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實用技巧 >Linux新增硬碟

Linux新增硬碟

檢視新增硬碟裝置

fdisk   -l   

命令的作用是列出當前系統中所有硬碟裝置及其分割槽的資訊。其中 /dev/sda 為原有磁碟裝置,/dev/sdb 為新增磁碟裝置。

新的硬碟裝置還未進行初始化,沒有包含有效的分割槽資訊。在Linux系統中,分割槽和格式化的過程是相對獨立的。先分割槽後建立檔案格式。

詳細解釋

Device:分割槽的裝置檔名稱。

Boot:是否是引導分割槽,是,則有“*”標識。

Start:該分割槽在硬碟中的起始位置(柱面數)。

End:該分割槽在硬碟中的結束位置(柱面數)。

Blocks:分割槽的大小,以Blocks(塊)為單位,預設的塊大小為1024位元組。

Id:分割槽型別的ID標記號,對於ext3分割槽為83,LVM分割槽為8e。

System:分割槽型別。

分割槽

對磁碟進行分割槽,以新建可用的分割槽;

對該分割槽進行格式化(format),以建立系統可用的檔案系統;

若想要仔細一點,則可對剛才新建好的檔案系統進行檢驗;

在Linux系統上,需要建立掛載點(也既是目錄),並將它掛載上來。

這個 fdisk 只有root才能執行。此外,請注意,使用的“裝置檔名”不要加上數字,因為分割槽是對“整個硬碟裝置”而不是某個分割槽。

fdisk  /dev/sdb    #對 sdb  進行操作

對硬碟分割槽, 使用扇區的方式分割槽

將分割槽寫入磁碟

partprobe  /dev/sdb        #使作業系統獲知新的分割槽表情況

partprobe 命令是強制讓核心重新找一次分割槽表,否則系統要重啟才能識別到新的分割槽表。

因為我們的磁碟無法解除安裝(含有根目錄),所以核心無法重新取得分割槽表資訊,因此此時系統會要求我們重新啟動(reboot)以更新核心的分割槽表資訊。所以需要使用 partprobe 命令。

fdisk  -l        # 檢視分割槽情況

fdisk 沒有辦法處理大於 2TB 以上的磁碟分割槽,此時你就需要用到 parted 這個命令了。

另外,因為SATA硬碟最多能夠支援到15號的分割槽,IDE則可以支援63號。所以我們在分割槽的時候千萬不要超過15號。否則即使你還有剩餘的柱面容量,但還是會無法繼續進行分割槽。

格式化

mkfs 即是(make file system)

 mkfs  -t  ext4  /dev/sdb    #建立檔案系統

掛載 / 解除安裝 檔案系統

在安裝Linux作業系統的過程中,自動建立或識別的分割槽通常會由系統自動完成掛載。然而對於後來新增加的硬碟分割槽、USB盤、光碟等裝置,有時候還需要管理員手動進行掛載,實際上使用者訪問的是經過格式化後建立的檔案系統。掛載一個分割槽時,必須為其制定一個目錄作為掛靠點,使用者通過這個目錄訪問裝置中的檔案、目錄資料。

檢視系統支援那些檔案系統和驅動程式:


/etc/filesystems:系統指定的測試掛在檔案系統型別;

/proc/filesystem:Linux系統已經載入的檔案系統型別;

/lib/modules/$(uname -r)/kernel/fs/  :Linux支援的檔案系統驅動程式;

df  -hT        #檢視已掛載分割槽的使用情況

設定檔案系統的自動掛載

/etc/fstab 配置檔案:包含了需要開機後自動掛載的檔案系統記錄。Linux系統每次開機時,會自動讀取這個檔案的內容,自動掛載所指定的檔案系統。

在 fstab 配置檔案中加入掛載點之後其實就已經是開機自動掛載了,不需要用 mount 命令掛載。但是還是用 mount 實在,因為最後還是需要寫入 /etc/fstab

 vi  /etc/fstab

詳細說明

第一欄位:

裝置名或裝置卷標名。

第二欄位:檔案系統的掛載點目錄的位置。

第三欄位:檔案系統型別,如ext3、swap等。

第四欄位:掛載引數,即mount命令“-o”選項後可使用的引數,如defaults、rw等。

第五欄位:表示檔案系統是否需要dump備份,一般設為1時表示需要,設為0時將被dump所忽略。

第六欄位:該數字用於決定在系統啟動時進行磁碟檢查的順序,0表示不進行檢查,1表示優先檢查,2表示其次檢查。對於根分割槽應設為1,其他分割槽設為2.

新增自動掛載 "/dev/sdb1"分割槽的配置

mkdir /pro

vi /etc/fstab

/dev/sdb /pro ext4 defaults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