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虛擬化技術與DNS
阿新 • • 發佈:2018-03-03
rsynckvm命令
1、查看虛擬機列表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sh list --all
2、打開控制臺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t-manager
3、連接虛擬機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t-viewer rh7-node1
4、連接虛擬機的控制臺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sh console rh7_node1
如果敲完命令就卡住了,解決辦法是在虛擬機中加入以下內容 5、起動虛擬機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sh start rh7_node2
6、關閉虛擬機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sh destroy rh7_node2
7、克隆虛擬機
(1)創建增量鏡像
[root@room8pc16 review]# cd /var/lib/libvirt/images/
[root@room8pc16 images]# qemu-img create -f qcow2 -b .rh7_template.img rh7_node100.img
(2)打開管理控制臺,選擇新建虛擬機,導入現有磁盤鏡像
[root@room8pc16 images]# virt-manager
11、查看當前系統的負載等信息
[root@localhost bin]# uptime
12、日誌管理:
用的最頻繁的日誌文件是/var/log/messages
13、管理員可以通過logger寫日誌
寫日誌,優先級是info,內容是create user1 successfully
[root@localhost bin]# logger -p info "create user1 successfully"
[root@localhost bin]# tail /var/log/messages
14、早期Linux系統的運行級別
0關機 1單用戶 2無網絡多用戶 3全功能字符終端 4未用 5全功能gui界面 6重啟
15、切換運行級別
[root@localhost bin]# init 5
[root@localhost bin]# systemctl isolate multi-user.target
[root@localhost bin]# systemctl isolate graphical.target
1、查看虛擬機列表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sh list --all
2、打開控制臺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t-manager
3、連接虛擬機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t-viewer rh7-node1
4、連接虛擬機的控制臺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sh console rh7_node1
如果敲完命令就卡住了,解決辦法是在虛擬機中加入以下內容
vim /boot/grub2/grub.cfg 在linux16這一行的尾部追加
console=ttyS0
修改完畢後,需要重起生效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sh start rh7_node2
6、關閉虛擬機
[root@room8pc16 review]# virsh destroy rh7_node2
7、克隆虛擬機
(1)創建增量鏡像
[root@room8pc16 review]# cd /var/lib/libvirt/images/
[root@room8pc16 images]# qemu-img create -f qcow2 -b .rh7_template.img rh7_node100.img
(2)打開管理控制臺,選擇新建虛擬機,導入現有磁盤鏡像
[root@room8pc16 images]# virt-manager
8、du和ls -lh的區別
du查看的是文件占據磁盤的空間大小,ls查看的是文件本身大小
9、硬鏈接的限制
(1)不能跨分區創建硬鏈接
(2)不能對目錄創建硬鏈接
(3)同一文件創建多份硬鏈接,只占一份空間
10、RAID 獨立磁盤冗余陣列。RAID級別、性能、容錯、空間利用率、構成
RAID0:條帶 性能最高 兩塊以上構成 100%利用率 無容錯
RAID1/RAID1E:鏡像 性能無提升 兩塊以上 容錯級別最高 50%
RAID5: 相當於是RAID0和RAID1的折中 三塊以上 (n-1)/n
RAID6:有兩塊盤的空間寫檢驗,與RAID5類似,允許壞兩塊盤
RAID10:RAID1和RAID0的組合,既要求性能又要求高容錯,采用
[root@localhost bin]# uptime
12、日誌管理:
用的最頻繁的日誌文件是/var/log/messages
13、管理員可以通過logger寫日誌
寫日誌,優先級是info,內容是create user1 successfully
[root@localhost bin]# logger -p info "create user1 successfully"
[root@localhost bin]# tail /var/log/messages
14、早期Linux系統的運行級別
0關機 1單用戶 2無網絡多用戶 3全功能字符終端 4未用 5全功能gui界面 6重啟
15、切換運行級別
[root@localhost bin]# init 5
[root@localhost bin]# systemctl isolate multi-user.target
[root@localhost bin]# systemctl isolate graphical.target
DNS
1、客戶端名稱解析流程
本地緩存 -> /etc/hosts -> 本地dns服務器(/etc/resolv.conf)
2、查詢分類
遞歸查詢:返回最終結果,客戶端向本地DNS服務器查詢
叠代查詢:返回接近結果,服務器之間的查詢
3、dns服務器的資源記錄RR
SOA:起始授權
NS:名稱服務器
A:名稱解析為ip地址
MX:郵件交換器
CNAME:別名
PTR:反向、指針 ip地址解析為名稱
增量復制文件
[root@localhost ~]# rsync -av bin /tmp/demo 同步bin目錄到demo下
[root@localhost ~]# rsync -av bin /tmp/demo 如果bin沒有變化,無需復制文件
[root@localhost ~]# rsync -av bin/ /tmp/demo/ 將bin目錄中的內容同步到目標
KVM虛擬化技術與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