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甘回變——關陜殘月(二)
上一篇講到了“陜甘回變”前的社會狀態,大抵是南方戰亂,秦晉兩個最富足和安定的省份壓力倍增,兵力空虛;回漢之間小沖突不斷,並且在某些嚴重地方產生種族對立的態勢,回漢鄰裏關系受到幹擾(畢竟很多村子都是回漢雜居,但逐漸分開聚居)。讓我們把目光調到同治元年(1862年)。
這是同治皇帝繼位的第二年,上一年鹹豐十一年,夷狄(英法聯軍)破京師,毀宮室,大類靖康之恥;鹹豐皇帝巡狩熱河,死在承德,這位悲催的皇帝,經歷了帝國最動亂的時刻,無可奈何的見證了地方權力的滿漢平衡被打破。在他死後,他的妻子慈禧和手足奕發動“辛酉政變”,自此,奕以實幹派角色扛起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大旗,帶動了漢族地方勢力的崛起;慈禧以乾綱獨斷者的身份操控清末政局,並見證了中央權力的崩潰。
而這時候,同治元年,後人看這段時間是帝國將要回光返照的時候,但在那時人們心目中確實最亂的時候;不知帝國的中堅曾、左、李、奕可否知道“中興”在即?
鹹豐十一年八月一日( 1861 年9 月5 日) ,湘軍攻破安慶,隔斷了江北太平軍與江南太平軍的聯系,並順江而下,進窺天京。英王陳玉成為了化解江北危局,“請命自守”廬州,並派出三支軍隊“分兵掃北”。以扶王陳得才、遵王賴文光、啟王梁成富、祜王藍成春等部三萬余人為第二路,“往河南、陜西等處去打江山”。——不管在什麽時候,“叛亂”或者“革命”都是需要激情的,需要人的理想信念,也是需要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既然江南十年的戰亂已經磨平了人們對“上帝”的向往,這支政權、軍隊卻力量缺失,江南人口損失過大;那麽他們的策略是正確的,不是去打江山,而是去找兵源,或者說“拉壯丁”。
我們看一下這時候的陜西發生的一件事——鹹豐十一年二月,涇陽縣南關有家妓院,老板陳廣林(漢),一些回民也是常客。這天,回民在妓院裏喝湯,湯裏內有豬肉,回民就找事質問老板陳廣林為啥湯裏有豬肉,老板說:“豬肉怪香”。於是雙方就打起來,這開妓院的地頭蛇可不是好惹的,就打死一回民。回回也不是吃虧的主,很快從渭北(涇陽、高陵、大荔)聚起五六百人,火燒妓院;一群人覺得不解氣或者搶的錢財不夠,又搶劫城內郭氏富戶。可能城內發生這種事在承平年代算是大案,驚動了陜西巡撫,一任涇陽縣令因此被罷職,犯事的人抓的抓,殺的殺。這件事很可能不是什麽豬肉引發的血案,該是潑皮鬧事之類,反映了——明顯的回漢之別;回民的抱團性(涇陽竟然能找到大荔的幫手,且人數眾多);這是在最易發生沖突的冬天(羊苗沖突),回漢械鬥自乾隆年間起小打小鬧不覺,這應該是一起比較大的。見於《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調查實錄》251
現在正式把目光調到同治元年,同治元年,殘月之始。
三月十八日( 1862 年4 月16 日) ,太平軍從淅川廳荊紫關進入陜西商洛山區。其後數日,分兵攻掠商州、孝義廳等處。陜西巡撫瑛棨與團練大臣張芾急忙組織大批兵勇、團練守南山( 秦嶺) 各處要隘。當時,四川李藍義軍正在漢中一帶活動,張宗禹部撚軍亦進至關中,清軍四面堵截,幾乎難以招架。
這時候陜南已是一片兵荒馬亂,太平軍、撚軍、李藍義軍都目標都是進入關中塊人口稠密的地方,太平軍、撚軍的目的是拉壯丁,李藍義軍隱隱有割據關中之意。關中僅剩的一點陜甘綠營都在西安府城,帝國雖然早早放手讓民間組織團練,不過這不是帝國官僚們好控制的。現在叛亂者面前唯一的阻礙便是窄窄的秦嶺,而南山無數的峪口可是堵得住的?
四月,太平軍到達西安城南的尹家衛(今引鎮),省城告急。渭南回民領袖洪興、禹祥派人前往尹家衛與太平軍取得了聯系。——這是無數文獻中出現的句子,又被用來證明“回民起義”與“太平軍起義”的一致性;也有被用來證明“回匪”與“發匪”暗通款曲;既然無數次出現,這應該是確定無疑的。
我們看一下太平軍與陜西官軍動作:
陜西巡撫瑛棨派副都統烏蘭都率滿營馬隊400人,駐紮尹家衛,又與團練大臣張芾商定,舉鄉紳募勇丁防守南山(秦嶺)各處要隘。派長安紳知府梅錦堂率十八廒團眾守子午谷及玉山以西山口,渭南紳訓導趙權中率沙苑團眾防守箭谷及玉山以東山口,阻擋太平軍。
太平軍翻越秦嶺,出大峪口,四月十四日到達長安縣尹家衛,直逼西安。太平軍由尹家衛分兵兩路:一路經三兆;一路經杜曲、韋曲,同時進圍西安城。
巡撫瑛棨、西安將軍托明阿和固原提督孔廣順等慌成一團,“省城四門緊閉,相顧無人色”。城內戒嚴,文武官員一律上城防守,又派副都統烏蘭都、參將阿揚阿、遊擊孟柏林等領兵從尹家衛中路堵截太平軍,都司張鵬飛率撫標營兵和梅錦堂、石倉的地主團練,從尹家衛西路韋曲進剿。
四月十八日,太平軍在曲江池附近紅溝岸大敗清軍,弁兵死傷不計其數,阿揚阿受重傷,狼狽逃入城內。十九日,太平軍又在杜曲重創清軍,進逼省城西安,瑛棨惶惶不可終日。
見於《清代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韓敏著
分析:各路團練防守山口,但太平軍由大峪口出,在曲江紅溝岸與官軍、團練交戰;任何人都是有立場的,寫書也有無數考慮,理解韓敏教授維護民族團結的處境,再在根據《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調查實錄》中的一些結果我認為——這場遭遇戰,太平軍雖勝(他們畢竟是見過血,令行禁止的部隊)但有損失,而西安守府城應該沒什麽問題,太平軍是要拉兵源,他們需要去的是人口密集的農村,不是去攻堅。而這個時候,洪興和禹祥出現了。是否有勾結?
太平軍東進藍田,四月二十二日,到達藍田與渭南交界的厚子鎮。渭南縣知縣曹士鶴指使地主豪紳組織團練,招募鄉勇,對抗太平軍。地主團練頭目馮元佐率團萬人,布防渭河上,孝義鎮訓導趙權中率500回勇,駐紮厚子鎮。二十二日,太平軍由良田坡進攻渭南縣城,次日,占領縣城,燒毀衙署,知縣曹士鶴、團練頭目孝義鎮卸任參將趙錫祉等被殺,團練死傷甚多。二十五日,華州知州濮堯帶團練在赤水鎮防堵,地主團練大敗,團練頭目陳經茂、張龍驤等被擊斃。二十七日, 太平軍東抵華州、濮堯逃竄,太平軍擊斃把總郭大鵬,占領華州城。在華州太平軍又接到英王陳玉成不幸被捕的消息,扶王陳得才憂心如焚,不分晝夜,兼程東下,搭救英王。五月三日出潼關,進入河南。
見於《清代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韓敏著
這部分講述太平軍由藍田縣至渭南縣至華州(今華縣),速度極快,顯示了關中城防的空虛。可是,西安在關中平原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它處於渭河南岸最大大的一塊平原上,它東邊是烽火戲諸侯的驪山,這座山正卡在渭南縣和藍田縣中間(太平軍走的便是山間道,不是很崎嶇),山路可不好走。這麽快的行軍速度必定是有熟悉路的人帶他們去了人口稠密的渭南、華州,洪興和禹祥是不是有可能?(有些文獻就直說了他倆的帶路,此處簡單推敲一)。
太平軍連破(23日)渭南、(27日)華州,打破了當地的正常秩序,打擊了敢於抵抗的團練(太平軍在渭南屠過村,目的是震懾敢於反抗的農村團練);現在就像目光調向回民,以及動亂的策源地:大荔、渭南、華州。
同治元年初的冬天應該是回漢械鬥較之以前應該更加激烈,雖然沒有文獻能描述下那個冬天,但想象著愈來愈擠壓的生存空間,隨時間綿延的種族隔閡(到底是怎麽隔閡的?他們本應是同村的村民),以及有心人的刻意煽動;既然“回變”在這個冬天後發生了,這個冬天必定為動亂積聚了更多的不穩定因素,這個冬天必定是躁動的,王閣村和八女井之間的攔羊墻到底暗含了多少辛酸?
“洗回”謠言
三月、四月,渭河兩岸渭南、華州、大荔回民中到處風傳“滅回”,不知道他們傳的“滅回”消息是不是四月二十七日?種種“傳聞”如下:
1、有個姓趙的回民三月三十日夜裏在一家漢民店裏過煙癮。正在吸煙之際,外面進來一個漢人,與另一漢人密語,說‘明日要洗回回’。姓趙的回民聽到了,緩緩從客店裏出來,已經看到漢民的馬隊準備明日包圍回村。(這倒可能是回漢械鬥的時候,漢民誇得狂言,不知道關中的農民有沒有這個膽子?)
2、回漢鬥毆,回回告到官裏,但官把漢人由前門叫入,由後門放出。這些漢人痛恨回回,所以回到各村設鍘,把回回鍘了。(是嗎?有可能,一夥小農民欺負落單的人是有可能。)
3、官府團練買竹竿,制槍械,明裏說準備打長毛.暗地裏是在用以洗殺回回。有些回民去買竹竿,從前門進去,後院裏有側子,就把回民鍘了.這種消息傳到各處,回民個個驚恐異常,人人自危。(呵呵......,太平軍進入關中,陜西官軍有心情管你們嗎?而且陜甘空虛,整個陜西只有西安城內有3000兵,官員哪敢激起這樣一場變亂?)
4、回民起義原因是因為雞毛傳帖下到各回村了,說漢官漢團洗回回,於是回民不能不起手。渭南車村,是回民起手的地點。最初,眾人還有意見不一致。後來燒了房屋,有的殺了妻子,於是決定造反。全體出動。(看來的確是漫天謠言。)
5、然後就到傳聞最廣的“趙老五”,名趙權中,家在渭北極富裕的孝義鎮,毗鄰回民聚居區大荔縣沙苑地區。大家還記得我說過的明清西秦商人群體了麽?趙家是“蓋省的財東”,家族在四川、湖北都有生意,有錢也組織了團練。趙權中這個不要命的家夥,他認為回民比漢民勇悍,所以他的團練招的大多是回回。傳聞如下:
相傳一天趙老五給他媽做壽,攤派回回每口三百錢。錢送來了,趙老五一看,一百二十個漢人裏才有一個回回,子是他決定洗滅回回。趙老五的媽勸他說:‘兒呀,天不滅回!’趙老五就在鬥裏抓也一把菜籽,說:‘這一把是回回,這一鬥是漢人, 趙老五和張芾計算了一下關中回民數目,大致是一百個漢人比一個回民,因此洗盡回回甚有把握。從此趙老五揚言:‘三天之內.洗完回回’。
趙老五是‘蓋省財東’,叫回民到河(渭河)南砍竹,砍一捆兩串錢。砍完了,去指定的地方領錢。前門進去,在後院裏就宰了,屍首丟到渭河.日子久子,好多人沒有下落。一天,一連去了四個人,後邊的一個不曾進去,始知進去的人們都讓惻了。他便潛水逃回,把事實告知回民,趙老五率領團練,時常側殺回民。
趙派回回去打長毛,但去的人一個也回不來了,聽說縱然有回來的,也被趙老五所鉗死,趙老五安心要殺回回。
回民歌謠: 白楊木於子雙手攢,要把回民洗殺完。
對於趙權中,有說法,回變前有一年回民搶了趙家的鏢銀,所以趙權中演戲不讓回民看;漢民演戲不讓回民看又有個原因,回民看戲時總看漢人的婦女,那時候哪能容忍這種潑皮。趙權中和回民商人禹得彥有商業沖突,並且有過抽嘴巴子的仇恨;趙權中不讓回民看戲引起過一個回民武進士的不滿,打了趙權中,但趙權中沒能奈何了這人。從趙權中招回民組建團練來看,他不可能有“滅回”打算。這些謠言上看,是有人覬覦趙家的財富,加上一些仇恨,以一個回民中名聲不好的“趙老五”制造洗回的謠言起事。
交代一下趙權中的下場,回變後,他的回民團練一下成為敵方的武力,身邊沒有保護自家的武力,並被覬覦財產的手下出賣,被回民碎石。據回民傳聞,回民挖開他的肚子,他的半個心已經化成水了。
6、謠言這潑臟水很隨意的被潑到談判時被殺的督辦陜甘團練的張芾
因為回、漢打架,回回燒了漢人的房子,張帶便認為這情同造反,於是找趙老五取銀賄通六部,要‘秦不留回’。據說,張芾的母親曾經勸過他們,張不聽,抓了一把菜籽向他媽說:‘漢人一鬥,回回一把,一百二十八個漢人殺一個回回,怕啥’張母見勸諫不聽,便自縊死了.
回民歌謠:趙老五的銀錢大,買得張芾坐不下。
六部化錢六百萬,州府化錢還不算。
雞毛傳貼傳十年,要把回回全洗完。
同治元年,清朝大官張節和渭南財東趙老五定計洗殺回回。清查回漢戶口,說一百二十個漢人殺一個回回,很容易辦到。於是決定從四月二十三日,到四月二十七日洗殺回民。村口都安置鍘刀,井口也安置鍘刀。拿到回回,鍘死就塞到井裏了。起初回民還不知道,但出去的人不見回來。各村都發生這種怪事。後來知道了,回民集合起來起事。
張芾官至江西巡撫,此時丁憂在家(陜西涇陽縣),當然不存在他母親的那個和趙權中一模一樣的滅回謠言;他是之後與回民談判時被殺,順便潑點臟水,煽動變亂。
7、藍田縣——“我家原住在走藍田縣大道的沙河。原以農為業,生活尚感富裕.村裏人多戶眾,漢回雜居。起初大家到也相安無事。到同治元年五月,形勢就變了。相傳在五月十八日,各處漢人團練安下鍘子在鍘回回.趕集的人,不見回來。到西安的人也不見回來,於是群疑頓起.有人背上糞筐去探,半路上碰見對面來的漢人說:‘不要前去,前村正鍘回回.夕此消息一傳,事情就鬧大了。村裏的老人都跳了水車井.年輕人遠逃,一直逃到西峰鎮,搶吃搶喝,於是回民才告反.”
7、涇陽縣——相傳徑陽城的四門置有鍘刀.看到回回就側了.最初起手的名禹瓜子,他說漢團殺回回,後來果然許多人不回來了。因此,回民把剪刀一扭綁在木幹上,作為武器,齊動了手。
小字部分均節選自《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調查實錄》,這是關於陜西回變最詳細最貼近的資料,但是偏向回民,我受能找到的資料影響,可能也會有這些傾向,大家理解。我找到的這些資料,這有這個比較有價值,陜西省圖書館有本《陜西回民起義資料》,但筆者現在不在西安,看不到這份資料。
綜上所得:這些消息大抵都是謠傳,極其沒有邏輯性。
而且這些謠傳都是馬長壽在調查遷徙到甘肅的原關中回民是的結果,回民一致的都有“洗回”這個消息的回憶;但是在調查關中本地漢民時,大家都沒有對於“滅回”的印象,只記得回漢關系差,回民到處殺人。那這個“洗回”,謠言的成分太大了。
謠言主要集中在同州府(今渭南市)渭河南北的大荔、華縣、渭南三縣,藍田縣、涇陽縣的謠言也說明“滅回”已經風傳於整個關中,依回民與漢民隔絕的獨特的宗教關系網絡傳播。
我判斷:一定存在某一個小圈子在策劃這場動亂,在本已緊繃的回漢關系中煽動民族仇恨,煽動整個回民群體動亂;並在與省一級官員談判中殺死封疆大吏級別的督辦陜甘團練張芾,造成回民團體與政府和談破裂,並脅迫整個群體動亂。這個圈子一定有一部分清真寺中的掌教、阿訇,他們目的大抵是稱王當皇帝吧——東南、中原大亂,而其起兵西北,便如同本朝當年入關之勢!
聖山砍竹事件:
這是個很奇葩的故事,說一個最準確的說法,取自《壬戌華州回變記》,是當時渭南華縣人劉東野寫的,語氣很是公允。趙權中的500回民團練在得到太平軍進入關中的消息時,便自行潰逃,沿途滋事,途徑聖山村時砍竹與村民發生沖突,鬥毆。回民去華縣縣衙控訴,縣令覺察他們理虧,堂諭“向後回傷漢民一以十抵,漢傷回民十以一抵。”縣衙捕頭秦英是回民,忿忿下堂,將這種判決散揚出去,之後回民謀叛速度加快。
後來有些人把這件事認為回變導火索。
這個砍竹滋事的傳說也有兩種說法:1、回民團練見竹子不錯,想買,和主人商量好後,但主人兒子覺得可以賣的更貴,發生沖突,打死回民;
2、回數十人強斫民竹為軍械,民哄而逐之,斃其二人。
A 文獻中記載聖山村是一富裕的地方,“川多稻流之畦,富貴家苑囿之盛”。關中雖是個封閉的盆地,但是渭河南北生態水文差距也是挺大的,像華縣這,水是秦嶺山上流下來的,那時候是可以中水稻的,考慮到當時比較Bug的西秦商人群體,聖山村肯定也是土豪居多,因為有剩余資源才會去種竹子,竹子在秦嶺北麓長勢著實不好,所以這些土豪占這點便宜可能性不大。
B 回變初期,回民用的武器多是竹竿槍,削尖後,在油鍋裏燙一遍,十分鋒利。做軍械是必然的。
C 據說當時村裏有鐘,回漢械鬥,鳴鐘村裏人就和集合起來去打群架;這夥回勇在肯定吃了客場作戰的虧,比打死兩人。
D 底層的回民們應該都沒有造反的意識,村間打打群架覺得很正常,而去造反,肯定沒想這麽多,所以才會去縣衙控訴。
E 知州的“向後回傷漢民一以十抵,漢傷回民十以一抵”大抵是一種嚇唬,告訴回民不要在這時候鬧事,因為這時候他最重要的事是保證內部安寧,防堵進入關中的太平軍。
F有心人秦英以“向後回傷漢民一以十抵,漢傷回民十以一抵”以這樣一句話煽動回民,他肯定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太平軍逼近的時候,官府的目標是防堵太平軍,民間團練的目標是保護好自己的村落,漢民團練與官府有較高的一致性,故與太平軍與其交戰甚多;而回民中明顯有與太平軍有勾連,更註重於保全村莊,而不是去“賣命”,或者不是去驗證那個打長毛的時候被“洗回”的謠言。
白泉鋪誅回諜事件
這件事之前有一個漢民李發元、回民馬利出而議和的事情,議和的時候華縣漢民團練在白泉鋪麥地裏誅回諜十七人。
推測:議什麽“和”呢?自政府允許民間組織團練以來,陜西團練自發的有當地有“名望”的人組織起來,漢族應該是村長族長組織起來,回民必然是由掌教、阿訇組織起來,這樣自乾隆年間綿延至今的械鬥就有了具體的政府承認的組織形式,必然是愈演愈烈。
故此時因聖山砍竹事件(肯定不止這個)等嚴重對立起來的兩個群體肯定發生了大規模的械鬥,而太平軍的威脅下,在縣政府的幹預下就出現了“和議”。
既然我現在已經肯定了回民上層肯定和太平軍勾連,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誅的是不是“回諜”了,而是這次誅回諜對加重“洗回”謠言,加重族群對立有多嚴重的影響!
渭南縣六村九社的“起義”
四月初一日早晨,六村九社的回民聽到鐘聲亂響,大家認為一定是漢人洗回回來了。於是大家聯合起來,與漢村人馬打仗。四月初一日,六村九社的回民首先起義。
六村九社在渭南縣城的西邊,與渭河以北的倉頭鎮相距有一段長的路程.六村與倉頭之間隔著渭南城以及其它許多漢人村落,這些城鎮村落恰巧當時被長毛占了。六村九社起義,人少一勢孤,哪裏抵當得住漢團的兵力,沒有辦法,只能派人到倉頭鎮請援。
倉頭的回民知道。便派人來援。但是南下到此。必須經過長毛所盤踞的漢村。倉頭回民向長毛借路,長毛居然答應,讓路給回民過去,六村九社得到倉頭派兵的援助,然後才打了勝仗。
這是回變平息後,被安置到甘肅平涼的回民的回憶,回憶中充滿了心酸,畢竟誰願意遠離家鄉?他顯然是認為漢民要洗回回,也可能認為“洗回”不過是一次大規模械鬥的聲勢,不過是“打仗”不是造反。
其中,倉頭回民借道,肯定了與太平軍的聯系,以及回民上層對回變是有計劃的。之前的洪興便是任武、郝明堂派出去的,而任武正是倉頭鎮人,可能是阿訇,具體兩人信息且看後面分解。
4月21 日,太平軍到達厚子鎮,與渭南漢民團練交戰,民團大敗,華縣壓力陡然增大,和議停止,因為政府已經沒心情去組織這個了,它要組織手頭上的力量對抗太平軍。
渭南回漢形勢越來越差後,回民有組織的撤往渭北,之後我們會發現很多這樣有組織的回民集體活動,這就是宗教的組織作用,而清末的中國鄉村根本做不到,大概我們民族要能做到這一點得要到中共從鄉村重建這個社會的時候。
23日,渭南城破,1日便被攻破,已經無法想象之間有無回諜的配合。
之後,渭南縣三村九社因“洗回”與漢民大聲大規模械鬥,之間倉頭借道太平軍。
25日,華州團練在赤水鎮與太平軍交戰,大敗。 華陰團練到至華州,應該是政府召集抵禦太平軍的,華陰團練望見渭北起火,認為回民造反(應該是回諜信息風傳,也與回漢族群矛盾有關),火燒已成空城的秦家灘。
27日,華州城破。
然後看回變真正就開始的地點,渭北大荔
說起這一塊渭北,必須說一下孝義鎮和八女井。
八女井李氏,據說是大荔縣首富,後來多隆阿平定會亂時,軍餉不夠,就掘到了一個李家的銀窖,一下挖到了百萬兩銀子(三十萬、三百萬的說法也有),這還是回變後李家首遭其難,被毀後身家的一部分。李家在四川有鹽井,當鋪遍布四川陜西。說道鹽井,清代最重要的三大鹽場,徽商壟斷的淮鹽,晉商操縱的天津長蘆鹽場,以及和清政府合作最少的陜商把持的四川自貢鹽場;鹽在古代意味著太多的財富......
孝義鎮有四大家族,其中之前趙權中的趙家,錢最多,在陜西、四川、河南、湖北四省都有他家的生意。趙家在四川自流井和五通橋有鹽井、鹽場,在涪州和五通橋有‘恒盛源夕鹽號;在陜西蒲城、戶縣、周至等地有典當業,此外還有‘恒春益’茶號、.舉德厚堂’字號在陜西運茶、放債並經營其它生意,很出名的。嚴家在四川有鹽號,也有茶號.嚴家的茶是銷四川西北草地;趙家的茶是運自湖北,在徑陽加工以後運到甘肅等地。回變的時候,嚴家有嚴樹森官至湖北巡撫。
這些是當年西秦商人群體的一部分,在回變、海陸大開內陸閉塞、買辦商人的崛起後,這個群體已為人遺忘,現在李剛教授在研究陜商的時候,還要在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調查實錄》中找資料,好悲哀!
沙苑地區,回民聚居區。沙苑,古為漢武帝養汗血寶馬之地,唐代宗安置回紇之地,水草肥美;說白了就是平原地帶一個很奇怪的流動性沙地,不適合種植糧食作物,適合種些水果、菜以及養羊......人口的增加,回民就向外圍擴張,地畔相爭、羊苗沖突,直接成為動亂策源地。
25日之前,渭南回民已經向渭北集合,兩個集合點,南王閣村和孝義鎮。郝明堂,人稱郝阿訇,南王閣村人,清真寺阿訇;任武,可能是阿訇,倉頭鎮人。兩人都有去雲南經商的經歷,此時雲南杜文秀的回民起義已經快要滿6年了,能沒有關系嗎?
回變前有很多傳聞,回回吧羌白鎮的鐵都買完了;回回招了所有鐵匠做兵器,在造反前一天把他們都殺了,只有一個人去鎮上買材料,逃過一劫,他急急忙忙去同州府告發,同州府才開始準備。
回變前在八女井李家就集合了上千人,我估計是李家召集的團練,畢竟太平軍來了;他們也不太可能會去“洗回”,因為不至於那麽水最後被洗了......有人說道回變是,攔羊墻就是存在間的戰線,其實不是,八女井第一天就被攻陷了,攔羊墻應該是械鬥時的戰線。
總之,
25日,在回漢種群仇恨最重的沙苑地區(源於沙苑的半放牧生活與沙苑外的種植業生活的差異),在回民最易集中的聚居地沙苑,上層的組織,“洗回”的謠言,搶掠財富的貪欲,族群的對立,應該是郝明堂,徹底將西北導入了雕零的十二年陜甘回變時期。
倉頭鎮,有個很引人註目故事,25日,孝義鎮趙家從四川運回的八十車鏢銀到了,任武選擇在這時候動手用貪欲勾引人造反,這一天他們朝向孝義鎮。
諸位看官,這場動亂是清末最難用經濟來解釋的社會危機,容我給大家分析下清末幾次大的社會危機、動亂。
蔓延川陜豫鄂等六省的白蓮教起義源於東南少地缺少生存資源的人們的西遷運動,川陜豫鄂交界的大山深處容納了這些人口,這地方交通閉塞,政令無法下達,流民們中宗族力量薄弱;而這些流民們的命運也是悲劇的,山地前幾年耕種產量較好,但雨水沖刷,山地中的養分易被沖刷走,這片土地幾年後就會變成無用荒地;在經濟的困難下,白蓮教的信仰逐漸成了他們心中的支柱,從而釀成白蓮教之亂;但當他們沖出山地,進入平原地區,社會危機沒有那麽大,留給他們的命運只有被剿滅。
西南的苗民起義也源於東南人口的西遷,漢人往往更加經營有方,更加奸猾,苦難的苗族同胞生存空間被擠壓,最終動亂。
而第一次鴉片戰爭一役,中國的社會危機更加復雜。
五口通商,從此東南的貨物不在需要從廣州出海,同時造成桂林靈渠這條東南貨物去廣州通道的衰落,這裏我們就看到了太平軍中堅中的中堅,廣西客家人,這批失業的群體,直接挑動江南社會危機總爆發。
西方貨物的湧入,中國銅價暴跌,從而使雲南財政中滇銅的崩潰,結果就是18年雲南回民起義、李藍起義。
撚軍也與東南動亂後漕運斷絕有關。
而漕運斷絕直接導致聊城、揚州這樣的運河城市的衰落,山東人大批闖關東,但義和團運動還遠嗎?
而我陜甘這一遭,似乎是種群仇恨更嚴重,損失也最慘重。可我中國是族群沖突、獨立最弱的地區,我們的包容性形成了世界上最龐大的漢群體,今天我們回首看這個災難,對它的同情、理解、殷鑒又該是哪些呢?
後事如何發展,回漢之間哪些血淚,且聽下回分解。
這裏為清帝國洗一洗,清初雖有滿蒙回漢之別,清中葉之後只有個奇葩的融而未化的旗人階層享有特權,帝國有奇葩的滿漢平衡。對於這個陰暗、朗照、苦難、血淚的時代,希望大家不要去苛求他,傳統中國雖然很戲劇的很隨機的無法進入近代社會,但是西方的進入絕對是這個世界上骯臟的蛻變;希望大家平視這個年代,畢竟這時候有中國是在前進的,華北的闖關東,晉陜的走西口,東南人口的西遷雲貴桂湘,陜甘人口的西走隴西、西域,閩粵人的下南洋,這一切最遲在雍正年間就開始了。
陜甘回變——關陜殘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