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雙鞋——重燃的熱情
這本書是一個二代華裔名叫謝家華的人寫的,從字裡行間中可以看出在美出生的二代華裔都融入到了老美的生活習俗中了,極少有文化隔閡和衝突這類的,但還是有一點點華人的忽然間的缺少自信,不知道是從哪來的。總的來說就是個正經的老美了,從小到大都想著搞點什麼剩餘價值出來,獲得超額利潤。看作者從機緣巧合中創造出來鏈路交換這家公司挖到第一桶金時,個人很想表達說他真的是踩了狗屎了,特別是在他描述建立鏈路交換時他們的生活狀態和場景。但其實也不能這麼說,因為我們忽略了他從小就很優秀,還一直在搞事,有自己的想法,想通過商業生意賺錢,而不是打工。而且人家是哈佛大學的大學生,本來還要讀博去了,只是最後選擇工作。這裡面有一點運氣,那也是作者試出來的,他們願意去嘗試,沒覺得失敗什麼的是太大的事兒(相比於我自己就是個行動的矮子)。從作者做事的專注和毅力以及沉下心去翻看研究和系統學習來看,這都是難得的品質,並不是什麼偶然。作者第二次創業,美捷步讓他都差點翻不了身。如果不是中間及時掉轉船頭,調整航向,興許就沒有這本書的出現了。
作者相信科學,相信實踐,相信數學概率,且愛好讀書,做事希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加深別人對自己或者公司的深刻印象,從別人別的事物如打撲克牌(德州撲克)中汲取出互通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在商業行為及決策上來,這也確實說明他天分極佳,有時候我感覺自己也有這種意識,也有這種想法,偶爾也做到了,特別是在寫日記總結過往經驗時,但我沒有形成一種系統的知識,也沒有刻意地記下來,導致這記憶經驗像電腦中的快閃記憶體一樣,一斷電就忘記了。但我們人腦畢竟比記憶體複雜多了,我想其實我們只是忘記了索引而已。
這本書喚起了我從小一直對商業活動和創造剩餘價值獲得超額利潤的熱情,經過了幾年的工作磨練,感覺自己已經漸漸要被磨去了稜角,最終要這樣下去的時候,讓我想起我想要的並不是這樣,我應該好好工作,好好沉澱自己,每天都要準備好,有什麼好的idea麼。是揹著房貸一輩子,還是創造剩餘價值呢?
當然,其實這本書我只能給7分,另外的3分在於作者的野心只能止於此。因為開篇作者就在說了,錢或者公司的大小价值幾何並不能給他帶來多大的幸福,或者說這幸福只是一陣子而已,便過去了,他需要去尋找新的幸福點,這樣就決定了他不能把公司做得多麼的大,因為他沒有那種野心,雖然12億美元市值收購的公司已經不可謂不大了。
讓我來告訴你我接下來會怎麼做:
我會繼續還房貸,好好地磨練自己,提高自身的技術及素質,每天都想有什麼好的idea可以去創造剩餘價值,如果有可以追隨的物件,我想我會跟著他去創造一把世界,或者有好的機會,我就下海了,哈哈哈哈哈。畢竟,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