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稅務困局”何解?小米等中國手機品牌有望將後段組裝訂單交給當地廠商生產
集微網訊息 經過多年時間深耕,如今國產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已經佔據了非常可觀的份額,隨著終端出貨量的增長,其供應鏈也因此受益。
印度廠商承接代工訂單?
近日,彭博社報道稱,有知情人士表示:“小米、OPPO 和 vivo 正在與印度製造商就在當地生產手機向全球出口展開磋商。其中,OPPO 和 vivo 已經開始與 Lava International Ltd.進行談判,而小米正在接洽 Dixon Technologies India Ltd.。如繼續推進,最快今年計劃由 Lava 和 Dixon 來組裝手機並進行出口。”
該訊息還指出,Lava、Dixon、小米和 OPPO 各自的代表均未予置評,vivo 的一位發言人提到了公司此前計劃到 2022 年底從印度出口手機的宣告。
不過根據集微網從一位手機業者處瞭解到的資訊來看,這兩家印度企業在整機組裝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就目前來看,不論是 Lava 還是 Dixon 都不具備能 100% 代工的能力。據我所知,印度本土的硬體製造環境並不好,如果只是做部分組裝還有機會,但全組裝的可能性很小。”
對方談到:“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成熟工廠,印度組裝廠在工廠條件、生產能力等方面都不夠理想,因此多數國內組裝廠在當地也只是進行後段組裝,PCBA 基本都還是會在國內做好。如果國內手機品牌把代工訂單給當地廠商,我認為也只有可能是後段組裝,也就是讓成品從他們那邊出去,這應該就是涉及到稅的問題。”
事實上,國產品牌在印度構建手機產業鏈的過程中,不僅號召了負責組裝的國內供應商在當地建廠,為了進一步管控整機的生產成本,小米、OPPO、vivo 等品牌也同樣在印度建立了自有的組裝廠。
在此背景下,之所以會因稅務問題而傳出“將手機交由印度廠商代工”的聲音,究其原因,或許要回溯到去年 12 月底。
印度《商業標準報》於 2021 年 12 月報道稱,印度財政部稅收局在 12 月 21 日和 22 日在對全印手機制造商和分銷商的一次重大打擊行動中,對來自大中華區的手機制造商小米、OPPO、一加、富士康等在印度的辦公室和製造廠進行了突擊檢查。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突擊搜查行動一直持續到 22 日夜裡,彼時稅收局才宣佈此次行動。知情人士透露,上述公司的工廠、倉庫、辦公室以及一些公司高管住所,還有這些公司的一些分銷商,都在突擊搜查範圍之內。部分公司在印度的高管也受到訊問。
企業與政府達成交換條件?
針對前述情況,有熟悉當地政策及投資環境的業內人士對集微網表示:“外資企業一旦被稅務部門盯上是非常麻煩的事,這種情況在印度更為嚴重,會導致當地中資企業後續的經營活動遇到很多不便之處;聯絡這兩則訊息進行合理推測,本次國內品牌將代工和出口轉交給印度本土廠商來做,或許是企業與政府之間達成的交換條件。”
該業內人士還指出:“去年在印度被稅務部門調查的中國企業不在少數,除了終端外也包括他們的零部件供應商;雖然‘轉單’還沒有官方的訊息能夠證實,但我們認為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應該是印度政府的計劃,這或許也會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
另有國內機構分析師也向集微網指出:“雖然印度手機市場的發展有了很大進步,供應鏈也日益完善,但印度本土的供應鏈企業佔比卻非常低。甚至於在終端市場,本土品牌的份額也被中國品牌壓制。因此在我們看來,印度政府升級本土供應鏈的想法是很迫切的。”
其實回顧國內製造業的發展歷程,代工、組裝領域可以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很長一段時間內,加工業在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比例都居高不下,即便隨著國內工業化重點轉移有所下降,但加工業無疑是為中國製造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以此作為參考,印度企業也需要有機會通過為國外一線品牌供貨,從中獲取更多利潤,接下來才有可能進一步實現本土製造能力升級,而本土供應鏈完成升級後,也會創造更大規模的就業機會。可以想見,一直意圖進入工業化的印度是急需推動加工業發展的。
包括彭博社的報道中也提到,Lava、Dixon 兩家印度公司目前都在關注與生產能力掛鉤的政府現金激勵措施,這些措施旨在提高印度電子產品製造者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