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歲寶寶說“我要殺了你”(轉)
http://www.yxtvg.com/toutiao/5392595/20180303A1603100.html
一天,不知何故,諾諾突然說“我要殺了你。”
我當時一臉愕然,錯愕之余,趕緊蹲下來,拉著她,認真地看著她說:“殺了我,你就沒有媽媽了。”
“我有爸爸和爺爺。”小臉一臉淡定地說。
“那你再也看不到媽媽了。沒有人給你買玩具買衣服陪你玩了。”
“爺爺爸爸會陪。”
“那你就是不需要媽媽了,對嗎?我先走了。”
小樣兒一下子跟上來叫喊道“媽媽,你別走。”
或許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聽到孩子說的其他的“惡意的話”,比如冷不丁地說“你什麽時候死?”“死***”“我要殺死你”等等,聽上去十分地不禮貌甚至大逆不道,卻也有些讓人忍俊不禁。
想想他們的小臉兒一臉正經地說出“你什麽時候死?”就覺得十分滑稽。
搞笑規搞笑,家長的應對還是要註意:
1)或許孩子不明白他們所說的詞語的意思,只是從哪裏學來了一個新的詞語就忙不叠地希望使用上。
如果家長一聽到“大逆不道”的詞就上綱上線地大肆批評,可能會讓孩子太過緊張以致以後都不敢自由表達。
有些時候,或許是他們發音不準,如把“喜”說成“死”,把“好”說成“狗”等等。所以,當你聽到他們說的“壞”詞時,不妨先不要生氣,而是耐心等他們把話說完,看看是不是只是發音不準,尤其是低齡的孩子。
據說有一個敏感期叫“詛咒敏感器”,大概是3歲。這階段的孩子喜歡使用新學來的詞“詛咒”別人,家長越批評就是越提醒,孩子就會越說越來勁,因為他們體會到了語言的威力,語言會傷人,他們樂於看到自己有力量。
所以,不大肆批評,只轉而示範正確的說法,會更有利於孩子的調整。
2)一定慎重選擇給孩子的讀物或動畫片。教育很大一方面就在於精心的環境準備。
比如,我相信諾諾會說“殺”應該是從《熊出沒》聽來的。雖然我一直聽說《熊出沒》不適合孩子看,裏面太多暴力,卻從未認真放在心上。如果我早點註意這個問題,要求家人不給她看《熊出沒》,或許她就不會說。
所以,我要求自己在給她看繪本或者動畫片之前,我得自己先了解裏面的內容,盡量選擇正面的積極的,充滿愛與溫情的。
比如,我就十分喜歡《永遠愛你》這本繪本,滿滿的,全是溫情。睡覺前給她讀一讀,講一講,連我自己似乎都被感動了。
長尾巴對睡著的小尾巴說:“寶貝,媽媽永遠愛你,一直愛你……”,給她講著講著,我也把自己代入了角色,悄悄地換了臺詞。
3)遭遇孩子說的不好的詞,即使再好笑,家長一定不要當面笑,更不要再向別人宣揚或者重復孩子的“光輝業績”。
有些爺爺奶奶就喜歡重復“今天,孫子/孫女說了……”,他們覺得好笑,或許只是向別人誇獎孩子的萌言萌語和童言無忌,可是孩子卻會以為這是值得表揚的,他們更會重復。
所以,雖然聽到他們說出一些不好的詞,我們不能上綱上線地批評,卻也不能再大肆宣揚,而是應該每次都溫柔地糾正,幽默地糾正,次數多了,他們自己就淡化了。
不到3歲寶寶說“我要殺了你”(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