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區塊鏈五大缺點
沒看到什麽非用不可的場景
區塊鏈也不是牢不可破的。
想實現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也不是隨便一個創業項目就能夠滿足要求的。
51%攻擊
首先聊一下周鴻祎提到的這個“51%攻擊”到底是啥。其實類比起來也很好理解,就像美國人選總統,獲得51%選票的人就會順利當選,接下來就可以為所欲為。當然比特幣世界裏的51%攻擊並不那麽容易實現,首先你必須要掌握全球51%以上的挖礦算力,然後才可以設法將別人挖出來的區塊“孤立化”,從而讓新出的區塊(比特幣就藏在裏面)全部歸於自己名下。這樣,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就不復存在,“不可篡改”的功能也可能消失。
在比特幣的歷史上,曾經有多個礦池(如btcguild、eligius.st、ghash.io等)的算力都接近過51%,但當時礦池們都主動轉移算力,礦工們也主動更換礦池,避免了比特幣末日的提前到來。如今最接近51%算力的是比特大陸旗下的螞蟻礦池,但他們也是主動轉移算力到其他自己控股但並不直接控制的礦池。
“去中心化”難度高
51%攻擊是數字貨幣挖礦的一個特征,也是區塊鏈的特征,它的出現就宣告了“去中心化”的終結。比特幣是如何做到避免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去中心化”。
依靠全球數以百萬計的節點(其實就是一個個的比特幣錢包,每個錢包裏都同步了一份區塊鏈文件),以及日夜不停進行加密運算的比特幣礦機,維護了比特幣區塊鏈的安全運行。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實現“去中心化”的難度是非常高的。
比特幣尚且如此,那麽現在魚蝦混雜的山寨幣、分叉幣、ICO幣呢?他們到底有沒有能力建立起這麽牢固的區塊鏈系統?隨隨便便搞個白皮書,上個交易所,就開始到處撒幣,你的節點數量能否支撐起“去中心化”?是否可以防範51%攻擊?可以肯定的說,這些“空氣幣”絕大多數都是在渾水摸魚,根本就是偽“去中心化”。
轉賬時間慢
為了保障轉賬交易的安全,需要礦工們的辛勤勞動,而一旦交易過頻或者全網算力下降,礦工們就會處理不過來,造成區塊鏈網絡堵塞。
這種堵塞歷史上出現過多次,我記得2013年底有一段時間,我有幾筆比特幣轉賬花了兩天時間才到賬;而前段時間以太貓遊戲流行,也造成了以太坊區塊鏈網絡的堵塞。
這就是“去中心化”的壞處。相比之下,“中心化”的網銀、支付寶、微信卻能實現秒速到賬,這時候感覺“去中心化”還真就不是剛需呢!
轉賬手續費
炒過幣的朋友都知道,在交易平臺之間轉移數字貨幣需要交手續費,尤其是比特幣,一筆轉賬手續費(以比特幣結算)可能價值人民幣幾十上百元,這個時候千萬別罵交易網站心太黑,因為這筆錢並不是他們收的,而是你們心心念念的區塊鏈收的。
也正因為如此,一些新出現的虛擬貨幣,就有以“轉賬手續費低”為優點的,認為自己比比特幣更優越。
其實我們2013年轉賬的時候,是根本不care這點手續費的,但是到了2017年比特幣漲到10萬元上下,這筆手續費看上去就很貴了。所以那些新出現的虛擬貨幣也別高興太早,萬一你們也漲到10萬元了呢?那手續費不也貴了麽?
區塊容量問題
區塊鏈實際就是一個個的區塊以時間為鏈條組裝在一起的文件。比特幣每個區塊的容量是1MB,隨著轉賬交易的增加,區塊鏈文件也在不斷“變胖”。我還記得2013年挖礦時,一個比特幣錢包同步好了之後有十幾GB,而2017年底,這個文件已經達到130多GB了。
為了保障“去中心化”,比特幣社區是鼓勵玩家們在自己的電腦上存儲這個文件的。可實際上呢,炒幣挖礦的人這麽多,有幾個人會在電腦裏同步一個100多GB的錢包?這對普通用戶來說根本就是一種負擔。區塊鏈這個容量過大的問題實質上也增加了去中心化的難度。
更何況,比特幣最早設定的1MB區塊大小已經很多次被人diss了,當交易頻度大大增加之後,1MB的容量就不夠用,同樣也會讓區塊鏈網絡的處理速度變慢。很多新出現的虛擬貨幣基本都會以這個問題來攻擊比特幣,並且標榜自己區塊容量大。當然,這些都改變不了比特幣始終是老大的事實。
周鴻祎區塊鏈五大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