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大家眼裡的堆和棧!!!

大家眼裡的堆和棧!!!

分享棧和堆的學習!

傳統意義上的資料結構——堆和棧

  • 棧,指的是一種後進先出的資料儲存結構,沒辦法直接獲取想要的資料
  • 堆,常用的最小堆其實是一種二叉樹結構,每一個節點放著一個值,每一個節點都小於其兩個子節點,這樣可以方便的取任意的值

記憶體分配——堆和棧(C語言)

  1、程式的存放:一般程式程式是放在Rom(只讀記憶體,如硬碟)或者Flash中,執行的時候再放到隨機儲存器RAM中

  2、棧和堆的位置:棧的地址是向下增長的;堆的地址是向上增長的,主要分配於程式設計師申請的記憶體空間

      

      

      

  3、區別:

  • 申請方式和回收方式
    • 棧是系統自動分配空間的,棧上的資料的生存週期只是在函式的執行過程中,執行後就釋放掉,不可以再訪問
    • 堆是程式設計師根據需要自己申請的空間,堆上的資料只要程式設計師不釋放空間,就一直可以訪問到
  • 申請後系統的響應
    • 棧:只要棧的剩餘空間大於所申請空間,系統將為程式提供記憶體,否則將報異常提示棧溢位
    • 堆:作業系統有一個記錄空閒記憶體地址的連結串列,當系統收到程式的申請時,會遍歷該連結串列,尋找第一個空間大於所申請空間的堆結點,然後將該結點從空閒結點連結串列中刪除,並將該結點的空間分配給程式。大多數系統會在這塊記憶體空間中的首地址處記錄本次分配的大小,這樣程式碼中的 delete語句才能正確的釋放本記憶體空間。由於找到的堆結點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於申請的大小,系統會自動的將多餘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閒連結串列中
  • 申請效率的比較
    • 棧:由系統自動分配,速度較快
    • 堆:是由new分配的記憶體,一般速度比較慢,而且容易產生記憶體碎片
  • 申請大小的限制
    • 棧: 在函式呼叫時,第一個進棧的是主函式中函式呼叫後的下一條指令的地址(函式呼叫語句的下一條可執行語句)。接著是函式的各個引數,大多數編譯器中引數是由右往左入棧的,然後是函式中的區域性變數(注意靜態變數是不入棧的)。本次函式呼叫結束後,區域性變數先出棧,然後是引數,最後棧頂指標指向最開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函式中的下一條指令,程式由此處繼續執行
    • 堆:一般是在堆的頭部用一個位元組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體內容有程式設計師安排
  • 存取效率的比較
    • 大部分情況下,棧比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