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的發展史

計算機的發展史

算術運算 spa tel 通用 軟件 color ade 操作系統發展 能力

一代電子管計算機(1946-195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政府尋求計算機以開發潛在的戰略價值。這促進了計算機的研究與發展。1944年Howard(1900-1973)研制出全電子計算機,為美國海軍繪制彈道圖。這臺簡稱Mark 的機器有半個足球場大,內含500英裏的電線,使用電磁信號來移動機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計算)並且實用性很差只用於專門領域,但是,它既可以執行基本算術運算也可以運算復雜的等式。

  1946年2月14日,標誌現代計算機誕生的ENIAC在費城公諸於世。ENIAC代表了計算機發展史上的裏程碑,它通過不同部分之間的重新接線編程,還擁有並行計算能力。ENIAC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70000個電阻器,耗電160千瓦,其運算速度比Mark 快1000倍,ENIAC是第一臺普通用途計算機。

  第一代計算機的操作指令是為特定任務而編制的,每種機器有各自不同的機器語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個明顯特征是使用真空電子管和磁鼓存儲數據。第一代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研究和工程計算。

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1957-1964)

  1948年,晶體管發明代替了體積龐大電子管,電子設備的體積不斷減小。1956年,晶體管在計算機中使用,晶體管和磁芯存儲器導致了第二代計算機的產生。第二代計算機體積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穩定。

  1960年,出現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業領域、大學和政府部門的第二代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用晶體管代替電子管,還有現代計算機的一些部件:打印機、磁帶、磁盤、內存、操作系統等。

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64-1972)

  1958年德州儀器的工程師Jack發明了集成電路(IC),將三種電子元件結合到一片小小的矽片上。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單一的半導體芯片上,計算機變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這一時期的發展還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統,使得計算機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協調下可以同時運行許多不同的程序。第三代計算機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億美元開發的IBM 360系列。

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2-現在)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這是電腦發展的最新階段。到1976年,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制成的“克雷一號”,使電腦正式進入了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LSI) 可以在一個芯片上容納幾百個元件。到了80 年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 在芯片上容納了幾十萬個元件,後來的(ULSI) 將數字擴充到百萬級。可以在硬幣大小的芯片上容納如此數量的元件使得計算機的體積和價格不斷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斷增強,向著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統化的方向更新換代。70 年代中期,計算機制造商開始將計算機帶給普通消費者,這時的小型機帶有友好界面的軟件包,供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程序和最受歡迎的字處理和電子表格程序。

  1980年IBM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IBM推出以英特爾的x86的硬體架構及微軟公司的MS-DOS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並制定以PC/AT為PC的規格。當時與IBM PC 競爭的是Apple Macintosh 系列於1984 年推出,Macintosh 提供了友好的圖形界面,用戶可以用鼠標方便地操作。之後由英特爾所推出的微處理器以及微軟所推出的操作系統發展幾乎等同於個人電腦的發展歷史。Wintel架構全面取代了IBM在個人電腦主導的地位。80 年代個人計算機的競爭使得價格不斷下跌,微機的擁有量不斷增加,計算機繼續縮小體積。第四代計算機的另一個重要分支是以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

計算機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