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做混音需要的軟硬體裝置

做混音需要的軟硬體裝置

我們要知道用什麼去做混音~

一、宿主軟體

混音軟體的稱呼:【宿主】DAW(全稱:數字音訊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1.常見的宿主

按字母順序排序:

Audition:

和別的宿主相比,差在MIDI,和PR聯動性好,畢竟一家公司的

Ableton Live:

Live效果鏈很強,引數可控自由度高,可以在無需第三方外掛的情況下完成很多創意設計(其他DAW也能做到,Live更方便)

Cubase:

錄製,編輯和混合覆蓋了創作過程的所有階段,擅長智慧工具和功能,在混音領域效果尤為出眾

FL Studio:

編曲、剪輯、錄音、混音,尤其擅長電音

Logic Pro:

蘋果系統就選這個

ProTools:

Pro Tools軟體內部演算法精良,對音訊、MIDI、視訊都可以很好的支援,由於其演算法的不同,但就音訊方面來講,其回放和錄音的音質,是大大優於我們現在PC上流行的各種音訊軟體。

Reaper:

1.如果不愛折騰,可能不太適合 Reaper——越 Geek 的人越能與它發生共鳴
2.如果英語不好,大概只能發揮出它 30% 不到的能力(但 Reaper 有漢化包)

事實上,就算完全不產生共鳴,只利用好它30%的能力,也足夠獲得非常順手好用的一款音訊編輯軟體!

Samplitude:

配置要求低,老牌宿主了,感興趣可以試試看

Studio One:

Studio One太年輕,比較不容易積累忠實客戶群體
很多操作很方便,價格可觀。

2.對於宿主認識的誤區

誤區1:認為只要會軟體或是外掛,就可以會混音了

誤區2:認為換個軟體沒有辦法進行混音學習

誤區3:給軟體劃分高低貴賤

二、硬體裝置

1.電腦:我們的宿主側重於CPU、記憶體、硬碟的效能

我們為了更好的相容與穩定,最好選擇Intel的CPU,建議i7八代及以上或i9,而記憶體建議8G及以上的,硬碟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為了提高我們的效率,一定要選擇固態硬碟,而我們儲存工程檔案的話,可以選擇機械硬碟

2.音效卡:

娛樂音效卡:

常見於主播的直播音效卡,這種音效卡ASIO是虛擬的,耗電腦CPU,取樣率和位元率一般都只有48KHZ/16BIT。這種音效卡大多都自帶各種音效,使用簡單方便,相容手機和電腦,在直播中可以帶來更好的聲音效果以及氛圍打造。

錄音音效卡:

錄幹音或者音樂編曲製作等,沒有虛擬通道。帶硬體ASIO的錄音卡一般也相容市場上各種主流錄音軟體和VST機架,除了話筒輸入外,還有MIDI介面等,可以接入樂器以及伴奏等多種訊號源。

3.監聽耳機

封閉式:錄音棚裡面還是用封閉式的,不會漏音

半封閉式:佩戴更舒適,聲場比全封閉自然些,介於兩者之間,視情況而定

開放式:佩戴舒適,聲場自然,但會漏音

4.監聽音響

監聽音箱能夠忠實的反應原始音訊訊號,監聽耳機和監聽音響播放的效果並不一致,有時在耳機下正常,但在音箱下就反相削波了。如果只用監聽耳機不用監聽音箱的話,吉他、貝斯的聲壓就消失了,另外還有就是,戴著監聽耳機,很難感受到一些低頻或超低資訊,這些都可能會降低感知度,影響到表演的情緒。

5.麥克風

動圈麥克風:大多有種悶悶的感覺,不需要獨立供電,靈敏度差,可應用於繁雜音樂環境,動圈麥沒有電容麥還原度高,價格便宜。

電容麥克風:聲音要好一些,清脆、透亮,需要48V幻想供電,電容麥的靈敏度好,所以環境要求極高,電容麥是非常接近原聲的,價格貴一些。

6.話筒放大器:

話放最早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把話筒的聲音放大,後來出現的整合話放,把一部分簡單的濾波器,錄音,等功能都整合在一個裝置上。現在許多音效卡,錄音器,甚至不少的新型號的話筒已經自帶話放自帶供電了。

7.監聽控制器:

當錄音棚有兩對以上的監聽音箱,需要輪換監聽音樂,樂器或人聲的時候,監聽控制器就會派上用場了,監聽控制器可以實現多個外接音源輸入,兩個以上的音源輸出,通過自身旋鈕或按鍵選擇不同的監聽音箱來試聽同一個音樂,讓混音師正確決定對作品的音質定性。監聽控制器還具備了對講功能,內建對講話筒,可以在錄製音樂和人聲中直接相互語音交流。還有耳機插口,便於混音師直接監聽所有的錄音過程。 我們初學混音的話,配置順序如下裝置,後期慢慢添置其他裝置: 電腦————電腦是必備的,因為沒有電腦我們也沒辦法使用宿主去做混音嘛 監聽耳機——監聽耳機是必備的,因為我們編輯音樂的時候需要儘可能的聽到所有的頻段 音效卡————趕在買麥克風之前要配置好,如果你有樂器就可以早配置 麥克風———學習到錄音的時候,就必須添置一個麥克風了 話筒放大器—看麥克風需要不,不一定需要配置,搭建錄音棚的時候可以看看 監聽音響——搭建錄音棚的時候配置 監聽控制器—搭建錄音棚的時候配置 因為經歷, 所以懂得; 因為懂得, 所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