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Java中JDK設計模式

Java中JDK設計模式

目錄

1 JDK設計模式

1.1 問題引入

本文主要是歸納了JDK中所包含的設計模式,包括作用和其設計類圖。
首先來個總結,具體的某個模式可以一個一個慢慢寫,希望能對研究JDK和設計模式有所幫助。

設計模式是什麼:

  1. 反覆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
  2. 增強軟體的靈活性
  3. 適應軟體不斷變化

類間關係:繼承、委託、依賴、聚合、組合

介紹方式:

  • 作用:歸納某設計模式的基本要點
  • JDK中體現:某設計模式在JDK中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 類圖:某設計模式在JDK中所對應的類圖

1.2 jdk中設計模式

1.2.1 Singleton(單例)

作用:保證類只有一個例項;提供一個全域性訪問點
JDK中體現:
(1)Runtime
(2)NumberFormat
類圖:

1.2.2 Factory(靜態工廠)

作用:
(1)代替建構函式建立物件
(2)方法名比建構函式清晰
JDK中體現:
(1)Integer.valueOf
(2)Class.forName
類圖:

1.2.3 Factory Method(工廠方法)

作用:子類決定哪一個類例項化
JDK中體現:Collection.iterator方法
類圖:

1.2.4 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廠)

作用:建立某一種類的物件
JDK中體現:
(1)java.sql包
(2)UIManager(swing外觀)
類圖:

1.2.5 Builder(構造者)

作用:
(1)將構造邏輯提到單獨的類中
(2)分離類的構造邏輯和表現
JDK中體現:DocumentBuilder(org.w3c.dom)
類圖:

1.2.6 Prototype(原型)

作用:
(1)複製物件
(2)淺複製、深複製
JDK中體現:Object.clone;Cloneable
類圖:

1.2.7 Adapter(介面卡)

作用:使不相容的介面相容
JDK中體現:
(1)java.io.InputStreamReader(InputStream)
(2)java.io.OutputStreamWriter(OutputStream)
類圖:

1.2.8 Bridge(橋接)

作用:將抽象部分與其實現部分分離,使它們都可以獨立地變化
JDK中體現:java.util.logging中的Handler和Formatter
類圖:

1.2.9 Composite(組合)

作用:一致地對待組合物件和獨立物件
JDK中體現:
(1)org.w3c.dom
(2)javax.swing.JComponent#add(Component)
類圖:

1.2.10 Decorator(裝飾器)

作用:為類新增新的功能;防止類繼承帶來的爆炸式增長
JDK中體現:
(1)java.io包
(2)java.util.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List)
類圖:

1.2.11 Façade(外觀)

作用:
(1)封裝一組互動類,一致地對外提供介面
(2)封裝子系統,簡化子系統呼叫
JDK中體現:java.util.logging包
類圖:

1.2.12 Flyweight(享元)

作用:共享物件,節省記憶體
JDK中體現:
(1)Integer.valueOf(int i);Character.valueOf(char c)
(2)String常量池
類圖:

1.2.13 Proxy(代理)

作用:
(1)透明呼叫被代理物件,無須知道複雜實現細節
(2)增加被代理類的功能
JDK中體現:動態代理;RMI
類圖:

1.2.14 Iterator(迭代器)

作用:將集合的迭代和集合本身分離
JDK中體現:Iterator、Enumeration介面
類圖:

1.2.15 Observer(觀察者)

作用:通知物件狀態改變
JDK中體現:
(1)java.util.Observer,Observable
(2)Swing中的Listener
類圖:

1.2.16 Mediator(協調者)

作用:用於協調多個類的操作
JDK中體現:Swing的ButtonGroup
類圖:

1.2.17 Template method(模板方法)

作用:定義演算法的結構,子類只實現不同的部分
JDK中體現:ThreadPoolExecutor.Worker
類圖:

1.2.18 Strategy(策略)

作用:提供不同的演算法
JDK中的體現:ThreadPoolExecutor中的四種拒絕策略
類圖:

1.2.19 Chain of Responsibility(責任鏈)

作用:請求會被鏈上的物件處理,但是客戶端不知道請求會被哪些物件處理
JDK中體現:
(1)java.util.logging.Logger會將log委託給parent logger
(2)ClassLoader的委託模型
類圖:

1.2.20 Command(命令)

作用:
(1)封裝操作,使介面一致
(2)將呼叫者和接收者在空間和時間上解耦合
JDK中體現:Runnable;Callable;ThreadPoolExecutor
類圖:

1.2.21 State(狀態)

作用:將主物件和其狀態分離,狀態物件負責主物件的狀態轉換,使主物件類功能減輕
JDK中體現:未發現
類圖:

1.2.22 Visitor(訪問者)

作用:異構的類間新增聚合操作;蒐集聚合資料
JDK中的體現:未發現
類圖:

1.2.23 Interpreter(直譯器)

作用:用一組類代表某一規則
JDK中體現:java.util.regex.Pattern
類圖:四則運算

1.2.24 Memento(備忘錄)

作用:保持物件狀態,需要時可恢復
JDK中體現:未發現
類圖:

2 Java的IOC設計模式

1.1 什麼是IOC

IOC就是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轉。在Java開發中,IOC意味著將你設計好的類交給系統去控制,而不是在類內部控制。這稱為控制反轉。
下面我們以幾個例子來說明什麼是IOC
假設我們要設計一個Girl和一個Boy類,其中Girlkiss方法,即Girl想要Kiss一個Boy。那麼,我們的問題是,Girl如何能夠認識這個Boy?
在我們中國,常見的MM與GG的認識方式有以下幾種
1 青梅竹馬; 2 親友介紹; 3 父母包辦
那麼哪一種才是最好呢?
青梅竹馬:Girl從小就知道自己的Boy。

public class Girl {  
    void kiss(){
       Boy boy = new Boy();
    }
}

然而從開始就建立的Boy缺點就是無法在更換。並且要負責Boy的整個生命週期。如果我們的Girl想要換一個怎麼辦?(筆者嚴重不支援Girl經常更換Boy)
親友介紹:由中間人負責提供Boy來見面

public class Girl {
    void kiss(){
       Boy boy = BoyFactory.createBoy();      
    }
}

親友介紹,固然是好。如果不滿意,儘管另外換一個好了。但是,親友BoyFactory經常是以Singleton的形式出現,不然就是,存在於Globals,無處不在,無處不能。實在是太繁瑣了一點,不夠靈活。
父母包辦:一切交給父母,自己不用費吹灰之力,只需要等著Kiss就好了。

public
class Girl {
    void kiss(Boy boy){
       // kiss boy  
      boy.kiss();
    }
}

Well,這是對Girl最好的方法,只要想辦法賄賂了Girl的父母,並把Boy交給他。那麼我們就可以輕鬆的和Girl來Kiss了
這就是IOC,將物件的建立和獲取提取到外部。由外部容器提供需要的元件。

我們知道好萊塢原則:Do not call us, we will call you. 意思就是,You, girlie, do not call the boy. We will feed you a boy。

我們還應該知道依賴倒轉原則即 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nple,DIP。

Eric Gamma說,要面向抽象程式設計。面向介面程式設計是面向物件的核心。
元件應該分為兩部分,即
Service, 所提供功能的宣告
Implementation, Service的實現
好處是:多實現可以任意切換,防止 “everything depends on everything” 問題.即具體依賴於具體。
所以,我們的Boy應該是實現Kissable介面。這樣一旦Girl不想kiss可惡的Boy的話,還可以kiss可愛的kitten和慈祥的grandm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