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復制的AI螺旋:HUAWEI P20的“長板理論 ”
果然,DxOMark排名登頂、徠卡三攝、AI攝影大師等等關鍵詞的出現,標誌著HUAWEI P20要在P系列把攝影和AI兩棵技能樹通通點滿。
如今HUAWEI P20系列已經在國內正式發布,我們選擇了HUAWEI P20 Pro作為評測對象,今天就通過一系列的簡單評測來看看,Mate10發布五個月後的AI手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讓軟件去追逐算力,手機AI也要物盡其用
作為AI媒體,我們最為關註的自然是HUAWEI P20系列搭載的AI技術。在HUAWEI Mate10系列之後,這是華為第二款搭載了移動AI芯片麒麟970的手機。在上一款手機中,麒麟970已經通過離線翻譯、慧眼識物等等功能初步展現了NPU的能力,但在HUAWEI P20系列中,麒麟970的能力成了一塊基石,潛入到手機大量基礎功能裏,為手機的使用感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提升。在這裏,我們分別對人臉解鎖、智慧續航和智慧服務平臺幾類功能進行了測試。
·人臉解鎖
人臉識別解鎖之所以能夠在今天實現大範圍應用,大致有兩點原因,第一是前置攝像頭等傳感器技術的成熟,實現在人臉上形成更多定點,數據的精細度也提高了安全性。第二則是活體檢測技術的提高,減少了3D打印等攻擊人臉識別的可能,當然這兩點也都要建立在強大的端側算力之上。
在整體算力的提升下,HUAWEI P20系列人臉解鎖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即使在暗光環境中,也能通過前置攝像頭對光線的補充進行解鎖。HUAWEI P20系列具有360度解鎖功能,無需在解鎖時特意調整人臉角度,讓整個解鎖過程更加自然和便利。
同時華為在EMUI 8.1中推出了安全TEE人臉架構,把人臉識別中數據采集、特征提取等等儲存在華為終端可信運行環境中,再獨立於手機其他的模塊。這樣如果未來會出現大規模的黑客駭侵,或者用戶自己的手機中了病毒等等,這一架構將大大減少用戶人臉數據被盜取的可能性。
·智慧續航
此前華為也做過很多這種讓用戶感知不到AI,卻提升用戶體驗的事情。電池續航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當NPU把AI計算封存到本地,一些對用戶行為的適當學習也就開始脫敏,解決了用戶數據可能泄漏的問題。當手機可以了解用戶對App的使用習慣,哪些經常使用,哪些不經常使用,就可以更加精細地在後臺對應用功能進行調控,降低那些低頻應用的功能,從而在用戶不知不覺中提升系統運行的速度和續航能力。
於是當HUAWEI P20 Pro將電池容量提升到4000mAh時,後臺智慧調度的效果則變得更加明顯,給用戶更好的續航體驗——用戶會覺得同樣是4000mAh,HUAWEI P20 Pro的續航能力比其他手機更為強大。這是因為AI的存在讓硬件的提升事半功倍。
·智慧服務平臺
有關智慧服務,在以往的HUAWEI Mate 10系列、榮耀V10等產品中已經能看到一些樣本,比如智慧識屏,長按屏幕識別出關鍵字,直接跳轉到電影購票、地圖導航等等第三方服務。
在HUAWEI P20系列中,這樣的智慧服務變得更加主動,應用性也更強。比如智慧識屏可以實現文字和圖片的分別識別,直接對圖片中的商品進行識別,跳轉到電商頁面,減少用戶在App中的反復跳轉。
如果用戶在現實世界看到不認識的商品,也可以利用攝像頭對商品進行實時掃描識別,找到商品的詳細信息,甚至可以直接在線購買。
另一項典型的智慧服務功能是智慧旅行,這一功能依據位置信息觸發,即用戶靠近某個景點時旅行助手會自動觸發語音導遊、景區美拍等等服務卡片,方便用戶進行跳轉。將多項關聯功能集中在某一場景下主動觸發,比起讓用戶自己發掘自己的需要,然後在散亂的手機應用中進行尋找要方便的多。
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以及其他傳感器帶來的強感知力,讓HUAWEI P20系列可以做到更多自主理解,自然也帶來了更多主動服務,在無形中提升用戶體驗。隨著移動AI生態的進一步完善,或許在未來垂直情景下的主動智慧服務會成為主流。感知到用戶來到商場,手機自動提供大眾點評、美團等等應用,用戶開始運動,手機自動打開Keep、音樂軟件等等應用……讓手機從一臺被動接受指令的終端變成主動服務用戶的助手。
以上這幾項功能只是舉例,在HUAWEI P20系列中還能發現不少這樣的細節,以往頻繁的點亮屏幕、切換App、復制粘貼、查找搜索的過程正在被慢慢省去。仔細想想,完成這些工作似乎也不需要繼續提高AI芯片的算力。反倒是軟件本身的設計正在逐漸與麒麟970的算力進行匹配,物盡其用地主動服務用戶。
現在在華為的應用市場中,已經能看到有關人工智能的App專區,在其中能看到圖像處理、電商、翻譯等等不同類別的產品。
華為現在正在著重推廣他們的HiAI移動計算平臺,把圖像識別、語音識別這些技術開放給應用開發者們,讓越來也多的App “AI起來”,或許手機應用全面智能化的未來很快就要到來了。
如何讓硬件升級事半功倍?首先你得有個芯片
類似的邏輯也出現在了AI攝影方面。
這次HUAWEI P20系列的攝影功能得到了大量肯定,其中一大部分原因自然是感光器、鏡頭光圈、色溫傳感器等等硬件能力的提升。這次HUAWEI P20系列在背後加入了第三個攝像頭,除了黑白和彩色成像,又加入了長焦攝像頭。其中主攝像頭的感光面積達到1/1.7英寸——基本超過了市面上其他所有手機,但同時也離不開AI的加持。
就拿這次變化最大的超級夜景來說,其實在P9系列中就已經存在超級夜景功能了,但那時不能手持相機,需要架上三腳架。原因是當光線不足時,拍攝照片就要把快門開合的過程放慢,保證有更多的進光量。快門時間長,就需要長時間讓手機保持在同一位置靜止,這時人手就很難保持穩定性了。
在HUAWEI P20系列中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不用三腳架,“徒手”也能拍出強大的夜景。這並不僅僅是因為感光元件性能的提升增加進光量,減少了快門所需的時間,還有就是加入了AI防抖能力。AI防抖能力,即是感知因用戶手抖產生的畫幅移動,再將多幀畫面對齊,形成一張清晰的照片。
光從技術上來看,AI防抖的難度不算太高,但真正的難點在於計算速度。就拿咱們平時拍的照片來說,一張照片就要有2-10M,將十幾張甚至更多照片進行對其並且合成一張,如果在雲端進行其效率必然是無法忍耐的。而NPU的計算能力將整個過程縮短到4秒左右,甚至比在三腳架上長期曝光花費的時間還要短。這樣一來才有可能讓超級夜景功能產生質變。
至於其他的4D預測追焦、流光快門、熄屏快拍也是一樣,優秀的畫質依賴於大量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的存在讓每一次快門都像一道微積分題,包含了巨大的運算量。
軟硬結合的螺旋上升:HUAWEI P20的“長板理論”
這樣看來,從HUAWEI P20系列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芯片提升了算力,促使軟件利用算力提供主動服務能力;算力的提升又讓更多傳感器的加入成為可能,從側面提供了提升其它硬件能力的土壤。
如果把HUAWEI P20系列看做一個木桶的話,麒麟970顯然是其中的一塊長板,並且因為這塊長板的存在,才讓其他板塊也越來越長,最終形成了一個容量更大的木桶。
就像DxOMark評價的一樣,HUAWEI P20是一款改變遊戲規則的產品。它不僅為手機帶來了媲美單反的感光能力和第三個攝像頭,而且很有可能會終結手機行業的一個現狀——廠商們可能再也無法通過堆砌硬件來獲取能力了。
除了華為之外,其他廠商不可以加入更大的光圈、更大的感光元件嗎?當然可以。只是在獲得足夠的計算能力前,這些傳感器反而成了一種負擔,讓手機在繁重的計算任務之間快速耗電和發燙。
所以,AI之於手機絕非是和曲面屏、全面屏一樣的“風口”,廠商們學個四五分像就可以蒙混過去。AI應該是一塊長板,讓軟件和硬件圍繞著這塊長板互相纏繞,呈螺旋狀上升,不斷補齊手機功能,最終成為一種不可復制的優勢。
不可復制的AI螺旋:HUAWEI P20的“長板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