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前端的故事
今夜不想寫前端技術,只想聊聊與前端為伴的日子。
真正接觸前端是在16年年底,當時正值研一寒假。一直一來是堅定畢業要從事技術相關的崗位的,卻並不清楚具體要從事哪項技術,身邊接觸比較多的要數java研發和測試崗位了。不過我對這兩者貌似一開始就並不是太感冒,談不上具體的什麽理由。身邊的同學朋友有推薦我了解一下前端,或許我會感興趣。之後通過網上了解,逐步想去知道她到底是怎麽樣,直到寒假要結束的時候,確定下來,我要學前端!之後果斷的在網上買了兩本書加上網上教程開啟自學之路。
敲出第一個p元素實現頁面中的"hello world"第一次效果,內心是如此的開心,我好像就是容易這麽滿足!哈哈!再到之後的邊框、顏色、以及各種狀態效果,每一個小小的成功,都能給自己帶來莫名的成就感。之後開始接觸js,各種動態效果慢慢學會實現,同時難度也在慢慢加大,有時一個簡單的動態效果,來回改了很多遍才發現錯在了哪裏,不知不覺中一下午就過去了,可每次看到通過自己一點點實現出來的樣式,效果,感覺辛苦半天沒有白費。漸漸地,對前端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真正的喜歡,想去盡可能多的去了解她……
第一次遇到所謂的"瓶頸",是在研一暑假,伴隨著一學期最後一節學業課程的結束,我的前端也迎來了第一個難啃的骨頭——面向對象。可能因為之前並沒有相關的基礎,對於這部分的概念理解起來真的跟惱火,js書本是看不下去了,那就去看視頻,看了兩位老師講解面向對象相關的視頻,那段時間,滿腦子都是對象,對象還是對象!估計找對象都不會這樣日思夜想,當時也有點跟自己較真的成分,有點不服氣,不信自己搞不定她。最後聽完視頻,懵懵懂懂的知道一些,又重新拿起那本經典js書,抱著"打仗"的心態去看那部分,竟然奇跡般的看懂了!!!至今為止,那是我最難理解的部分也是最難忘的,之後看到的視頻,或別的知識,都沒再像那段日子令人"魂牽夢繞"了。也正因為那段時間的"啃"勁,為往後的學習上,帶來很大的好處,會發現一旦理解了面向對象,再看別的語言,或者程序會容易理解很多,受益匪淺。
不知不覺中開始了研二的生活,本打算會接著深入學習,可慢慢的被學業上的事拉慢了腳步,當把學校論文相關的事,搞定之後,研二上學期留給我與前端的時間卻不多了。之後以加速度的方式去充電,可還是很快的迎來了研二下學期。第二學期開學後,實驗室的氛圍明顯不一樣了,各種實習信息鋪面而來,而我卻發現自己除了基本的知識掌握的還行之外,對於各種框架,數據結構,數據庫等等了解的少之又少。一張簡歷上可以說是"空空如也",根本不敢投出去,身邊的同學開始催我跟他們一起投簡歷,而我卻膽怯了。有那麽幾天,我甚至有種自我懷疑。幸好慢慢的調整了過來,不會什麽就抓緊時間去學什麽,不去看別人怎樣,只關註招聘要求和自己自身做對比。從早上到晚上十點半,每天簡單充實的就這樣過去了。第一次發現自己對學習這件事這麽主動上心,而且樂此不疲。漸漸的簡歷看著順眼了點,再後來覺得簡歷內容又充實了點,一點一點的添加直到現在,仍然不算是完美漂亮的簡歷。
幾個月來感受到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從簡歷拿不出手,不敢投的狀態到現在的"無所畏懼"。客觀地說,目前還有很多欠缺,很多的東西等待我去學習了解,只是對這些,我有了更多的信心去面對,去處理將來的未知。
期間,信心是靠一點一點的努力建立起來的,這是個奇妙的過程。同時我更堅信了一點,人心或許會被辜負,但努力不會被辜負,越努力越幸福,我相信!
我與前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