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訊 >乘聯會 3 月新能源汽車榜:巨集光 MINI、特斯拉 Model 3、比亞迪秦前三

乘聯會 3 月新能源汽車榜:巨集光 MINI、特斯拉 Model 3、比亞迪秦前三

4 月 13 日訊息,乘聯會近日釋出了 2022 年 3 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2022 年 3 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 157.9 萬輛,同比下降 10.5%,環比增長 25.6%。1-3 月累計零售 491.5 萬輛,同比下降 4.5%,同比減少 23 萬輛,總體走勢低於預期。

新能源汽車方面,3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 45.5 萬輛,同比增長 122.4%,環比增長 43.6%,環比增幅接近於前幾年度。1-3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 119.0 萬輛,同比增長 145.4%。3 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 44.5 萬輛,同比增長 137.6%,環比增長 63.1%,環比均好於歷年 3 月走勢。1-3 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 107.0 萬輛,同比增長 146.6%。

今天,中汽協公佈了 3 月前十位 SUV 品牌銷量排名,其中特斯拉 Model Y 拿下榜首位。

此外,乘聯會還公佈了 3 月銷量榜,其中新能源汽車榜單中依然是比亞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前三。

在具體新能源車型方面,本月巨集光 MINI EV 銷量達 41980 輛同比增長 42.7% 拿下第一名,特斯拉 Model 3 只有 26024 輛幾乎沒什麼增長,但也穩佔第二名。第三名就是大家經常討論的比亞迪秦,月銷量 24791 同比增長 480.3%;第四名比亞迪漢 12337 輛同比增長 19.5%。

新能源 SUV 方面,則是特斯拉 Model Y、比亞迪宋、理想 One 前三,分別增長 291.4%\2950.6%\125.2%。

3 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 28.2%,較 2021 年 3 月 10.6% 的滲透率提升 17.6 個百分點。3 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 46%;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 32%;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 4.3%。

3 月新能源車出口 1.1 萬輛,由於季度末的因素,特斯拉中國出口 60 輛,環比上月下降 3.3 萬輛,上汽乘用車的新能源出口 4658 輛,東風易捷特出口 2532 輛,比亞迪 1109 輛,神龍汽車 1046 輛,其他車企新能源車以國內市場為主。

3 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 13 家(較去年同期增 2 家),其中:比亞迪 104338 輛、特斯拉中國 65814 輛、上汽通用五菱 51157 輛、奇瑞汽車 21817 輛,廣汽埃安 20317 輛,長安汽車 15624 輛,小鵬汽車 15414 輛,長城汽車 15057 輛,吉利汽車 14166 輛、哪吒汽車 12026 輛、理想汽車 11034 輛、上汽乘用車 10880 輛,零跑汽車 10059 輛。

瞭解到,乘聯會稱,2021 年以來,由於晶片短缺和原材料漲價,導致整車和動力電池成本上漲的速度大大出乎業內預期。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2 年 1-2 月汽車行業收入增 6%,成本增長 8%,利潤總體同比下降 10%,相對低於整個工業企業利潤增 5% 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壓力巨大。

在成本上漲壓力下,傳統車的流通體系相對有很好的產業鏈韌性,通過促銷力度對消費的調節作用更靈活。由於晶片缺損等影響,車市促銷節奏發生明顯改變,從 2021 年 5 月開始正常的促銷加大的趨勢卻逆轉為促銷收縮的特徵;2021 年 8-11 月的促銷下降幅度尤為明顯,而 2021 年 12 月開始隨著晶片供給的改善,促銷又明顯增大。

2022 年電動車價格上漲相對理性,新能源車市場熱度不減。今年 1 月國家新能源車補貼標準按計劃退坡,大部分企業力爭通過自身的內部平衡操作和前期的一些成本降低來化解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希望通過讓利使新能源車銷售良好的勢頭得以延續,因此春節前企業漲價的行為較少。但部分企業退坡對毛利影響較大,因此採取了調高車價來彌補補貼降低的影響。

在 1 月調價後,2022 年 2 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 27.3 萬輛,同比增長 180.9%。漲價企業訂單恢復較快,總體新能源市場並未因為車型漲價而出現低迷。

乘聯會指出,3 月新冠奧密克戎疫情在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散發擴散,我國繼續堅決貫徹“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不變。吉林、上海、山東、廣東、河北等地的成交量都受到影響。各地封控管理的變化對整車與零部件的物流效率都有影響,造成重點區域的生產與零售量損失較大。

本月 TOP15 車企合計批發銷量 134.1 萬輛,市場集中度為 73.9%,較上月下降 0.7 個百分點。本月 TOP15 車企合計零售銷量 116.5 萬輛,市場集中度為 73.8%,較上月下降 1.4 個百分點。

以下均為零售資料

▲ 以上均來自乘聯會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