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發聲,區塊鏈成“兵家必爭之地”,或成“國家戰略”
一、高層或已對區塊鏈技術應用達成“共識”
何璽認為,從3篇文章的遞進關系和傳播內容來看,第一篇文章是在做區塊鏈知識的普及,第二篇文章是在表達“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的觀點,第三篇明確了發展區塊鏈的目標。
在《三問區塊鏈》一文中,作者在區塊鏈會成新風口嗎?的小標題裏面指出:技術目前還不太成熟,要警惕概念炒作,特別要區分是技術創新還是集資創新,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區塊鏈技術確實能創造很大的價值,但一些風險也不容忽視。
這裏的風險,是指資本市場炒作概念的風險。是“劣幣驅逐良幣”,影響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發展的風險。
文章同時引用《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內容:建議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做法,結合我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情況,及時出臺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重點支持關鍵技術攻關、重大示範工程、“雙創”平臺建設、系統解決方案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同時,建議國內重點企業、科研、高校和用戶單位加強聯合,加快共識機制、可編程合約、分布式存儲、數字簽名等核心關鍵技術攻關。
接下來,政府或會出臺相關政策,同時明確一些區塊鏈適合應用的場景及國家鼓勵的領域等,以指導區塊鏈技術研發應用的企業發展。
二、高層或鼓勵發展區塊鏈技術,但底線是不能胡亂ICO
《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一文指出:區塊鏈行業健康發展,亟須科學監管。由於處在發展的早期階段,區塊鏈從業人員魚龍混雜,甚至有的從業者發布一些只有名字、無戰略、無團隊、無開發的“空氣項目”,吸引風險承擔能力不足的散戶參與其中,這不但是對行業自身的戕害,還給社會穩定帶來了隱患。2017年9月4日,7部委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對於行業內野蠻生長的代幣融資行為,將其定性為“非法公開融資”。這是一次非常及時的監管介入,對後續監管也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可以看出,高層對區塊鏈技術是積極的,但對從業人員、“空氣項目”是警惕。因為那都是概念炒作,屬於虛熱,不是不是熱在拿技術解決現實問題,而是熱在集資圈錢、炒作估值,尤其是熱炒的絕大部分所謂ICO(首次代幣發行)都是集資工具創新,跟技術創新無關。
所以,ICO已是區塊鏈發展的紅線,不要輕易觸碰。碰之即死!
三、目標,做數字世界領跑者
《做數字經濟領跑者》一文表示: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正從跟跑者、並跑者逐漸變成領跑者。並用數字做了說明: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達22.58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達30.3%。每天50億次百度搜索點擊、每天1.75億次支付寶交易……
文章還表示,我國有條件有實力擔當數字經濟的領跑者。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需要制定富有遠見的發展計劃,並且腳踏實地一步步完成。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創新引領、共享經濟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我國正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改革主攻方向,深入推動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進步,深度拓展這些先進技術的場景應用。
文章雖然沒有明確點出要推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但區塊鏈技術表現出來的應用潛力,當然是政府部門不能忽視的技術力量。
雖然當前主流的區塊鏈系統,包括比特幣、以太坊等,其成熟度都不能支撐大規模現實商業場景。但政府已經看到了區塊鏈技術在未來的發展前景,不管是金融還是政府事務上的應用,未來都離不開區塊鏈技術。
抓住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我們方能在未來的國際區塊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區塊鏈從業者的春天就要來了
《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一文明確了區塊鏈技術與中心化並不沖突的意見。而區塊鏈技術最終必然演化為“監管融入技術”的模式,區塊鏈的難以篡改、共享賬本、分布式的特性,更易於監管接入,獲得更加全面實時的監管數據。讓監管機構本身也參與到技術中去,通過技術本身實現對技術的監管,將最終化解區塊鏈與監管的沖突。
例如,在反洗錢場景中,每個賬號的余額和交易記錄都是可追蹤的,任意一筆交易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會脫離監管視線,這將極大提高反洗錢的力度。
何璽認為,政府明確對區塊鏈的態度對區塊鏈從業者來說是利好。它讓區塊鏈從業者明確了自己的活動範圍,避免了觸紅線的危險。
同時,隨著高層意見的傳達,各地方政府也將行動起來,出臺地方法律政策,制定相關鼓勵措施,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以吸引區塊鏈創業者落戶。
而一旦明確了區塊鏈應用場景的發力方向和鼓勵領域,將極大提高創業者的熱情,區塊鏈創業“共識”也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
當然,對炒幣者來說,這就不是好事了!
人民日報發聲,區塊鏈成“兵家必爭之地”,或成“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