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mysql_21 _ 為什麼我只改一行的語句,鎖這麼多

mysql_21 _ 為什麼我只改一行的語句,鎖這麼多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和你介紹了間隙鎖和next-key lock的概念,但是並沒有說明加鎖規則。間隙鎖的概念理解起來確實有點兒難,尤其在配合上行鎖以後,很容易在判斷是否會出現鎖等待的問題上犯錯。

所以今天,我們就先從這個加鎖規則開始吧。

首先說明一下,這些加鎖規則我沒在別的地方看到過有類似的總結,以前我自己判斷的時候都是想著程式碼裡面的實現來腦補的。這次為了總結成不看程式碼的同學也能理解的規則,是我又重新刷了程式碼臨時總結出來的。所以,這個規則有以下兩條前提說明:

  1. MySQL後面的版本可能會改變加鎖策略,所以這個規則只限於截止到現在的最新版本,即5.x系列<=5.7.24,8.0系列 <=8.0.13。

  2. 如果大家在驗證中有發現bad case的話,請提出來,我會再補充進這篇文章,使得一起學習本專欄的所有同學都能受益。

因為間隙鎖在可重複讀隔離級別下才有效,所以本篇文章接下來的描述,若沒有特殊說明,預設是可重複讀隔離級別。

我總結的加鎖規則裡面,包含了兩個“原則”、兩個“優化”和一個“bug”。

  1. 原則1:加鎖的基本單位是next-key lock。希望你還記得,next-key lock是前開後閉區間。

  2. 原則2:查詢過程中訪問到的物件才會加鎖。

  3. 優化1:索引上的等值查詢,給唯一索引加鎖的時候,next-key lock退化為行鎖。

  4. 優化2:索引上的等值查詢,向右遍歷時且最後一個值不滿足等值條件的時候,next-key lock退化為間隙鎖。

  5. 一個bug:唯一索引上的範圍查詢會訪問到不滿足條件的第一個值為止。

我還是以上篇文章的表t為例,和你解釋一下這些規則。表t的建表語句和初始化語句如下。

CREATE TABLE `t` (
  `id` int(11) NOT NULL,
  `c` int(11) DEFAULT NULL,
  `d`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c` (`c`)
)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 values(0,0,0),(5,5,5),
(10,10,10),(15,15,15),(20,20,20),(25,25,25);

接下來的例子基本都是配合著圖片說明的,所以我建議你可以對照著文稿看,有些例子可能會“毀三觀”,也建議你讀完文章後親手實踐一下。

案例一:等值查詢間隙鎖

第一個例子是關於等值條件操作間隙:

圖1 等值查詢的間隙鎖

由於表t中沒有id=7的記錄,所以用我們上面提到的加鎖規則判斷一下的話:

  1. 根據原則1,加鎖單位是next-key lock,session A加鎖範圍就是(5,10];

  2. 同時根據優化2,這是一個等值查詢(id=7),而id=10不滿足查詢條件,next-key lock退化成間隙鎖,因此最終加鎖的範圍是(5,10)。

所以,session B要往這個間隙裡面插入id=8的記錄會被鎖住,但是session C修改id=10這行是可以的。

案例二:非唯一索引等值鎖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覆蓋索引上的鎖:

圖2 只加在非唯一索引上的鎖

看到這個例子,你是不是有一種“該鎖的不鎖,不該鎖的亂鎖”的感覺?我們來分析一下吧。

這裡session A要給索引c上c=5的這一行加上讀鎖。

  1. 根據原則1,加鎖單位是next-key lock,因此會給(0,5]加上next-key lock。

  2. 要注意c是普通索引,因此僅訪問c=5這一條記錄是不能馬上停下來的,需要向右遍歷,查到c=10才放棄。根據原則2,訪問到的都要加鎖,因此要給(5,10]加next-key lock。

  3. 但是同時這個符合優化2:等值判斷,向右遍歷,最後一個值不滿足c=5這個等值條件,因此退化成間隙鎖(5,10)。

  4. 根據原則2 ,只有訪問到的物件才會加鎖,這個查詢使用覆蓋索引,並不需要訪問主鍵索引,所以主鍵索引上沒有加任何鎖,這就是為什麼session B的update語句可以執行完成。

但session C要插入一個(7,7,7)的記錄,就會被session A的間隙鎖(5,10)鎖住。

需要注意,在這個例子中,lock in share mode只鎖覆蓋索引,但是如果是for update就不一樣了。 執行 for update時,系統會認為你接下來要更新資料,因此會順便給主鍵索引上滿足條件的行加上行鎖。

這個例子說明,鎖是加在索引上的;同時,它給我們的指導是,如果你要用lock in share mode來給行加讀鎖避免資料被更新的話,就必須得繞過覆蓋索引的優化,在查詢欄位中加入索引中不存在的欄位。比如,將session A的查詢語句改成select d from t where c=5 lock in share mode。你可以自己驗證一下效果。

案例三:主鍵索引範圍鎖

第三個例子是關於範圍查詢的。

舉例之前,你可以先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對於我們這個表t,下面這兩條查詢語句,加鎖範圍相同嗎?

my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for update;
my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and id<11 for update;

你可能會想,id定義為int型別,這兩個語句就是等價的吧?其實,它們並不完全等價。

在邏輯上,這兩條查語句肯定是等價的,但是它們的加鎖規則不太一樣。現在,我們就讓session A執行第二個查詢語句,來看看加鎖效果。

圖3 主鍵索引上範圍查詢的鎖

現在我們就用前面提到的加鎖規則,來分析一下session A 會加什麼鎖呢?

  1. 開始執行的時候,要找到第一個id=10的行,因此本該是next-key lock(5,10]。 根據優化1, 主鍵id上的等值條件,退化成行鎖,只加了id=10這一行的行鎖。

  2. 範圍查詢就往後繼續找,找到id=15這一行停下來,因此需要加next-key lock(10,15]。

所以,session A這時候鎖的範圍就是主鍵索引上,行鎖id=10和next-key lock(10,15]。這樣,session B和session C的結果你就能理解了。

這裡你需要注意一點,首次session A定位查詢id=10的行的時候,是當做等值查詢來判斷的,而向右掃描到id=15的時候,用的是範圍查詢判斷。

案例四:非唯一索引範圍鎖

接下來,我們再看兩個範圍查詢加鎖的例子,你可以對照著案例三來看。

需要注意的是,與案例三不同的是,案例四中查詢語句的where部分用的是欄位c。

圖4 非唯一索引範圍鎖

這次session A用欄位c來判斷,加鎖規則跟案例三唯一的不同是:在第一次用c=10定位記錄的時候,索引c上加了(5,10]這個next-key lock後,由於索引c是非唯一索引,沒有優化規則,也就是說不會蛻變為行鎖,因此最終sesion A加的鎖是,索引c上的(5,10] 和(10,15] 這兩個next-key lock。

所以從結果上來看,sesson B要插入(8,8,8)的這個insert語句時就被堵住了。

這裡需要掃描到c=15才停止掃描,是合理的,因為InnoDB要掃到c=15,才知道不需要繼續往後找了。

案例五:唯一索引範圍鎖bug

前面的四個案例,我們已經用到了加鎖規則中的兩個原則和兩個優化,接下來再看一個關於加鎖規則中bug的案例。

圖5 唯一索引範圍鎖的bug

session A是一個範圍查詢,按照原則1的話,應該是索引id上只加(10,15]這個next-key lock,並且因為id是唯一鍵,所以迴圈判斷到id=15這一行就應該停止了。

但是實現上,InnoDB會往前掃描到第一個不滿足條件的行為止,也就是id=20。而且由於這是個範圍掃描,因此索引id上的(15,20]這個next-key lock也會被鎖上。

所以你看到了,session B要更新id=20這一行,是會被鎖住的。同樣地,session C要插入id=16的一行,也會被鎖住。

照理說,這裡鎖住id=20這一行的行為,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掃描到id=15,就可以確定不用往後再找了。但實現上還是這麼做了,因此我認為這是個bug。

我也曾找社群的專家討論過,官方bug系統上也有提到,但是並未被verified。所以,認為這是bug這個事兒,也只能算我的一家之言,如果你有其他見解的話,也歡迎你提出來。

案例六:非唯一索引上存在"等值"的例子

接下來的例子,是為了更好地說明“間隙”這個概念。這裡,我給表t插入一條新記錄。

mysql> insert into t values(30,10,30);

新插入的這一行c=10,也就是說現在表裡有兩個c=10的行。那麼,這時候索引c上的間隙是什麼狀態了呢?你要知道,由於非唯一索引上包含主鍵的值,所以是不可能存在“相同”的兩行的。

圖6 非唯一索引等值的例子

可以看到,雖然有兩個c=10,但是它們的主鍵值id是不同的(分別是10和30),因此這兩個c=10的記錄之間,也是有間隙的。

圖中我畫出了索引c上的主鍵id。為了跟間隙鎖的開區間形式進行區別,我用(c=10,id=30)這樣的形式,來表示索引上的一行。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案例六。

這次我們用delete語句來驗證。注意,delete語句加鎖的邏輯,其實跟select ... for update 是類似的,也就是我在文章開始總結的兩個“原則”、兩個“優化”和一個“bug”。

圖7 delete 示例

這時,session A在遍歷的時候,先訪問第一個c=10的記錄。同樣地,根據原則1,這裡加的是(c=5,id=5)到(c=10,id=10)這個next-key lock。

然後,session A向右查詢,直到碰到(c=15,id=15)這一行,迴圈才結束。根據優化2,這是一個等值查詢,向右查詢到了不滿足條件的行,所以會退化成(c=10,id=10) 到 (c=15,id=15)的間隙鎖。

也就是說,這個delete語句在索引c上的加鎖範圍,就是下圖中藍色區域覆蓋的部分。

圖8 delete加鎖效果示例

這個藍色區域左右兩邊都是虛線,表示開區間,即(c=5,id=5)和(c=15,id=15)這兩行上都沒有鎖。

案例七:limit 語句加鎖

例子6也有一個對照案例,場景如下所示:

圖9 limit 語句加鎖

這個例子裡,session A的delete語句加了 limit 2。你知道表t裡c=10的記錄其實只有兩條,因此加不加limit 2,刪除的效果都是一樣的,但是加鎖的效果卻不同。可以看到,session B的insert語句執行通過了,跟案例六的結果不同。

這是因為,案例七裡的delete語句明確加了limit 2的限制,因此在遍歷到(c=10, id=30)這一行之後,滿足條件的語句已經有兩條,迴圈就結束了。

因此,索引c上的加鎖範圍就變成了從(c=5,id=5)到(c=10,id=30)這個前開後閉區間,如下圖所示:

圖10 帶limit 2的加鎖效果

可以看到,(c=10,id=30)之後的這個間隙並沒有在加鎖範圍裡,因此insert語句插入c=12是可以執行成功的。

這個例子對我們實踐的指導意義就是,在刪除資料的時候儘量加limit。這樣不僅可以控制刪除資料的條數,讓操作更安全,還可以減小加鎖的範圍。

案例八:一個死鎖的例子

前面的例子中,我們在分析的時候,是按照next-key lock的邏輯來分析的,因為這樣分析比較方便。最後我們再看一個案例,目的是說明:next-key lock實際上是間隙鎖和行鎖加起來的結果。

你一定會疑惑,這個概念不是一開始就說了嗎?不要著急,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圖11 案例八的操作序列

現在,我們按時間順序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果。

  1. session A 啟動事務後執行查詢語句加lock in share mode,在索引c上加了next-key lock(5,10] 和間隙鎖(10,15);

  2. session B 的update語句也要在索引c上加next-key lock(5,10] ,進入鎖等待;

  3. 然後session A要再插入(8,8,8)這一行,被session B的間隙鎖鎖住。由於出現了死鎖,InnoDB讓session B回滾。

你可能會問,session B的next-key lock不是還沒申請成功嗎?

其實是這樣的,session B的“加next-key lock(5,10] ”操作,實際上分成了兩步,先是加(5,10)的間隙鎖,加鎖成功;然後加c=10的行鎖,這時候才被鎖住的。

也就是說,我們在分析加鎖規則的時候可以用next-key lock來分析。但是要知道,具體執行的時候,是要分成間隙鎖和行鎖兩段來執行的。

小結

這裡我再次說明一下,我們上面的所有案例都是在可重複讀隔離級別(repeatable-read)下驗證的。同時,可重複讀隔離級別遵守兩階段鎖協議,所有加鎖的資源,都是在事務提交或者回滾的時候才釋放的。

在最後的案例中,你可以清楚地知道next-key lock實際上是由間隙鎖加行鎖實現的。如果切換到讀提交隔離級別(read-committed)的話,就好理解了,過程中去掉間隙鎖的部分,也就是隻剩下行鎖的部分。

其實讀提交隔離級別在外來鍵場景下還是有間隙鎖,相對比較複雜,我們今天先不展開。

另外,在讀提交隔離級別下還有一個優化,即:語句執行過程中加上的行鎖,在語句執行完成後,就要把“不滿足條件的行”上的行鎖直接釋放了,不需要等到事務提交。

也就是說,讀提交隔離級別下,鎖的範圍更小,鎖的時間更短,這也是不少業務都預設使用讀提交隔離級別的原因。

不過,我希望你學過今天的課程以後,可以對next-key lock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認識,並且會用加鎖規則去判斷語句的加鎖範圍。

在業務需要使用可重複讀隔離級別的時候,能夠更細緻地設計操作資料庫的語句,解決幻讀問題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升系統並行處理事務的能力。

經過這篇文章的介紹,你再看一下上一篇文章最後的思考題,再來嘗試分析一次。

我把題目重新描述和簡化一下:還是我們在文章開頭初始化的表t,裡面有6條記錄,圖12的語句序列中,為什麼session B的insert操作,會被鎖住呢?

圖12 鎖分析思考題

另外,如果你有興趣多做一些實驗的話,可以設計好語句序列,在執行之前先自己分析一下,然後實際地驗證結果是否跟你的分析一致。

對於那些你自己無法解釋的結果,可以發到評論區裡,後面我爭取挑一些有趣的案例在文章中分析。

你可以把你關於思考題的分析寫在留言區,也可以分享你自己設計的鎖驗證方案,我會在下一篇文章的末尾選取有趣的評論跟大家分享。感謝你的收聽,也歡迎你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的朋友一起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