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馬斯克:特斯拉量產版電動皮卡 CyberTruck 不會配置新式超大雨刷

馬斯克:特斯拉量產版電動皮卡 CyberTruck 不會配置新式超大雨刷

這篇文章,是對SQL常用查詢優化法則的總結,值得細看

文章目錄

  • 法則一:只返回需要的結果
  • 法則二:確保查詢使用了正確的索引
  • 法則三:儘量避免使用子查詢
  • 法則四:不要使用 OFFSET 實現分頁
  • 法則五:瞭解 SQL 子句的邏輯執行順序
  • 總結

SQL 作為關係型資料庫的標準語言,是分析師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SQL 本身並不難學,編寫查詢語句也很容易,但是想要編寫出能夠高效執行的查詢語句卻有一定的難度。查詢優化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涉及從硬體到引數配置、不同資料庫的解析器、優化器實現、SQL 語句的執行順序、索引以及統計資訊的採集等,甚至應用程式和系統的整體架構。本文介紹幾個關鍵法則,可以幫助我們編寫高效的 SQL 查詢;尤其是對於初學者而言,這些法則至少可以避免我們寫出效能很差的查詢語句。以下法則適用於各種關係型資料庫,包括但不限於:MySQL、Oracle、SQL Server、PostgreSQL 以及 SQLite 等。

法則一:只返回需要的結果

一定要為查詢語句指定 WHERE 條件,過濾掉不需要的資料行。通常來說,OLTP 系統每次只需要從大量資料中返回很少的幾條記錄;指定查詢條件可以幫助我們通過索引返回結果,而不是全表掃描。絕大多數情況下使用索引時的效能更好,因為索引(B-樹、B+樹、B*樹)執行的是二進位制搜尋,具有對數時間複雜度,而不是線性時間複雜度。以下是 MySQL 聚簇索引的示意圖:Clustered index舉例來說,假設每個索引分支節點可以儲存 100 個記錄,100 萬(1003)條記錄只需要 3 層 B-樹即可完成索引。通過索引查詢資料時需要讀取 3 次索引資料(每次磁碟 IO 讀取整個分支節點),加上 1 次磁碟 IO 讀取資料即可得到查詢結果。相反,如果採用全表掃描,需要執行的磁碟 IO 次數可能高出幾個數量級。當資料量增加到 1 億(1004)時,B-樹索引只需要再增加 1 次索引 IO 即可;而全表掃描則需要再增加幾個數量級的 IO。同理,我們應該避免使用 SELECT * FROM, 因為它表示查詢表中的所有欄位。這種寫法通常導致資料庫需要讀取更多的資料,同時網路也需要傳輸更多的資料,從而導致效能的下降。

法則二:確保查詢使用了正確的索引

如果缺少合適的索引,即使指定了查詢條件也不會通過索引查詢資料。因此,我們首先需要確保建立了相應的索引。一般來說,以下欄位需要建立索引:

  • 經常出現在 WHERE 條件中的欄位建立索引可以避免全表掃描;
  • 將 ORDER BY 排序的欄位加入到索引中,可以避免額外的排序操作;
  • 多表連線查詢的關聯欄位建立索引,可以提高連線查詢的效能;
  • 將 GROUP BY 分組操作欄位加入到索引中,可以利用索引完成分組。

即使建立了合適的索引,如果 SQL 語句寫的有問題,資料庫也不會使用索引。導致索引失效的常見問題包括:

  • 在 WHERE 子句中對索引欄位進行表示式運算或者使用函式都會導致索引失效,這種情況還包括欄位的資料型別不匹配,例如字串和整數進行比較;
  • 使用 LIKE 匹配時,如果萬用字元出現在左側無法使用索引。對於大型文字資料的模糊匹配,應該考慮資料庫提供的全文檢索功能,甚至專門的全文搜尋引擎(Elasticsearch 等);
  • 如果 WHERE 條件中的欄位上建立了索引,儘量設定為 NOT NULL;不是所有資料庫使用 IS [NOT] NULL 判斷時都可以利用索引。

執行計劃(execution plan,也叫查詢計劃或者解釋計劃)是資料庫執行 SQL 語句的具體步驟,例如通過索引還是全表掃描訪問表中的資料,連線查詢的實現方式和連線的順序等。如果 SQL 語句效能不夠理想,我們首先應該檢視它的執行計劃,通過執行計劃(EXPLAIN)確保查詢使用了正確的索引。

法則三:儘量避免使用子查詢

以 MySQL 為例,以下查詢返回月薪大於部門平均月薪的員工資訊:

EXPLAINANALYZE
SELECTemp_id,emp_name
FROMemployeee
WHEREsalary>(
SELECTAVG(salary)
FROMemployee
WHEREdept_id=e.dept_id);
->Filter:(e.salary>(select#2))(cost=2.75rows=25)(actualtime=0.232..4.401rows=6loops=1)
->Tablescanone(cost=2.75rows=25)(actualtime=0.099..0.190rows=25loops=1)
->Select#2(subqueryincondition;dependent)
->Aggregate:avg(employee.salary)(actualtime=0.147..0.149rows=1loops=25)
->Indexlookuponemployeeusingidx_emp_dept(dept_id=e.dept_id)(cost=1.12rows=5)(actualtime=0.068..0.104rows=7loops=25)

從執行計劃可以看出,MySQL 中採用的是類似 Nested Loop Join 實現方式;子查詢迴圈了 25 次,而實際上可以通過一次掃描計算並快取每個部門的平均月薪。以下語句將該子查詢替換為等價的 JOIN 語句,實現了子查詢的展開(Subquery Unnest):

EXPLAINANALYZE
SELECTe.emp_id,e.emp_name
FROMemployeee
JOIN(SELECTdept_id,AVG(salary)ASdept_average
FROMemployee
GROUPBYdept_id)t
ONe.dept_id=t.dept_id
WHEREe.salary>t.dept_average;
->Nestedloopinnerjoin(actualtime=0.722..2.354rows=6loops=1)
->Tablescanone(cost=2.75rows=25)(actualtime=0.096..0.205rows=25loops=1)
->Filter:(e.salary>t.dept_average)(actualtime=0.068..0.076rows=0loops=25)
->Indexlookupontusing<auto_key0>(dept_id=e.dept_id)(actualtime=0.011..0.015rows=1loops=25)
->Materialize(actualtime=0.048..0.057rows=1loops=25)
->Groupaggregate:avg(employee.salary)(actualtime=0.228..0.510rows=5loops=1)
->Indexscanonemployeeusingidx_emp_dept(cost=2.75rows=25)(actualtime=0.181..0.348rows=25loops=1)

改寫之後的查詢利用了物化(Materialization)技術,將子查詢的結果生成一個記憶體臨時表;然後與 employee 表進行連線。通過實際執行時間可以看出這種方式更快。以上示例在 Oracle 和 SQL Server 中會自動執行子查詢展開,兩種寫法效果相同;在 PostgreSQL 中與 MySQL 類似,第一個語句使用 Nested Loop Join,改寫為 JOIN 之後使用 Hash Join 實現,效能更好。另外,對於 IN 和 EXISTS 子查詢也可以得出類似的結論。由於不同資料庫的優化器能力有所差異,我們應該儘量避免使用子查詢,考慮使用 JOIN 進行重寫。

法則四:不要使用 OFFSET 實現分頁

分頁查詢的原理就是先跳過指定的行數,再返回 Top-N 記錄。分頁查詢的示意圖如下:分頁查詢資料庫一般支援 FETCH/LIMIT 以及 OFFSET 實現 Top-N 排行榜和分頁查詢。當表中的資料量很大時,這種方式的分頁查詢可能會導致效能問題。以 MySQL 為例:

--MySQL
SELECT*
FROMlarge_table
ORDERBYid
LIMIT10OFFSETN;

以上查詢隨著 OFFSET 的增加,速度會越來越慢;因為即使我們只需要返回 10 條記錄,資料庫仍然需要訪問並且過濾掉 N(比如 1000000)行記錄,即使通過索引也會涉及不必要的掃描操作。對於以上分頁查詢,更好的方法是記住上一次獲取到的最大 id,然後在下一次查詢中作為條件傳入:

--MySQL
SELECT*
FROMlarge_table
WHEREid>last_id
ORDERBYid
LIMIT10;

如果 id 欄位上存在索引,這種分頁查詢的方式可以基本不受資料量的影響。

法則五:瞭解 SQL 子句的邏輯執行順序

以下是 SQL 中各個子句的語法順序,前面括號內的數字代表了它們的邏輯執行順序:

(6)SELECT[DISTINCT|ALL]col1,col2,agg_func(col3)ASalias
(1)FROMt1JOINt2
(2)ON(join_conditions)
(3)WHEREwhere_conditions
(4)GROUPBYcol1,col2
(5)HAVINGhaving_condition
(7)UNION[ALL]
...
(8)ORDERBYcol1ASC,col2DESC
(9)OFFSETmROWSFETCHNEXTnum_rowsROWSONLY;

也就是說,SQL 並不是按照編寫順序先執行 SELECT,然後再執行 FROM 子句。從邏輯上講,SQL 語句的執行順序如下:

  1. 首先,FROM 和 JOIN 是 SQL 語句執行的第一步。它們的邏輯結果是一個笛卡爾積,決定了接下來要操作的資料集。注意邏輯執行順序並不代表物理執行順序,實際上資料庫在獲取表中的資料之前會使用 ON 和 WHERE 過濾條件進行優化訪問;
  2. 其次,應用 ON 條件對上一步的結果進行過濾並生成新的資料集;
  3. 然後,執行 WHERE 子句對上一步的資料集再次進行過濾。WHERE 和 ON 大多數情況下的效果相同,但是外連線查詢有所區別,我們將會在下文給出示例;
  4. 接著,基於 GROUP BY 子句指定的表示式進行分組;同時,對於每個分組計算聚合函式 agg_func 的結果。經過 GROUP BY 處理之後,資料集的結構就發生了變化,只保留了分組欄位和聚合函式的結果;
  5. 如果存在 GROUP BY 子句,可以利用 HAVING 針對分組後的結果進一步進行過濾,通常是針對聚合函式的結果進行過濾;
  6. 接下來,SELECT 可以指定要返回的列;如果指定了 DISTINCT 關鍵字,需要對結果集進行去重操作。另外還會為指定了 AS 的欄位生成別名;
  7. 如果還有集合操作符(UNION、INTERSECT、EXCEPT)和其他的 SELECT 語句,執行該查詢並且合併兩個結果集。對於集合操作中的多個 SELECT 語句,資料庫通常可以支援併發執行;
  8. 然後,應用 ORDER BY 子句對結果進行排序。如果存在 GROUP BY 子句或者 DISTINCT 關鍵字,只能使用分組欄位和聚合函式進行排序;否則,可以使用 FROM 和 JOIN 表中的任何欄位排序;
  9. 最後,OFFSET 和 FETCH(LIMIT、TOP)限定了最終返回的行數。

瞭解 SQL 邏輯執行順序可以幫助我們進行 SQL 優化。例如 WHERE 子句在 HAVING 子句之前執行,因此我們應該儘量使用 WHERE 進行資料過濾,避免無謂的操作;除非業務需要針對聚合函式的結果進行過濾。除此之外,理解 SQL 的邏輯執行順序還可以幫助我們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例如以下語句:

--錯誤示例
SELECTemp_nameASempname
FROMemployee
WHEREempname='張飛';

該語句的錯誤在於 WHERE 條件中引用了列別名;從上面的邏輯順序可以看出,執行 WHERE 條件時還沒有執行 SELECT 子句,也就沒有生成欄位的別名。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操作就是 GROUP BY,例如:

--GROUPBY錯誤示例
SELECTdept_id,emp_name,AVG(salary)
FROMemployee
GROUPBYdept_id;

由於經過 GROUP BY 處理之後結果集只保留了分組欄位和聚合函式的結果,示例中的 emp_name 欄位已經不存在;從業務邏輯上來說,按照部門分組統計之後再顯示某個員工的姓名沒有意義。如果需要同時顯示員工資訊和所在部門的彙總,可以使用視窗函式。

如果使用了 GROUP BY 分組,之後的 SELECT、ORDER BY 等只能引用分組欄位或者聚合函式;否則,可以引用 FROM 和 JOIN 表中的任何欄位。

還有一些邏輯問題可能不會直接導致查詢出錯,但是會返回不正確的結果;例如外連線查詢中的 ON 和 WHERE 條件。以下是一個左外連線查詢的示例:

SELECTe.emp_name,d.dept_name
FROMemployeee
LEFTJOINdepartmentdON(e.dept_id=d.dept_id)
WHEREe.emp_name='張飛';
emp_name|dept_name|
--------|---------|
張飛|行政管理部|

SELECTe.emp_name,d.dept_name
FROMemployeee
LEFTJOINdepartmentdON(e.dept_id=d.dept_idANDe.emp_name='張飛');
emp_name|dept_name|
--------|---------|
劉備|[NULL]|
關羽|[NULL]|
張飛|行政管理部|
諸葛亮|[NULL]|
...

第一個查詢在 ON 子句中指定了連線的條件,同時通過 WHERE 子句找出了“張飛”的資訊。第二個查詢將所有的過濾條件都放在 ON 子句中,結果返回了所有的員工資訊。這是因為左外連線會返回左表中的全部資料,即使 ON 子句中指定了員工姓名也不會生效;而 WHERE 條件在邏輯上是對連線操作之後的結果進行過濾。

總結

SQL 優化本質上是瞭解優化器的的工作原理,並且為此建立合適的索引和正確的語句;同時,當優化器不夠智慧的時候,手動讓它智慧。

轉自:SQL資料庫開發

blog.csdn.net/horses/article/details/105695431

藍天和白雲是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