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其它 >01夢斷程式碼讀書筆記

01夢斷程式碼讀書筆記

看完這本書,有一些小故事想分享一下。

故事一:某位開發人員計劃修改一個bug,需要4小時,但是實際上8個小時也沒做出來,甚至給他8天也解決不了。文中提到的這個bug最終被解決是在幾個月後。有時候修改這種棘手的bug正的像這位開發人員所說:有時候,你一覺醒來,腦中靈光閃現,於是手到擒來--大抵如此。

故事二:開發模式的選擇,書中提到了“大教堂與集市”這本書,大教堂的模式可以說是傳統的開發模式,而集市模式被很多開源專案採用,比如Apache Web伺服器,Linux。咱們一般開發自然用的是大教堂模式了。

故事三:歷史上有很多失敗的專案,例如FBI耗資1億7千萬美元,為了提高反恐能力的計算機專案失敗,失敗原因是FBI受到9/11事件的刺激把需求列表陡然拉長。美國國內稅務局至今用的系統是20世紀60年代開發的,在95年曾試圖升級,花費了20億美金後,國會取消了這個失敗的專案,失敗原因:需求不斷改變,預算和進度安排不切實際等。04年英國養老金系統全面停止運作,事故原因是:在把7臺window 2000升級至window XP時,不小心把升級範圍擴充套件到數千臺沒準備好的機器上。所以,如果你正在做的專案失敗了,別太氣餒,你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故事四:專案語言的選擇。書中提到的專案經過了大家無數次的討論,最終決定使用:Python。但是在專案的後期,另外一個Python高手加入後,曾經隱晦的說過,其實大家在用編寫Java程式碼的方法編寫Python。這讓我想起,雖然大家都說其實語言是相通的,如果你一門語言很熟練了,其他語言也大同小異,但是畢竟每個語言都有自己不同的特性,所以專案組有機會選擇語言的話,最好還是考慮一下開發人員對哪種語言最熟練。

故事五:以時間來驅動版本的釋出。書中提到專案的0.2版是一個很爛的版本,但是還是釋出了,因為承諾的釋出時間到了。雖然書中的專案組汲取這次的教訓,不再以時間來驅動,但是我覺得用時間驅動版本釋出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它讓開發人員有一個奮鬥的目標,儘快完善自己的開發模組。

故事六:GTD(get things Done),是一本書的名字,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讓大家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寫下來,讓腦子清空。我覺得這種方式不錯。一次,我覺得事情太多,有點煩躁不安,不知道該從哪件事入手去做,後來想到這個做法,就把腦子裡想的事情全部寫下來,然後再一件一件來做。
————————————————
版權宣告:本文為CSDN博主「cathy_2007」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及本宣告。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cathy_2007/article/details/550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