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面試總結
1、什麼是軟體測試,軟體測試的目的。
使用人工或自動手段,來執行或測試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弄清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軟體測試的目的:
-
-
利用測試過程中得到的測試結果和測試資訊,作為後續專案開發和測試過程改進的重要輸入,避免在將來的專案開發和測試中重複同樣的錯誤。
-
2、軟體的生存週期及模型。
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驗收
3、軟體測試流程。
需求分析---制定測試計劃---制定測試方案---編寫測試用例---評審測試用例---冒煙測試---執行測試---提交缺陷報告與跟蹤---迴歸bug---提交測試總結---準備下個版本測試
4、軟體測試模型。
V模型
-
-
缺點與不足
-
v模型僅僅把測試過程作為在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及編碼之後的一個階段,忽視了測試對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的驗證
-
需求的滿足情況一直到後期的驗收測試才被驗證
-
-
-
-
優點:
-
測試的活動與軟體開發同步進行
-
測試物件不僅僅是程式,包括需求和設計
-
儘早發現軟體缺陷可降低軟體開發的成本
-
-
侷限性:
-
-
H模型將測試活動完全獨立出來,形成了一個完全獨立的流程,將測試準備活動和測試執行活動清晰地體現出來。
-
H模型揭示了一個原理:軟體測試是一個獨立的流程!
-
H模型指出軟體測試要儘早準備,儘早執行;只要某個測試達到準備就緒點,測試執行活動就可以展開,並且不同的測試活動可按照某個次序先後進行,也可以反覆進行。
X模型
-
-
X模型還定位了探索性測試,這是不進行實現計劃的特殊型別的測試
5、軟體測試的分類。
按照開發階段分類: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
單元測試:
通過軟體的外部表現來發現其缺陷和錯誤。黑盒測試法把測試物件看成一個黑盒子,完全不考慮程式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黑盒測試是在程式介面處進行測試,他只是檢查程式是否按照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規定正常實現
白盒測試:通過對程式內部結構的分析、檢測來尋找問題。白盒測試可以把程式看成裝在一個透明的盒子裡,檢查是否所有的結構及路徑都是正確的,檢查軟體內部動作是否按照設計說明的規定正常進行。白盒測試又稱為結構測試。
灰盒測試:
6、什麼是測試用例?
如果程式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正常執行,而且這種問題會重複發生,那就表示軟體程式人員已經測出軟體有缺陷,這時候就必須將這個問題標示出來,並且通知軟體開發人員。軟體開發人員接獲通知後,將這個問題修改完成與下一個版本測試,
測試範圍 :明確測什麼?比如:產品的具體業務需求有哪些?產品是web端的還是移動端的,還是兩者都有?
測試策略 :明確怎麼測?對不同業務需求,具體要有哪些測試型別、測試場景、測試方法。
資源安排 :包括測試人員的安排,測試環境是怎樣的,測試⼯具的選擇等。
進度安排 :在明確測試範圍、方法和人員之後,我們要考慮什麼時候開始測試,預計要測試多久?以便和開發計劃、上線計劃銜接。
釋出標準 :釋出標準是測試完成和產品上線需要滿⾜的條件,以便項⽬內所有⻆⾊都有⼀致認可的目標。怎樣才算是測完了?達到怎樣的標準才可以上線?
風
可複用性:良好的測試用例具有重複使用的功能,是的測試過程事半功倍,提高測試效率。
易組織性:即使是小的專案,也可能會有幾千甚至更多的測試用例,測試用例可能在數月甚至你念的測試過程中被建立和使用。
可評估性:從測試的專案管理角度來說,測試用例的通過是檢驗程式碼質量的保證。
在詳細測試用例與有效測試的時間找到平衡點(時間不夠儘可能全面,時間夠儘可能深入)
好的測試用例應該多關注“反向測試問題”
測試用例庫應該不斷更新和維護
測試用例可以複用,但要注意資料有效性與環境變化
測試用例式設計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
多去學習經驗豐富的測試工程師所設計的測試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