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英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健康”小麥:致癌物降低超 90%

英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健康”小麥:致癌物降低超 90%

北京時間 9 月 3 日訊息,英國科學家在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全新小麥品種,它的天門冬醯胺含量更低。烤麵包時,麵粉中的天門冬醯胺會生成 2A 類致癌物丙烯醯胺。

圖:英科學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致癌物含量低的小麥新品種

該小麥新品種是英國洛桑研究所和布裡斯托爾大學一項 5 年研究計劃的一部分。它將是英國或歐洲第一個利用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培育的小麥品種。研究團隊對正常小麥的基因進行編輯,以減少小麥中天門冬醯胺含量。

圖:麵包在烤制過程中會生成致癌物丙烯醯胺

研究團隊目前無法準確預測以新品種小麥為原料的麵包上市銷售時間。

與傳統的基因工程技術相比,基因編輯技術使科學家能夠對 DNA 鏈的特定位置進行修改,不會留下外來的 DNA 序列。

專案負責人尼格爾・哈福特(Nigel Halford)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培育一種天門冬醯胺含量超低的小麥品種。他說,自 2002 年被首次發現以來,丙烯醯胺對食品廠商來說就一直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研究顯示它對小白鼠有致癌作用,被認為可能對人具有致癌性,“在以油炸、烘焙等方式加工以小麥麵粉為原料的食品時,會產生大量丙烯醯胺”。

圖:在溫室中生長的基因編輯小麥

研究團隊認為,在不犧牲產量和口感的情況下,大幅度降低小麥中天門冬醯胺含量是可能的。哈福特解釋說,“減少從食物中攝入的丙烯醯胺有利於消費者和食品廠商,後者可以因此符合監管法規。這是長期目標,該專案旨在評估新小麥品種在大田種植中的表現,測量天門冬醯胺的含量。”

在實驗室研究階段,研究人員利用 CRISPR 技術“敲掉”了天門冬醯胺合成酶基因 TaASN2。

據參與該專案的科學家撒拉・拉芬(Sarah Raffan)博士稱,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小麥中天門冬醯胺含量下降逾 90%,“新試驗將測量大田條件下新品種天門冬醯胺含量,及其其他表現,例如產量和蛋白質含量”。

試驗期間收穫的小麥不會供人食用,將用來對小麥品質和天門冬醯胺含量進行廣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