計算與網格計算的區別

雲端計算與網格計算的區別

雲端計算與網格計算的概念

首先,究竟什麼是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呢?錢教授指出,雲就是網際網路——做網路的似乎總是把網路抽象成雲;雲端計算就是利用在Internet中可用的計算系統,能夠支援網際網路各類應用的系統。雲端計算是以第三方擁有的機制提供服務,為了完成功能,使用者只關心需要的服務,這是雲端計算基本的定義。 相對於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和分散式計算,雲端計算擁有明顯的特點:第一是低成本,這是最突出的特點。第二是虛擬機器的支援,使得在網路環境下的一些原來比較難做的事情現在比較容易處理。第三是鏡象部署的執行,這樣就能夠使得過去很難處理的異構的程式的執行互操作變得比較容易處理。第四是強調服務化,服務化有一些新的機制,特別是更適合商業執行的機制。

那麼網格計算的特點又是什麼呢?

網格計算有了十幾年的歷史。網格基本形態是什麼?是跨地區的,甚至跨國家的,甚至跨洲的這樣一種獨立管理的資源結合。資源在獨立管理,並不是進行統一佈置、統一安排的形態。網格這些資源都是異構的,不強調有什麼統一的安排。另外網格的使用通常是讓分佈的使用者構成虛擬組織(VO),在這樣統一的網格基礎平臺上用虛擬組織形態從不同的自治域訪問資源。此外,網格一般由所在地區、國家、國際公共組織資助的,支援的資料模型很廣,從海量資料到專用資料以及到大小各異的臨時資料集合,在網上傳的資料,這是網格目前的基本形態。

雲端計算與網格計算區別何在

雲端計算與網格計算區別何在

可以看出,網格計算和雲端計算有相似之處,特別是計算的並行與合作的特點;但他們的區別也是明顯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網格計算的思路是聚合分佈資源,支援虛擬組織,提供高層次的服務,例如分佈協同科學研究等。而云計算的資源相對集中,主要以資料中心的形式提供底層資源的使用,並不強調虛擬組織(VO)的概念。

其次,網格計算用聚合資源來支援挑戰性的應用,這是初衷,因為高效能運算的資源不夠用,要把分散的資源聚合起來;後來到了2004年以後,逐漸強調適應普遍的資訊化應用,特別在中國,做的網格跟國外不太一樣,就是強調支援資訊化的應用。但云計算從一開始就支援廣泛企業計算、Web應用,普適性更強。

第三,在對待異構性方面,二者理念上有所不同。網格計算用中介軟體遮蔽異構系統,力圖使使用者面向同樣的環境,把困難留在中介軟體,讓中介軟體完成任務。而云計算實際上承認異構,用映象執行,或者提供服務的機制來解決異構性的問題。當然不同的雲端計算系統還不太一樣,像Google一般用比較專用的自己的內部的平臺來支援。

第四,網格計算用執行作業形式使用,在一個階段內完成作用產生資料。而云計算支援持久服務,使用者可以利用雲端計算作為其部分IT基礎設施,實現業務的託管和外包。

第五,網格計算更多地面向科研應用,商業模型不清晰。而云計算從誕生開始就是針對企業商業應用,商業模型比較清晰。

總之,雲端計算是以相對集中的資源,執行分散的應用(大量分散的應用在若干大的中心執行);而網格計算則是聚合分散的資源,支援大型集中式應用(一個大的應用分到多處執行)。但從根本上來說,從應對Internet的應用的特徵特點來說,他們是一致的,為了完成在Internet情況下支援應用,解決異構性、資源共享等等問題。

那麼,網格計算和雲端計算有沒有可能取長補短、互為補充呢?錢教授提到,如果這兩者結合起來,也許可以聚合大量分散的資源,從而支援各種各樣的大型集中應用以及分散的應用。

最後,錢教授還談到,在雲端計算技術方面,有三個需要關注的問題。第一是安全,因為要想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必須取得使用者的充分信任。第二是標準化,不能再走中介軟體的老路。第三是開源,要走開放的平臺,這樣才有發展。

簡明的描述,看了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觀點一:網格計算主要關注如何把一個任務分配到它所需要的資源上(一般來說是一個遠端可用的),在這裡一個大的計算任務可以被分成多個小任務,然後被分配到這些伺服器上執行;而云計算則強調把資源動態的從硬體基礎架構上產生出來,以適應工作任務的需要,雲端計算可以支援網格計算,也可以支援非網格計算。(簡單理解,即動態產生的計算資源是來自一臺伺服器還是多臺,是否使用了網格計算的演算法。本人的理解)

觀點二:網格計算與雲端計算主要有三點區別,第一,網格主要是通過聚合式分佈的資源,通過虛擬組織提供高層次的服務,而云計算資源相對集中,通常以資料中心的形式提供對底層資源的共享使用,而不強調虛擬組織的觀念;第二,網格聚合資源的主要目的是支援挑戰性的應用,主要面向教育和科學計算,而云計算一開始就是用來支援廣泛的企業計算、web應用等;第三,網格用中介軟體遮蔽異構性,而云計算承認異構,用提供服務的機制來解決異構性的問題。

網格計算與雲端計算的關係如下表所示。

表 1 網格計算與雲端計算的比較

網格計算走的是學院派的路子:在概念上爭論多年,在體系結構上三次傷筋動骨,在標準規範上花費了大量的心力,所設定的目標又非常遠大--要在跨平臺、跨組織、跨信任域的極其複雜的異構環境中共享資源和協同解決問題,所要共享的資源也是五花八門--從高效能運算機、資料庫、裝置到軟體、甚至知識;雲端計算走的是現實派的路子:暫時不管概念、不管標準,Google雲端計算與Amazon雲端計算的差別非常大,雲端計算只是對他們以前做的事情的新的共同的時髦叫法;所共享的儲存和計算資源暫時僅限於某個企業內部,省去了許多跨組織協調的問題;以Google為代表的雲端計算在內部管理運作方式上的簡潔一如其介面,能省的功能都省了,Google檔案系統甚至不允許修改已經存在的檔案,大大降低了實現難度,卻藉助其無與倫比的規模效應釋放前所未有的能量。

網格計算與雲端計算的關係,就像是OSI與TCP/IP之間的關係:ISO制定的OSI(開放系統互聯)網路標準,考慮得非常周到,也異常複雜,在多年之前就考慮到了會話層和表示層的問題。很有遠見,但過於陽春白雪了,實現的難度和代價也非常大。當OSI的一個簡化版--TCP/IP冒出來之後,將七層協議簡化為四層,內容也大大精簡,因而迅速取得了成功。在TCP/IP一統天下之後多年,語義網等問題才被提上議事日程,開始為TCP/IP補課,增加其會話和表示的能力。因此,OSI是學院派,TCP/IP是現實派。OSI是TCP/IP的基礎,TCP/IP又推動了OSI的發展。不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問題,而是滾動發展的問題。
————————————————
版權宣告:本文為CSDN博主「zhangxueyi」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及本宣告。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zhangxueyi/article/details/8463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