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自研晶片、開發佈會,十年後喬布斯仍影響著全球企業

自研晶片、開發佈會,十年後喬布斯仍影響著全球企業

2021 年 10 月 5 日,我們將迎來一個對於科技界頗有意義的日子。

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前 CEO 史蒂夫・喬布斯在十年前的這天因病去世。他的離世令不少消費電子愛好者痛惜,這個男人不僅有著鮮明的性格和理念,更帶領著他創立的公司用數款產品給這個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iPhone 重新定義了手機的界限,將通訊、娛樂、工作、生活等功能集於一體,是可以稱得上“改變世界”的個人移動資訊終端。個人電腦 Mac、隨身聽 iPod、內容分發生態 iTunes 和 App Store、平板電腦 iPad 等多類產品,以相似的哲學在更多場景徹底影響了人類生活。

喬布斯逝世十週年之際,除了對逝者的哀思我們也開始思考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一系列改變:iPhone 和蘋果公司都有哪些變與不變?消費電子領域和更多的人都受到了哪些深遠影響?當然,還有那個被反覆問起的問題:“下一個 iPhone”什麼時候出現,會出自誰的手下?

蘋果依然領跑手機平板市場

近十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表示 iPhone 沒落了,蘋果不再是智慧手機領域的絕對霸主。的確,蘋果之外的手機廠商有許多變化,三星佔領了智慧手機市場最多的份額,國產手機廠商們獲取更多市場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創新,相比之下,iPhone 的年年升級就顯得相對有些保守了。

這不代表 iPhone 沒有改變,先後有了更大的螢幕、生物識別手段、多攝和影像演算法等多方面升級,硬體效能部分更是一直領先於安卓陣營。只不過在面對全面屏、快速充電、摺疊屏等創新,蘋果很少再有可以稱得上是“再一次改變世界”的進化,更多的是進行保守型更新。

吐槽歸吐槽,市場對於 iPhone 的反饋仍很積極,可能無法復現過去的增速,但銷售量還是一等一的。以 2020 年多家調研機構資料為例,蘋果總銷量位居三星之後排名第二,iPhone 售價高出榜單上其他型號手機數倍,同時還做到了單品銷量第一,其在中高階市場的口碑和實際表現都頗為穩定。

另一邊的平板市場,蘋果則是保持著絕對的領導者身份。iPad 產品線在 2020 年以 5880 萬臺銷量、37% 市佔率位列第一,A 系列晶片支撐的效能、iPadOS 和應用生態支撐起的體驗也都是領先其他產品相當一段距離。這個大背景下,蘋果還試圖引入桌面級晶片和新的螢幕材質。

平板品類當年正是由蘋果定義的,喬布斯和團隊為 iPad 定下的大螢幕、移動網際網路等方向,至今沒有在平板上發生本質的變化。當平板失去新鮮感一度面臨市場規模下滑時,也是蘋果用 iPad Pro 引入專業生產概念、其他產品強化娛樂性的做法,讓平板需求重新回到了增長軌道。

喬布斯逝世十年,蘋果依然是手機和平板領域中的領跑者。這跟庫克擔任 CEO 時做出的種種決定有緊密聯絡,他和團隊一起讓 iPhone 和 iPad 繼續成為最有吸引力的消費電子產品,不過喬布斯當年定下的形態同樣關鍵,使得蘋果產品可以在長期延伸拓展後,還擁有繼續改進的空間。

核心領導者離世令人惋惜,但蘋果做到了創新和品質的延續,更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到行業內更多企業。iPhone 普及了多點觸控、高解析度屏,如今不同的企業都在加大研發力度,越發敢於嘗試那些未曾被市場驗證的技術。未來智慧裝置的重大進步,或許就出自其中。

中國成全球最重要市場

網際網路影響到了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社會、文化、經濟等領域卻進入後全球化時代,資訊上有機會做到互通有無的人類,還是產生了預期中未曾出現的隔閡。新的時代背景下,打造全球化品牌有了全新的挑戰,無論來自美國還是中國,都需要面對不確定性和差異化。

蘋果在全球化上或許算得上消費電子領域的榜樣,依舊是全球範圍內最受歡迎的中高階手機品牌,有著大多數品牌難以追趕的影響力號召力。而在中高階的平板、可穿戴裝置、輕薄膝上型電腦等領域,蘋果同樣以相對而言精簡得多的產品線獲得了大量的市場份額。

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是,蘋果已經離不開中國了。根據 2021 年釋出的業績報告,中國市場貢獻的營收增長了 50% 以上,和蘋果第二大市場歐洲的規模相當近了。有的人會以為這是華為受制裁後中高階手機不得不縮減而讓出來的空間,但中國的的確確是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市場。

不長也不短的十年間,中國對全球智慧手機的影響大到超出不少人想象,不僅是包括 iPhone 在內的大多數手機在中國完成製造,國內也有將近三億的年銷售規模。為了爭取到更大市場空間,中國手機廠商的創新力度逐漸超過全球,多少新技術都在這片市場首次亮相。

手機之外的整個消費電子領域,同樣有越來越多的創新出現在中國。我們近期看到的許多蘋果產品創新往往就是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比如 AirPods 的真無線連線體驗、iPhone 的夜景模式等等。這也讓其他廠商得以快速跟進在全行業範圍內提升水準,重要性不只是市場規模。

消費電子的軟硬體創新最初都是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出現,現在有相當數量轉移到了同樣也是最大市場的中國。未來十年甚至更長遠的時間中,中國市場又會扮演怎樣的角色,還會有多少推動產品躍進的技術產生,都將由消費者、媒體、行業共同參與,也是雷科技將長期關注的方向。

電子產品逃不掉髮佈會

自喬布斯迴歸蘋果公司以來,他主持的幾乎每一場釋出會都能讓媒體和愛好者們津津樂道。新的 iMac 和 MacBook、iPod 和 iTunes、iPhone 還有 iPad,喬布斯不僅在臺上展示了蘋果所能達到的高度,更用這些產品重新整理了人們的認知,將整個行業向前推進了一步。

這個造型鮮明、說話資訊量大還偶爾穿插幽默的男人,經過一場場釋出會,將自己變成了和蘋果繫結的符號。釋出會本身的意義也發生了變化,本來只是廠商面向行業、媒體和目標消費者宣佈新產品的一種途徑,在那之後逐漸演變成了在全球範圍內播出的,集產品宣講、價值觀佈道於一體的表演。

喬布斯親自介紹產品和公司變化,一度是蘋果釋出會的主要內容。喬布斯離世後,這些工作變成了庫克和多位高管共同完成,CEO 不再是這場表演中絕對的主角。如果你再細心一點,甚至能從登場高管的分管業務、出場順序還有演講時長等細節,推斷出這家兩億市值公司內部發生過的權力更迭。

過去的消費者明顯更在意產品用起來怎麼樣,因此釋出會上企業高管講過多少話收穫多少掌聲並不重要,產品頁面引數和實際到手後表現才是他們所關心的。而從蘋果開始,選購消費電子的過程多了看釋出會這麼一項儀式,演講人傳遞的情感和資訊比赤裸裸的規格更能促使人做出決策。

不管是美國、日本、韓國還是中國,全球範圍內的科技廠商都在學習喬布斯和蘋果,試著像他們一樣打造出影響力超出預算規模的釋出會。後來者們最初追求對喬布斯的一比一復刻,連黑色套頭衫 + 牛仔褲的服裝都要有樣學樣,後來的日子裡有了各自的風格,卻始終少不了對蘋果“花式致敬”。

無數“喬布斯學徒”中,羅永浩很可能不是個合格的手機廠商創始人,但他主持的釋出會一定是全行業最有影響力的。其他廠商高管很可能不會記得其演講中有多少值得學習的部分,但一定會惦記一場小小的錘子釋出會所能造成的巨大傳播勢能,也想要獲得對核心使用者群體的影響力。

至於蘋果般熱鬧到直接出圈的水準,基本上是隻敢想想不敢奢望。無論如何,從手機到幾乎所有的消費電子產品,釋出會已經變成了宣傳標配,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擴大著產品影響力,在期望覆蓋的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

可穿戴和智慧家居異軍突起

喬布斯逝世時,蘋果硬體產品線還相對簡單,電腦、手機、平板、隨身聽幾乎就是全部,Apple Store 店內甚至有專門售賣其他品牌的區域。彼時外界對蘋果產品演變的想象力,還停留在 iPhone 5 之後手機是不是會一直變大的討論上,有人開玩笑稱“iPhone 20”會長得像是光劍。

全新的智慧裝置領域正悄然生長。fitbit 為首的運動記錄器開始得到更多人關注,演變成了與傳統手錶形態上相近的智慧手環、智慧手錶。IoT 技術和家用網路進步,使得 90 年代就有概念的智慧家居具備先決條件,可以完全通過無線網路建設智慧化家用裝置體驗。

失去了喬布斯的蘋果仍舊保持著創新和實踐能力,早在 2014 年,蘋果就對外發布了智慧手錶 Apple Watch 以及智慧家居平臺 HomeKit。Apple Watch 確立了什麼是高階智慧手錶,擁有傳統高階手錶一般的精緻,iPhone 一般的流暢度和功能拓展,並且和蘋果生態內的體驗相互打通。

有段時間,Apple Watch 被視作後喬布斯時代的扛鼎之作,前工業設計負責人 Jony Ive 在這款產品上傾注了大量心血,還有過售價數萬的奢侈品版本。HomeKit 相對低調,蘋果沒有親自打造產品而是吸引第三方廠商參與,可以成為智慧家居控制中心的 HomePod,在更多的時候僅僅是一個智慧音箱。

這兩款產品所承載的理念在蘋果之外的世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小米、華為等智慧手機廠商先後加入到了可穿戴裝置市場,並分別在售價低廉可以大規模普及的智慧手環、定位高階突出質感和設計的智慧手錶上成就頗多,在手機之外戰場上拿出了比肩蘋果的產品。

智慧家居領域更為精彩,大型廠商紛紛搭建自己的平臺用綜合體驗收穫了消費者用錢投出的一票,中小型廠商則可以在多個平臺的生態間推出優秀的單品,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小到基礎電器大到黑電白電,智慧家居體驗在這十年間真正意義上地從概念變為了現實。

如果單純以市場份額、產品售價來劃分,可穿戴裝置和智慧家居看起來還是由蘋果統治,但實際上有著更多的多元性,只是像 iPhone 一樣在高階市場有較大優勢。在大眾會需求的定製化、普及化等方向,或是長續航等實際需求上,蘋果之外的其他廠商表現得更為靈活。

十年前我們談起智慧裝置時,可能下意識想到的只有手機,如今在手機之外的位置有了更多選擇。有關心個人生活質量和體驗的可穿戴,也有滿足家庭生活需求的智慧家居,這兩塊市場至今沒有增長見頂的跡象,仍值得持續期待。

頭部廠商終會造芯

從 Apple A4 晶片開始,蘋果正式走上晶片設計道路,並迅速覆蓋到全部 iPhone 和 iPad 產品線。這很快就給蘋果帶來正向反饋:每一代 A 系列都相較同時期其他手機晶片有明顯效能優勢,進而讓每一代 iPhone 相較同期旗艦機有了綜合體驗巨大領先,賣得更貴卻能被更多人青睞。

喬布斯逝世十年後,蘋果堅守著晶片設計道路,還從手機平板擴充套件到了更多品類,小到智慧手錶和真無線耳機,大到膝上型電腦和一體機。於是蘋果產品有了其他廠商很難獲得的賣點,諸如可穿戴裝置的快速連線,更改處理器架構後 Mac 仍有不錯穩定性,續航還遠超其他筆記本。

自有晶片=獨家競爭力,如此等式經由蘋果身體力行證明後,已經在智慧手機和其他消費電子領域得到廣泛認可。經過激烈競爭和殘酷洗牌後存活至今的幾大國產手機廠商,如今都選擇從 ISP 開始打造自己的專用晶片,在效能和實際體驗上或許還很稚嫩,但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對於這些廠商來說,做晶片難的不是表達學習蘋果路線的態度,而在於能否在更正確的方向堅持下去等待產出。無論是蘋果還是同樣有在設計晶片的三星,如今相對領先的地位都和長期投入分不開,效能強大的晶片離不開數年的高額投入,想要有所收穫就必須耐心迭代改進。

華為是選擇晶片設計方向的廠商中成果最接近蘋果的,堅持改進,讓海思麒麟晶片從當初的效能羸弱、發熱明顯、續航不佳,逐步提升至合格的高階手機晶片水準,蘋果甚至開始在釋出會中主動提及進行比較。在意對手,就是最大的尊重。不過華為的遭遇也非常令人可惜,短時間內難有直接抗衡 A 系列的新款晶片。

值得欣慰的是,其他廠商都加快了晶片設計或製造的步伐:小米在澎湃晶片不順後調頭,先後投資數十家相關企業,覆蓋旗下產品所需的多種晶片;vivo 低調卻拿出了提升拍攝體驗的 V1 晶片,承諾未來將週期性升級改進;OPPO 很有勇氣,負責晶片研發的子公司 ZEKU 快速增長至兩千餘人規模,首款產品也已流片。

中國手機廠商之外,想要在消費電子和人工智慧領域佔領先機的微軟、Google、Facebook、特斯拉也開始下場造芯。誰會通過造芯構築產品壁壘打造出下一個 iPhone 級別的產品?這個問題短時間內無法解答,但可以確定,蘋果讓產品和晶片之間的關係變得史無前例地緊密。

還有沒人能再造一個 iPhone

喬布斯創立蘋果公司,推出普及圖形化介面的 Macintosh 電腦,且在被驅逐又迴歸後,通過全新的 Mac 產品線和 iPod 振興公司的故事固然充滿傳奇色彩,可真正讓他擁有如今社會知名度的,還是離不開“改變世界”的 iPhone。它重新整理了人們對移動裝置乃至移動網際網路的認知。

在 iPhone 面世前智慧手機概念早已出現,功能比初代 iPhone 豐富強大的手機也不在少數,不過這些產品僅僅是少數使用者的“極客裝置”。喬布斯和蘋果在 iPhone 上最重要的決策,便是確立了完全基於觸控打造的簡易互動,智慧手機從需要學習精通的工具變成了無論男女老幼都能輕鬆上手的隨身裝置。

iPhone 之前,從來沒有人能做到將手機、智慧化體驗、娛樂功能整合、移動網際網路等能力,如此自洽地整合進一個裝置。這款裝置開始,人類終於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一機走天下”產品,娛樂、學習、辦公、生活等需求在手掌大小中終於找到了平衡。誇張一點說,是 iPhone 給所有的手機和智慧裝置廠商指出了未來的道路。

如今手機發展到了邊際效應愈發明顯的境地,過去十年間湧現出來的爆炸般革新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強的拍照、越來越快的速度、越來越好的螢幕等修復式改進,連整個市場規模增長都來到了極限。對於蘋果和整個行業而言,問題變成了如何打造下一個 iPhone。

“下一個 iPhone”更多的是一種象徵意義,意味著這家企業在參與技術革新時,不僅做到完整定義產品使其具有非凡的引領意義。後來者們都在嘗試復刻 iPhone 路線,比如特斯拉希望用純電驅動、自動駕駛重寫汽車市場規則,Facebook 在 VR 領域打造出有內容有體驗還能讓大眾接受的產品。

就連蘋果自己也在琢磨如何故伎重演,將此前獲得的成功帶到未曾有人順利踏足的領域,再一次“改變世界”。只不過蘋果走得不算順利,增強現實產品就是一例,蘋果早早向開發者開放 ARKit 並在多個旗艦產品中整合鐳射雷達,卻始終沒有能承載實際使用的 AR 眼鏡。數年前便傳出訊息的蘋果造車業務,更是不斷更改路線,至今未能見到實際產品。

我們難以判斷這些專案中有多少是在喬布斯時代就種下了種子,又在這十年間發生了多少演變甚至是完全中止。但可以確信,抱著 iPhone 和其他“搖錢樹”,長期處於股價欣欣向榮穩定增長狀態的蘋果,仍希望能開闢出新的道路,雖然很可能是以造出又一個 iPhone 的形式來實現。

結語

回憶喬布斯時,佔據他人生大半時間的蘋果公司歲月總是最令人感到興奮,他在個人計算機、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先後興起的不同年代,都能帶著這家氣質特別的公司產生重大影響。以至於在十年後的今天談論起喬布斯,還是可以在消費電子領域的變與不變中找到他的影子。

雖然年年都有人反覆爭辯,但時至今日,我們仍不知道誰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喬布斯”。顯而易見的是,這個性格上不會讓所有人都喜歡的男人,給世界留下了足夠深遠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