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的日誌庫log竟然這麼簡單!
前言
最近在嘗試閱讀位元組開源RPC框架Kitex的原始碼,看到日誌庫klog
部分,果不其然在Go原生的log庫
的基礎上增加了自己的設計,大體包括增加了一些格式化的輸出、增加一些常用的日誌級別等。
一番瞭解後,發現有不少開源的日誌庫也做了類似的事情,以補充原生log庫
的不足。因為Go原生的log庫
本身也比較簡單,這篇文章先分析一下它的實現,為後續閱讀Kitex的日誌庫klog
做一下鋪墊。
本次分析基於:GO SDK 1.18.1 /src/log/log.go
的原始碼。
log庫的使用
結果如下:
第三個日誌因為第二個日誌列印之後,呼叫panic()
函式,且沒有呼叫recover()
,導致程式終止。如果註釋掉第二行日誌即可打印出第三個日誌的結果如下:
log.xxx能直接列印日誌的原因
通過觀察原始碼,log包
的log.go
檔案中,提供了9個函式可以直接使用,3個一套,分別針對print型
日誌輸出、panic型
日誌輸出(可以recover
)、fatal型
日誌輸出(直接終止程式)。
並且這9個函式中頻繁使用到了一個std例項
,只要我們引入了log包
,std
就會完成初始化,並且作為預設使用的log
例項。
Logger結構
既然std
是預設的Logger例項
,這裡先看一下Logger
的結構:
-
mu
:互斥鎖,用於原子寫入操作。 -
prefix
:日誌字首/字尾。 -
flag
:控制需要展示的日誌內容。 -
out
:描述輸出。 -
buf
:緩衝區。
關於flag
的使用,Go定義瞭如下的常量:
iota
是常量計數器,從0開始自增,可以配合表示式使用,且在一系列常量宣告時,可以只指定第一個位置,後續會預設初始化,這裡依次初始化為1、2、4...
-
Ldata
:輸出當地日期,如2009/01/23。
-
Ltime
:輸出當地時間,如01:23:23。
-
Lmicroseconds
:時間精確到微妙,如01:23:23.123123
,兼併Ltime。
-
Llongfile
:輸出檔名全路徑 + 呼叫行號,如/a/b/c/d.go:23。
-
Lshortfile
:輸出最終檔案的名稱 + 呼叫行號,如d.go:23
,覆蓋Llongfile
。 -
LUTC
:如果設定了Ldata
Ltime
,則將輸出UTC
時間,而不是本地時區。 -
Lmsgprefix
:將prefix資訊
從當前日誌行首部移動到message
之前。 -
LstdFlags
:std例項
的預設值,表示Ldata | Ltime = 3
。
官方的註釋中給出了一些介紹flag用法的例子,這裡介紹一個:
如果:std.flag == Ldate | Ltime | Lmicroseconds | Llongfile == 15
,
則日誌行輸出結果為:2009/01/23 01:23:23.123123 /a/b/c/d.go:23: message
,message
為具體的日誌內容。
std.Output()
回到上面9個函式列印日誌,都通過呼叫std.Output()
實現日誌的輸出,是log庫
的核心函式,看一下程式碼:
- 通過
l.mu.Lock()
,確保日誌內容的寫入是原子的。
- 檢查
l.flag
是否包括Lshortfile
或者Llongfile
標誌位,如果有則需要獲取檔名
和行數
,且這一步先釋放了鎖,因為Caller方法
的呼叫比較耗時(expensive),確保鎖住的臨界區儘可能小。 -
calldepth
:0表示獲取呼叫runtime.Caller(calldepth)
的檔名和行數,1表示呼叫std.Output()
的檔名和函式,2表示呼叫log.Println()
的檔名和行數,3則已經用不到了,Go原生log庫獲取行資訊用的都是2。
- 清空緩衝區
l.buf
,並格式化日誌頭部資訊(日期、檔名、行數),將其append
入`buf。 - 最後將具體的
日誌資訊s
新增入buf
,會補全末尾換行符,並呼叫l.out.Write()
,將日誌寫入事先註冊的輸出檔案。
定製自己的Logger
log庫預設使用的std例項是事先初始化好的,那麼藉助New方法,我們也可以定製自己的logger:
這裡指定了日誌輸出到檔案log.txt中,並且定義了一些flag,結果如下:
小結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log是一個很簡潔的日誌庫,它有三種日誌輸出方式print
、panic
、fatal
,且可以自己定製日誌的輸出格式。但是熟悉其他語言開發的同學可能會對日誌級別有更多的需求,且log
的格式化用起來比較複雜。
因此會衍生出很多基於log
的二次封裝的日誌庫,下一篇文章將講解位元組跳動RPC框架Kitex的日誌庫klog
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