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敏捷開發資料收集

敏捷開發資料收集

一點 敏捷軟件開發 應對 nta 方向 div 計劃 是你 answer

1、Manifesto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Individuals and interactions over processes and tools
Working software over comprehensive documentation
Customer collaboration over contract negotiation
Responding to change over following a plan

That is, while there is value in the items on
the right, we value the items on the left more.

2、TAPD-騰訊敏捷產品研發平臺

3、你如何理解敏捷開發? - 知乎

作者:李國柱 精益敏捷/團隊成長轉型
鏈接:http://zhihu.com/question/19645396/answer/57383177
來源:知乎
我想試著從敏捷與傳統開發的不同入手來說明敏捷的本質。

傳統開發方式和敏捷的不同首先是世界觀(軟件開發的世界)的不同。

在傳統開發方式的世界觀裏,軟件開發過程是確定的、可測的,只要在一開始努力收集到需要的信息並制定好計劃,然後忠實的執行計劃就應該可以成功。如果不成功一定是你在一開始就沒有做好,沒收集到必要的信息,計劃做的不好或者執行不到位。然後傳統開發方式就試圖引入更多的流程,文檔,試圖讓每一步都做到萬無一失。

而在敏捷的眼裏世界可不是這樣的,敏捷認為在軟件開發中,世界是變化的,有很多不確定性的。一方面,從認知角度來說,我們是無法在一開始就收集到確保成功所需要的所有信息的,必然是隨著開發的進行,我們對正在做的東西的認識才越來越深刻。因而做一段時間後常常有發現需求需要調整,或之前的設計不是最合適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世界本來就是在快速變化中,我們不得不隨之做出調整。因此敏捷的很多實踐主要針對如何應對變化。
作者:肖琦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45396/answer/2478218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從一只產品汪的角度出發,在我看來,敏捷開發就是一種保守主義的產品思維。

先說說建構VS擴展的二元分析框架:

建構論相信,存在一個全知的設計者,能夠掌握人類社會的所有知識,然後設計出一個完美的方案,讓人們各取所需、良性運轉。

而擴展論呢,它認為知識是分散掌握在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手中,所有的這些人和知識匯聚在一起,才構成了知識的全部。

建構論的產品經理們,會認為開發好產品的方法是可以被完全學習和掌握的,只要有足夠優秀的設計者們聚集在一起,只要有足夠牛逼的idea,假以時日,就能設計開發出足夠優秀的產品。

擴展論的產品經理們,認為開發好產品的方法是不能被完全學習和掌握的,產品不可能覆蓋用戶的所有使用場景並預解決用戶的所有問題,一切的一切,只有讓產品直接面向用戶,到海量用戶中去尋求產品改進的方法。開發一個好產品的知識是分散在一個一個具體的用戶手上。

毫無疑問,保守主義站在了擴展論這一邊。

埃德蒙·伯克,保守主義的開山祖師說過:「我們擔憂人們會依照自身的理性主導其生活和交易,因為我們懷疑每個人的理性其實是相當有限的。」

應用到產品思維身上,我把它翻譯為:「我們擔憂產品經理們會依照自身對用戶和社會的想象,來固執地設計產品,因為我們懷疑每個人產品經理對用戶的理解其實都是相當有限的。」

這其實就是敏捷開發的出發點。一點一點往前拱,尋求漸進式改進,而不是革命式重建,不要求一步到位解決用戶的全部問題,不要貪多求全,而是小步快跑,快速檢驗,在實踐和叠代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寶貴的經驗。

我相信每一位信奉敏捷的產品經理,同時也是一名保守主義者,不相信有什麽必然通往成功的道路,不相信有什麽全知全覺的產品大牛,只相信每一次過往經驗的成功和失敗, 只相信用戶才是檢驗的唯一標準。

我們永遠無法找到真理,我們的每一次努力只是想離它更近一些。

4、敏捷開發在中國的實踐面臨怎樣的挑戰? - 知乎

作者:程墨Morga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651587/answer/28246964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特定於我國,敏捷開發最大的問題不是不敏捷,而是太敏捷。

你肯定看過這樣的對聯:“這個功能很簡單,怎麽實現我不管。”橫批:“明天上線。”

江湖上流傳的也是這樣的傳說,某某團隊聽說競爭對手在做什麽功能,於是加班加點,一晚上就把這個功能搶先做出來了。

從商業角度出發,敏捷肯定是有好處,但是現在敏捷被濫用了,這屈指可數的幾個“敏捷案例”被無限誇大,說得好像敏捷壓倒一切,敏捷就是快,敏捷就是上午有個點子就擼起袖子幹,下午就要實現完,晚上就上線最好。

愚蠢!幼稚!

和所有正常的開發流程一樣,敏捷的終極目的是讓開發過程可控,而不是失控,這麽瘋狂“試錯”,拍腦袋就幹,不是失控是什麽?可是現在我國就是有一幫這樣愚蠢幼稚的家夥在自行解讀敏捷。

宇宙之道,在於陰陽平衡,敏捷應該兼顧快速反應和團隊的長期成長,什麽都只要快就行了,還要估計story point幹嘛,還要統計load factor幹嘛,現在我國敏捷實踐的問題就是只偏向快速反應,至於方向判斷和精細設計全都不要,陰盛陽衰。

了解更多職業道理請關註
@程墨Morgan

5、敏捷開發——互聯網時代的軟件開發方式

6、敏捷軟件開發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7、敏捷開發之Scrum掃盲篇 - 遠哥 - 博客園

敏捷開發資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