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蘋果和“蘋果”,都是拼出來的

蘋果和“蘋果”,都是拼出來的

不可否認,拼多多已經成為一個現象級名詞,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這個平臺,尋找自己的“最生活”。

順著蘋果的杆,上了3C的大樹

嘉嘉從京東“叛逃”到拼多多,是從蘋果開始的。

嘉嘉是一個鐵桿果粉,手機、筆記本、Pad全套都是蘋果品牌。但是作為一個時常需要父母“小補貼”一下的年輕人,追求品質,希望第一時間嚐鮮的同時,他對價格還是比較敏感的。以前,他的消費習慣是購買數碼類產品去京東,日用品小商品去淘寶。但是2019年拼多多推出的百億補貼,讓這位“奮鬥青年”發現了新大陸。

嘉嘉在朋友的推薦下,去拼多多下單了iPhone 11,很快嚐到了甜頭。同時,他發現身邊很多好友都是去拼多多上去買蘋果系列電子產品,“一開始有些擔心,買了發現沒套路,就是實實在在的補貼,比其它平臺都便宜不少。”不僅是蘋果的全家桶都在拼多多上搞定,嘉嘉後來再購買3C產品都是去拼多多上拼購:66元的鷹眼家用攝像頭、52元的藍芽耳機、22元的無線低音炮……科技潮品讓他的數字生活更豐富了,嘉嘉也會不時地安利親朋好友們一起去“薅羊毛”,“我基本上第一選擇都是去拼多多官方的百億補貼渠道,畢竟保證正品的前提下,能比其他平臺普遍便宜300-800還是很香的。”

“前不久iPhone 13釋出時,很多同事都搶到了500元的無門檻優惠券。我因為手速慢沒搶到……23333。”雖然沒有搶到500元優惠券,嘉嘉還是選擇了300元的普遍券,下單入手了一臺iPhone 13,並在第一時間換新,接受身邊人“豔羨”的目光。在他看來,拼命努力地工作,就是為了讓生活中多一些陽光,這是他在拼多多上找到的小確幸。

小林是一個很會過日子的居家男人,家中物品的採購幾乎都是他一手操辦的,裝修時家裡買的大件、平時丈人丈母孃一家用的牙膏毛巾,全來自於他這位“精明買家”。生活用品、農產品、廚衛用品,這幾年他幾乎都在拼多多上“買買買”。從去年開始,就連家裡的小電器、數碼產品也開始了各種“拼拼拼”。

“去年我要換iPhone 12,就去對比了所有電商平臺,最後覺得還是拼多多最便宜。當然,一開始有點擔心怕有質量問題,就去B站、小紅書上看了很多網友的開箱測評,做足了功課。”小林收到手機後,按照網友分享的經驗去查發票、驗新機,一切順順利利。“香,真的香,”他不由得發出一番感嘆。

此後,他又幫表姐在拼多多買了一部新手機,為了讓表姐安心,還幫助她做了驗真,省了幾百元的表姐特別開心。作為一個精品買家,如今親朋好友買東西都會先諮詢一下小林,除了蘋果手機,其它品牌的手機以及各種手機配件、3C產品,小林也研究得越來越透,可謂信手拈來。

能買到正品,價格實惠,讓小林成了大家眼裡的“購物達人”,而讓他能放開手腳大膽推薦的原因之一就是拼多多的“百億補貼”。當然,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平臺客服的售後夠給力,“如果遇到質量問題,只要證據充足,平臺介入後處理效率很高,對消費者一方還是很友好的。”

“現在生活好了,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更高了。不過,無論怎麼升級,物美價廉永遠是消費者的第一選擇,這是由人性決定的,百億補貼這樣的福利,有什麼理由不選它呢?”小林對此表示。

跟小林和嘉嘉一樣,很多使用者在拼多多上買了蘋果系列產品,蘋果似乎是拼多多“百億補貼”的一面旗幟,讓很多年輕人重新認識了拼多多,並且大家順著蘋果的“杆子”就上了3C的“大樹”,慢慢地將拼多多當成了自己買3C產品的主場,“不需要等什麼電商大促,不需要來回算計花樣百出的促銷噱頭,隨地隨地隨需,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嘉嘉說道。

蘋果產品通常都沒有什麼優惠,其它電商平臺在雙十一等電商節期間會有一些“優惠舉措“,但是幅度並不大。而拼多多的蘋果產品優惠舉措成了一面標誌性旗幟,讓很多使用者重新認識了拼多多,也讓更多的使用者順著蘋果的杆子就上了3C的樹,慢慢地將拼多多當成了自己買數碼3C家電的主場。最重要的是,使用者需求是隨時發生的,不可能都等到電商大促,“百億補貼”的出現讓他們隨時隨地有需求、就出手。

拼蘋果拼出來的“小確幸”

吸引李婷迷上拼多多的,不是數碼的“蘋果”,而是水果中的蘋果。

剛三十出頭的李婷已經是兩個寶寶的媽媽,讓家人吃得更健康、更豐富是她生活中的頭等大事。講究生活品質的李婷特別愛吃應季水果,尤其是蘋果和草莓。她認為應季水果是自然成熟,前期生長過程中不需要過度使用農藥,後期儲存也不需要新增防腐劑,更新鮮也更健康。每年入秋,蘋果熟了,她也把蘋果吃出了新高度。

前不久,拼多多接連推出“蘋果豐收季直播”和“萬人團”等的促銷活動,其“源頭分級,產地直髮”的模式,讓她可以吃到兩天內各主要產地剛剛摘下來的新鮮蘋果,無論產地是陝西、山東,亦或是新疆、山西、甘肅。

更讓她欣喜的是品種太豐富了,山東棲霞紅富士、大涼山冰糖心、甘肅天水花牛、煙臺黃元帥,甚至還有以前自己根本不知道的黃金奶油蘋果、高山黑蘋果。

記得年初的時候,新鮮草莓下來了,一位丹東的朋友推薦了當地特產的草莓。李婷品嚐之後吃上了癮,隨後特意去超市看了一下,發現價格非常貴。她去拼多多上查詢了產地直髮草莓,結果比超市便宜了三分之一以上,“單顆(40-50g)的大果,3斤售價只有60多塊。嗯………那是真的香!”李婷說話的時候眉飛色舞,彷彿嘴裡還留著丹東草莓的酸甜香氛。

“父母都住在五線城市,我會從網上下單,直接發貨到老家,他們跟我們一家四口在吃這方面幾乎是同步的。”作為一個“掌家主婦”,李婷不僅自己家用、孝敬父母去購買“產地直髮”商品,還會推薦給身邊的很多朋友,“我們有幾個家長群、鄰居群,大家會經常分享好物,有時候整箱去買水果、蔬菜吃不完,大家就會一起拼單,這樣吃起來種類會更多一些。”

拿著百萬年薪的網際網路精英劉磊,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品質中產“,他在吃上不將就,蔬菜、生鮮、大米,都選最好的。他在早期對拼多多有刻板印象,在他看來,去拼多多買東西的人應該跟在菜市場裡為了塊八毛砍價的人是一個群體,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他都是自動“遮蔽”拼多多的,“我以前總覺得拼多多不是我的‘菜’,很長時間都是自動遮蔽的。”

有趣的是,去年在一次聚會中,和一些網際網路創業者和創投圈的朋友聊天時,發現大家說起拼多多都很興奮,特別是“百億補貼”,既實惠還是正品,已經成為不少人購物必選的一個平臺。“這些人真的不差錢,他們也都去拼多多上買東西?”他帶著疑惑開始嘗試,當然主要是朋友們推崇備至的“百億補貼”商品:原產地的大米、澳洲牛排、法式鵝肝、泰國榴蓮等等,“價格低,物流好,到家時開啟包裝,商品就會讓你覺得很新鮮。”

在拼多多購買高階原產地食材,讓追求品質的劉磊打開了視界。追隨應季水果和農產品,則讓李婷成了朋友眼中的“專家”,也有著很多體驗和感悟。

“我現在是真正地實現了水果自由。”李婷所描述的“自由”有很多含義:首先是價格,以前很多昂貴的水果產品,現在吃起來不再有壓力;其次是豐富度,直通原產地、源頭分級,讓她現在購買的水果種類越來越豐富,甚至以前很多不知道的水果都能嚐到,視界被開啟,世界也被開啟。

還有,就是自己和身在老家的父母,都可以同一時間吃上同樣的水果,一同分享美味和快樂。當然,拼多多的客服也讓李婷感到安心,因為生鮮運輸時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她反映情況後客戶都能在第一時間解決。“這種自由帶來的是身心愉悅,拼一拼,拼來了‘最生活’。”

年輕人的“最生活”究竟怎樣?

掌家主婦、品質中產、精明買家和奮鬥青年,他們每個人接觸拼多多的方式都不一樣,也有著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是從幫別人拼團到自己買買買;有的人是受身邊親友的安利,有的人則是在嚴謹、理性對比後的選擇。他們可能是從買一臺“蘋果”開始,也有可能是從買一箱蘋果開始,而共同之處是都在追求品味生活,並且是在拼多多上越買越有信心。

無關於家住幾環,無關於經濟能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上了拼多多“百億補貼”的班車,而且上車後就會一發不可收拾、買個不停。

每個人喜歡拼多多都有自己的理由,也無需解釋。“補貼沒那麼多營銷套路,簡單、直接。” “產地直達,沒有中間商。” “花有限的資金讓我活得更有尊嚴。” “我可以沒有壓力地買到爽,真的解壓。” “實惠與健康兼得,沒有不選的理由呀!”

在他們簡單、不加修飾的表達背後,是平臺不斷增長的真實資料。根據拼多多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過去12個月),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到8.499億。作為電商新秀,拼多多在使用者數上已經對傳統巨頭實現了反超。

同時資料顯示,在近一年時間裡,拼多多“新青年”群體平均每月的使用次數,也從84.4次增加到89次,他們平均每天要開啟拼多多3次,位居三大購物App之首。這一點,尤為引人關注。

為什麼年輕人如此鍾愛拼多多?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由,但也可以分析出一些共性。

首先,是這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決定了他們的消費行為特徵。他們生長於物質相對豐富的年代,而且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他們對於生活品質有自己的訴求,消費也更為理性,多了些價值判斷、少了一些盲從。

對於他們而言,消費不僅是滿足生活基本需求,更多是在於取悅自己。從教育紅利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消費目標不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活得更有趣,更會追求生活的品質和豐富度,以及生活的幸福指數。

根據《2020新青年新國貨消費趨勢報告》顯示,35歲以下的年輕消費者創造了65%的消費增長能量,是當下的消費主力軍。他們有擁有更強消費慾望的同時,並非所謂的收入最高群體,所以他們希望把錢花在刀刃上——提升生活品質,在生活中擁抱更多可能性。

其次,這一代年輕人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他們的消費行為早就深深地打上了網際網路烙印。

比如這一代人的社交基礎是以網際網路為主,影響他們消費決策的聲音也主要來自於網際網路。《報告》顯示,他們願意為品質和體驗買單,但並不任性。作為網際網路原生衝浪者,秉承著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花的原則,他們熟練地穿梭在各個平臺之間,在微博、微信、B站、小紅書、淘寶,對比著不同產品和渠道的優劣。理性而精明的他們,更多選擇留在了拼多多。

同時,消費行為也是他們社交舉措的一部分,新青年消費趨向於“尋找志同道合的消費夥伴”。新青年選擇同伴時,最多關注的是“他/她是不是和我喜歡同一個東西”,“三觀一致”逐步成為新的人際紐帶。很多年輕人喜歡拼多多或是上面的一些商品,就會自覺地充當“自來水”,通過微博、微信、小紅書這類平臺去主動分享,有的是影響身邊的親朋好友,有的則是影響著數萬數十萬網友。

對生活的追求,對網際網路的精通,讓這一代年輕人最終踏上了拼多多的“真香”旅途。在嘉嘉、小林、李婷、劉磊們看來,拼多多就是自己的“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