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的中年危機
布拉德的中年危機
夕陽的落幕,伴隨嘈雜而又微弱的聲音,一點一點的逐漸低沈。側著身體向前傾聽,原來只不過是,小動物在呼喚同伴歸巢或者又像首領在點著名單召喚他們回家的口令。頓時眼前影影約約好像是一個孩子在田野嬉鬧,在他的動作和聲音斷定這個孩子一定玩的挺開心,無憂無慮。漸漸地似乎聽見一個聲音在呼喚,越來越清晰,原來這是小時候父母呼喚我的聲音。而這樣的日子不知道從那一天開始,悄無聲息從身上開始剝離,直到今天眼前浮現才發現,原來曾經最溫暖的早已丟棄,而現在更多的是無奈和傷感。
斜陽的余暉透過窗外偷偷的溜進房間,投射熒屏之上,劇目就這樣一步一步的深入。一位有著美好工作及家庭的男人,如今的他已47,運營著一家非營利組織
盡管命運如此,但生活還得繼續,整理好心情,陪同兒子前往大學的東海岸之旅。當兒子錯過哈佛大學的面試,百般挽留希望學校老師給他孩子一次機會,但面對的都將失敗告終,他不得不找老同學幫他這個忙。當銀幕演繹這個畫面之時,我想在大多數人看來,無疑不是自身的生活寫照,展現的淋漓盡致。
老朋友多年沒有通過電話,但首次的通電話,視乎並不是很愉快而收尾。那也是因為同學聚會沒有邀請他,也許這一次的談話更加激起他內心的焦慮,直到他與這位老同學在一家餐館見面,片頭刻意演繹了一段讓人寒酸苦楚的畫面,不這不是演,而是生活的真實寫照。當老朋友談到一位老同學結婚了、曾經最器重自己的恩師去世,其他同學都去參加了恩師的葬禮,自己卻不知道。頓時的挫敗感終止了這一次相聚之交。面對不歡而散的結果,他也很是無奈。這也許就是人生,若是沒有這位老同學,或許沒有這一層關系我想他孩子根本就沒有這個面試的機會。若沒有見老朋友我想他目前還找不到一個爆發點。
無處可去的他來的兒子所去的音樂廳,到了音樂廳他坐在兒子身旁,聽著她們的音樂
回到賓館,躺在床上的他輾轉反側,這時兒子對他說了一句話“這件事情,他們並不會記得,因為每個人都只會想著自己,你知道的沒人在意,唯一想著你的人只有我。所以說有誰的意見是需要你去在意的,那就是我的。”這時不知道,布拉德最終有沒有真正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當下的一切,面對未來的生活。我想很多時候你不到那個年齡真的感受不到那樣的心情。
上至成功的同學,下至酒吧小妹,都有一套比男主清楚的價值理念。他明明做到了自己小時候一直想要做的事,可是,因為後來慢慢覺得有物質的生活才更好,所以才感覺自己前半生都浪費在了理想上。在進入社會後漸漸和同齡人拉開“差距”卻仍然不滿,想超越,卻不知道自己身上的幸福,也不知其他人看似幸福,其實也有著種種不幸和苦楚。面對人生,每個人只需要在乎那些在乎你的人的看法,沒有必要糾結那些不必要的事情。即使是邁克爾傑克遜也只是活在雜誌和音樂裏,如果他也在意每個人的眼光,恐怕早就累死。
影片始終抓住著對比的鏡頭始終不放, 而每次的對比往往讓讀者覺得這就是生活的寫照,沒有一點誇張和渲染。充分的提現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痛苦的核心不是理想沒實現而是沒有Money,在這部電影裏詮釋得淋漓盡致。一次次的內心觀照,即使在不同的年紀都需要自我檢討和反省。
影片中更沒有悲天憫人的大情懷,但也從來都沒有標新立異的炫技。焦慮的開頭,焦慮著結尾。沒有升華,只是生活還要繼續、只有糾結仿徨。讓人感覺更真實。直接了當的把中年男人的玻璃心描繪的淋漓盡致,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體會過就更覺得這神經兮兮是源自內心的一種焦慮和不安。一切痛苦皆來自於欲望和嫉妒,每個人都沒有絕對的安全感,每個人也都會有一個發泄口,那些在你面前炫耀優越的,或許活的比你更折磨。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影片到是把男主角的生活狀態描繪得很樸實,面對生活的窘境,被迫選擇無奈,還是擺脫現狀,一直在焦慮著;面對已經定型的人生和事業,一眼可以望到頭,夢想沒有實現,曾經和自己一樣朋友同學現在都已飛黃騰達。此刻內心釋放的心情,恐怕在很多人那裏,都是常態。眼裏的別人總是最好的,而對自己的當下是那麽的不滿人意。也許這可以叫作嫉妒,或者叫做自尋煩惱。其實,是一種慌亂。當人生走過一半,漸知天命而一眼望見道路盡頭時的慌亂,但在這一刻,你又在尋求改變的可能。所謂“四十而不惑”,大概不是真的不惑,而是在勸說人們:“人過四十,應該減少一些自我的困擾”。生活,推著你一步步往前,我們習慣一直看著別人,羨慕別人的路,但從來沒好好註意過自己的路。
中年危機是無解的。恐怕只有走過這一段,徹底明白不可能再有改變的時候,知了天命,才會真正坦然面對吧。只有不上不下而且對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才會感同身受。其實何苦呢?早點拋棄不切實際的幻想,過著知足常樂的生活不是更好?人最苦的是自己堅持奮鬥的路,最痛苦的是放下心中的執念、最難的就是和自己和解。中年危機,或者說成年的危機,該如何面對,我想觀者都會找到自己心怡的答案。
布拉德的中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