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機器學習:Python中如何使用最小二乘法

機器學習:Python中如何使用最小二乘法

之所以說”使用”而不是”實現”,是因為python的相關類庫已經幫我們實現了具體演算法,而我們只要學會使用就可以了。隨著對技術的逐漸掌握及積累,當類庫中的演算法已經無法滿足自身需求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嘗試通過自己的方式實現各種演算法。

言歸正傳,什麼是”最小二乘法”呢?

定義:最小二乘法(又稱最小平方法)是一種數學優化技術,它通過最小化誤差的平方和尋找資料的最佳函式匹配。

作用: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簡便地求得未知的資料,並使得這些求得的資料與實際資料之間誤差的平方和為最小。

原則:以”殘差平方和最小”確定直線位置(在數理統計中,殘差是指實際觀察值與估計值之間的差)

數學公式:

基本思路:對於一元線性迴歸模型, 假設從總體中獲取了n組觀察值(X1,Y1),(X2,Y2), …,(Xn,Yn),對於平面中的這n個點,可以使用無數條曲線來擬合。而線性迴歸就是要求樣本回歸函式儘可能好地擬合這組值,也就是說,這條直線應該儘可能的處於樣本資料的中心位置。因此,選擇最佳擬合曲線的標準可以確定為:使總的擬合誤差(即總殘差)達到最小。

實現程式碼如下,程式碼中已經詳細的給了註釋:

##最小二乘法
import numpy as np   ##科學計算庫 
import scipy as sp   ##在numpy基礎上實現的部分演算法庫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繪相簿 from scipy.optimize import leastsq ##引入最小二乘法演算法 ''' 設定樣本資料,真實資料需要在這裡處理 ''' ##樣本資料(Xi,Yi),需要轉換成陣列(列表)形式 Xi=np.array([6.19,2.51,7.29,7.01,5.7,2.66,3.98,2.5,9.1,4.2]) Yi=np.array([5.25,2.83,6.41,6.71,5.1,4.23,5.05,1.98,10.5,6.3]) ''' 設定擬合函式和偏差函式 函式的形狀確定過程: 1.先畫樣本影象 2.根據樣本影象大致形狀確定函式形式(直線、拋物線、正弦餘弦等)
''' ##需要擬合的函式func :指定函式的形狀 def func(p,x): k,b=p return k*x+b ##偏差函式:x,y都是列表:這裡的x,y更上面的Xi,Yi中是一一對應的 def error(p,x,y): return func(p,x)-y ''' 主要部分:附帶部分說明 1.leastsq函式的返回值tuple,第一個元素是求解結果,第二個是求解的代價值(個人理解) 2.官網的原話(第二個值):Value of the cost function at the solution 3.例項:Para=>(array([ 0.61349535, 1.79409255]), 3) 4.返回值元組中第一個值的數量跟需要求解的引數的數量一致 ''' #k,b的初始值,可以任意設定,經過幾次試驗,發現p0的值會影響cost的值:Para[1] p0=[1,20] #把error函式中除了p0以外的引數打包到args中(使用要求) Para=leastsq(error,p0,args=(Xi,Yi)) #讀取結果 k,b=Para[0] print("k=",k,"b=",b) print("cost:"+str(Para[1])) print("求解的擬合直線為:") print("y="+str(round(k,2))+"x+"+str(round(b,2))) ''' 繪圖,看擬合效果. matplotlib預設不支援中文,label設定中文的話需要另行設定 如果報錯,改成英文就可以 ''' #畫樣本點 plt.figure(figsize=(8,6)) ##指定影象比例: 8:6 plt.scatter(Xi,Yi,color="green",label="樣本資料",linewidth=2) #畫擬合直線 x=np.linspace(0,12,100) ##在0-15直接畫100個連續點 y=k*x+b ##函式式 plt.plot(x,y,color="red",label="擬合直線",linewidth=2) plt.legend(loc='lower right') #繪製圖例 plt.show()

結果如下所示:

輸出結果:

k= 0.900458420439 b= 0.831055638877
cost:1
求解的擬合直線為:
y=0.9x+0.83

繪圖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