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資料庫上】 第一章 引言

【資料庫上】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章 引言

一、 資料庫技術

1.1 資料庫技術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資料庫技術在哪些方面影響著我們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資料庫技術的重要性

   (也包括任何一種技術或創新)
	1)提高效率
	2)改變或創新商業模式
	3)改變生活方式
	4)增加人類自由的維度
1.2 資料庫如何描述客觀世界
*資料庫中存放的是“誰”的資料? 
“誰”又是如何描述和表示的?
*這些事和物該如何表示?
*二維表是如何描述事物的?行和列
*二維表又是如何聯絡和區分事物的?主碼、外碼

資料庫中存放的是“誰”的資料?

  • 誰:一個應用系統(企業)需要的客觀資料
  • 涉及到資料物件的結構、範圍和使用許可權

“誰”又是如何描述和表示的?

  • 客觀資料物件的結構即特徵如何表示
  • 客觀資料物件的語義約束(有效性)如何表示
  • 客觀資料物件的使用許可權如何表示

二、 資料管理的發展過程

1)手工階段(早期—至今並存)

2)程式階段

3)檔案階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4)資料庫階段(60年代末--現在)

直觀解釋資料庫管理階段的基本特點:

  • 資料的管理者:DBMS(與應用獨立的專門管理軟體)
  • 資料面向的物件:現實世界(新增和刪除方便易行)
  • 資料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 資料的獨立性:高度的物理獨立性和一定的邏輯獨立性(隨著不同發展時期,獨立性程度在不斷改進)
  • 資料的結構化:整體結構化
  • 資料控制能力:由DBMS統一管理和控制#

三、資料模型

3.1 什麼是資料模型
*什麼是資料模型?
*資料模型應滿足什麼要求?

資料模型

  • 是一種用來抽象、表示和處理客觀世界資料物件結構的描述方式
  • 是對客觀世界的模擬(一種主觀建模)

資料模型應滿足如下要求

  • 形式化(書面表示/書面語言)
  • 能夠儘可能真實的反映客觀世界
  • 容易人所理解
  • 便於在計算機上實現#
3.2 兩類模型
*指哪兩個型別(層次),原因?

模型根據描述用途的不同,可分成兩個層次

(1) 概念模型:(也稱資訊模型)
是按使用者的觀點來對資料和資訊建模;
幾乎不涉及計算機專業技術知識。
(面向客觀世界建模)

(2) 資料模型:
主要包括網狀模型、層次模型、關係模型、物件模型等;
是按計算機系統的觀點對資料建模。
(面向計算機實現建模)

3.3 資料庫建模的兩大階段
*指哪兩個抽象建模階段?
*為何要分開為兩個階段?

客觀物件的抽象過程--兩步抽象

現實世界中的客觀物件抽象為概念模型;
把概念模型轉換為某一DBMS支援的資料模型。

概念模型的重要作用:

是現實世界到機器世界的一箇中間層次;
可將業務模型與計算機實現工作隔離開;
複雜性減少,便於分工,成功性增大。

四、資料庫系統概述

資料(Data)
資料庫(Database)
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
資料庫系統(DBS)

4.1 資料
  • 資料是資料庫中儲存和管理的基本物件

  • 資料的定義

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

  • 資料的種類

數字、文字、圖形、圖象、聲音

  • 資料的特點

資料庫中的資料與其語義是不可分的(通常需要滿足一定的語義約束,否則就毫無意義)
如:學生的性別,只能是“男”或“女”

4.2資料庫

資料庫(Database,簡稱DB)是指:長期儲存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大量資料集合

為什麼需要資料庫
人們收集並抽取出一個應用所需要的大量資料之後,應將其分門別類地儲存起來(即形成資料庫),以供應用程式進一步加工處理,抽取或計算出有用資訊

一個好的資料庫,應當具有如下基本特徵:

  • 資料按一定的資料模型組織、描述和儲存
  • 可為各種使用者(應用程式)共享使用
  • 冗餘度較小
  • 資料獨立性較高(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
  • 易於擴充套件
4.3 資料庫管理系統

什麼是DBMS

  • 資料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簡稱DBMS)是位於使用者(應用程式)與作業系統之間的一層資料庫管理軟體
  • DBMS是獨立、開放的資料庫管理軟體(提供多種外部介面,管理的資料可以被其它外部應用程式呼叫)

DBMS的用途

  • 科學地組織和儲存資料
  • 高效地獲取和維護資料

DBMS的主要功能

  • 資料定義功能

​ 提供資料定義語言(DDL)

​ 定義資料庫中的資料物件

  • 資料操縱功能:提供資料操縱語言(DML)

​ 操縱資料實現對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 (查詢、插入、刪除和修改)

  • 資料庫的執行管理

    保證資料的安全性、完整性、
    
    多使用者對資料的併發使用
    
    發生故障後的系統恢復
    
  • 資料庫的建立和維護功能(實用程式)

​ 資料庫資料批量裝載

  資料庫轉儲

​ 介質故障恢復

​ 資料庫的重組織

​ 效能監視等

4.4 資料庫系統

什麼是資料庫系統

  • 資料庫系統(Database System,簡稱DBS)是指在計算機系統中引入資料庫後的系統構成。
  •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常常把資料庫系統簡稱為資料庫。

資料庫系統的構成

  • 由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及其開發工具)、應用系統、資料庫管理員(和使用者)構成。

五、資料庫技術在應用開發中的作用

資料庫技術對應用開發有多重要?

六、資料庫系統&資料庫的開發執行環節

資料庫系統的開發包含哪些主要環節?
資料庫的開發又包含哪些環節?
資料結構設計完成什麼任務?

資料結構設計的主要任務

  • 分析資料物件特徵和使用需求
  • 建立資料模型(物件內部結構和外部關聯)
  1. 概念設計(建立客觀世界的抽象結構)

  2. 邏輯設計(建立便於計算機實現的邏輯結構-與DBMS密切相關)

    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係模型,物件模型,XML模型

  3. 還應包括:
    資料結構優化設計(建立良好的結構)
    資料完整性設計(建立完整性約束)
    資料安全設計(使用者訪問授權)

相關資料庫技術

  • E-R模型(7章),UML(6章) ---面向客觀世界描述!
  • 關係模型( 2章,7章)
  • 檢視+完整性約束+授權(4章)
  • 關係資料庫設計與優化(8章)
  • 物件資料模型(22章)
  • XML資料模型(23章)
概念結構設計是什麼?

概念結構設計是整個資料庫設計的關鍵,通過對使用者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的DBMS的概念模型。

邏輯結構設計是什麼?

邏輯結構設計是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援的資料模型,並對其進行優化。

資料儲存&資料庫技術

資料儲存設計的任務是什麼?

資料儲存設計(物理設計)

  • 分析資料需求和使用需要
  1. 對關聯資料的使用要求
  2. 訪問效率要求
  3. 安全性要求
  • 設計資料物理儲存模式
  1. 如何存放資料
  2. 如何支援快速訪問
  3. 如何保證資料安全*

相關資料庫技術

  • 儲存和檔案結構*(10章)
  • 索引與雜湊(11章)
資料訪問設計的任務?
  • 分析資料查詢要求
  • 設計資料訪問方法

相關資料庫技術:

  • SQL(3章)
  • 中級SQL(4章)
  • 高階SQL(5章)
  • 查詢處理(12章)
  • 查詢優化(13章)
  • 資訊檢索(21章*)
資料控制設計的任務是什麼?
  • 如何控制資料處理過程(系統架構)
  • 如何支援多使用者併發訪問

相關資料庫技術:

  • 事務管理(14章)
  • 併發控制(15章)
  • 資料庫系統的體系結構(17章)
  • 並行資料庫(18章)
  • 分散式資料庫*(19章)
資料維護的任務和重要性?

資料維護的任務

  • 資料錄入與更新
  • 更改資料結構
  • 更改使用者訪問許可權
  • 備份和恢復資料

相關資料庫技術

  • SQL語言(3章,4章,5章)
  • 備份與恢復系統(16章)
應用功能開發需要資料庫技術嗎?

應用開發的任務

  • 演算法與程式實現
  • 如何提高開發效率
  • 如何高效訪問資料
  • 資料分析

相關據庫技術

  • 資料檢視(4章)
  • 嵌入式SQL(5章)
  • 完整性約束(4章)
  • 索引技術(11章)
  • 使用者訪問授權(4章)
  • 儲存過程[函式,過程,觸發器](5章)
  • 資料創庫與資料探勘*(20章)

七、總結:資料庫系統開發環節

八、 資料庫系統架構介紹*

8.1 DBS分層體系結構
8.2 DBS系統體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