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權益的代幣協議中的通貨膨脹和參與度
廣受喜愛的加密代幣和基於區塊鏈的協議使用著不同的模式來發行代幣。
一些協議起初會發行固定數量的代幣,之後就不再製造任何代幣了,如 Augur 和 Golem 。
其他像比特幣和 Zcash 這樣的協議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通過挖礦或其它方式來發行代幣,但仍有固定的代幣供應量,這樣代幣的最終發行數量始終不會超過某一總額。
還有像以太坊這樣的協議,它會持續發行代幣,保持著暫時穩定、但又可以通過分叉改變的通貨膨脹率,這樣代幣的總數就無法確定了。
根據協議型別及其所激勵的行為種類,這些模式都可以發揮作用。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描述基於權益的協議中的一個通過演算法調整的代幣發行模式,其中高質量的參與度對於網路質量和安全至關重要。這類網路中這種模式的情況如下:
參與者為網路創造價值。
參與率越高,安全性越大。
必須有參與動機。
以參與率而非代幣發行率為目標能更好地與確保高質量網路保持一致。
通過去中心化治理而非代幣發行率更容易實現參與度目標。
-通貨膨脹和之後的代幣發行經過三輪調整直至參與率與目標相匹配。-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會使得代幣發行速率變得不可預知。讓我們來探討下為什麼這更可能會使得網路能如預期般高效地傳達核心價值主張。
注——權益證明、抵押和委託的背景簡介:在權益證明或委託式權益證明協議中,使用者將其代幣存放一段時間,作為有權做一份協議範圍內工作的交換,比如製作一個區塊、賺取一個區塊的獎勵、參與治理或選舉其他人來扮演這些角色。參見 Liverpeer 上關於抵押和授權的這篇文章,裡面有關於這些術語的一個簡短概述和詳細闡述。
參與者創造價值
在這些規劃中,我們將把參與者定義為抵押自己代幣的使用者。由於他們正在抵押代幣,且不得不抵押一段時間才能取出代幣(可能要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所以他們必然要和網路的長期成功和有用性保持一致的目標。
但是他們所貢獻的價值必須遠遠不止是僅僅與網路保持一致。他們必須也為保持網路質量和安全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權益證明(PoS)協議中,他們可能是區塊製作者或驗證者。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要維護網路連線,並每輪生成或簽署一個區塊,以免協議無法安全又高效地向前發展。在委任權益證明(DPoS)協議中,他們可能會提供研究和選舉第三方來扮演這些角色或實現其他有價值的功能。DPoS中的參與者授予第三方這些權利,如果第三方不為網路最佳利益來行動,他們就會失去其部分權益(編者按:即代幣抵押)。
參與度越大,安全性越高
在DPoS系統中,被委派的特殊角色數量有限。整個網路參與這一選舉過程的百分比越高,其選舉某人擔當這些關鍵角色之一以發動網路攻擊的費用就越昂貴。
舉個具體的例子, Cosmos 裡收集交易並進行協調以在 Tendermint 共識演算法中製作/簽署區塊鏈的驗證者屈指可數。由於網路和協調的實際侷限性,這些角色(可能最初是100個)的數量有限。如果某人能獲得足夠權益來從這些節點中選 1/3(按:即一個參與者獲得 1/3 的決定權),那麼協議可能會失效,且在執行不誠實時需要分叉。現在試著研究下,相對於 Atom 幣的市值和參與率而言,1/3 被選驗證器的費用:如果共有 10%Atom 幣參與抵押,那麼攻擊者只需獲得 3.3% 市場中未抵押的代幣來進行攻擊,但是如果有 90% 代幣被抵押了,那麼攻擊者必須獲得 30% 的代幣才能攻擊網路。雖然這個例子對數字稍微進行了簡化,但是它應該可以輔助說明抵押的權益(按:即代幣)越多,攻擊成本就越高,網路也就越安全。記住被抵押權益被長期鎖住,所以網路的長期有用性更可能會被優先考慮,而非以網路為代價的短期機會。
需要經濟激勵來促進你的參與
我們已經說了參與度是如何通過押注來提供安全性和增加價值的,但是為什麼有人奉獻了其資源——知識、參與度和寶貴時間——並在一段時間內抵押其來參與協議呢?當然是出於經濟動機了。
一些網路授權抵押代幣的參與者來收取平臺的部分網路費用,另一些網路授予參與者決定未來方向和工具的治理權利,還有一些網路用通貨膨脹來刺激另外的參與者。
通貨膨脹很有趣,因為其分配方式決定了網路長期所重點發展的東西。如果新鑄造的代幣被平均分發給了所有代幣持有者,則該代幣會毫無作用。如果只是分發給了少數扮演特殊角色的人,比如礦工,那麼該代幣就有可能會彙集網路中的財富和權力。但是在一個基於權益的協議中,該代幣可根據其所擁有權益來廣泛分發給每一位參與的使用者。這樣就達到了讓在那些參與的人中增加網路所有權以及在不參與的人中減少網路所有權的效果。
我們已經定義了參與度可以增加網路價值,且通貨膨脹可用作推動參與的激勵措施。長期一致性、價值創造和所有權增加對於那些提供這些的人來說就是結果。
以參與率而非通脹率為目標來確保網路高質
根據上述觀點,似乎網路想要儘可能通過抵押來達到接近100%的參與度。同樣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更高的參與度會提高安全性,但是保持一些代幣不抵押也有很多用途。轉移代幣、將代幣用於支付主要網路工具以及在生態系統應用程式中使用代幣,都是不抵押所有代幣的原因。例如在以太坊中,當 Casper 上線時,人們仍然需要流動的以太幣來在網上支付 gas 費用;儲存以備在 ENS 和 Maker 中使用,以及保留以便套現並用本地貨幣現金支付貨物和服務。
這種思路會使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即比起以一個固定代幣供應的詳細代幣發行計劃為目標相比,以一個特定的參與率為目標來確保網路的高質和安全可能更重要。
由於通貨膨脹可用於激勵參與度,如果參與度太低,通貨膨脹率可以逐漸增加。這會使更多人蔘與,因為他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好處和機會來增加他們的網路所有權。或者這會使參與者更快地增加其網路所有權,並激勵參與者通過提供更多網路認為有價值的資源(中央處理器、頻寬、連線、時間、專業知識等)來為網路增加價值。
如果參與度比所需還高,那麼通貨膨脹率就會下降,導致針對選擇將代幣用作他途的人所減少的網路所有權的罰金也少了。這還會推動建立額外的生態系統組成部分的,從而使得代幣有多個用途,進而為所有組成部分增加整體效用。
這種通貨膨脹率可通過演算法來控制,無需人力或治理干預。實際上,這樣可能更好。如果使參與度(以及網路質量)增加或減少的主槓桿只能通過治理來移動,那麼這可能會使網路癱瘓,或使其以非最高效率長時間時間執行甚至一直下去。用一個調整演算法來改動參與度刺激措施將很快使得使用者要麼改變其行為,要麼將網路所有權轉移給為了網路利益行事的人。
通過分散化治理而非通貨膨脹率,參與度目標可能更容易實現
到目前為止,你已經知道了上述認為通貨膨脹率應由協議來自動變動以刺激某一參與度目標的建議。但是如果你設定的參參與度目標不對怎麼辦呢?這難道不就是將一個需要靠治理確定的引數轉移到另一個需要治理來確定的引數上嗎?這樣的話,制定硬分叉或通過引數更新投票又或讓礦工簽署協議更新不是很難嗎?
是的,引數可能需要改動,而這的確需要通過治理才能得以實現,並且這些機制中的每一個都帶來了各自的挑戰。但是可能讓投資者掌握變動參與度目標的具體效果會比掌握變動通貨膨脹率的效果要更簡單。
例如,想象有一個協議似乎沒有很高的參與度,且一個團隊正試圖發起一次硬分叉以將代幣的年通貨膨脹率從6.8%變動到7.3%。在反方面,使用者很容易就知道如果他們不採取更多的行動,他們的網路份額就會被削減。在最好的方面,他們可能真的相信實際上參與度將上升……但是誰又真的會知道上升多少呢?
現在想象下在同一個協議中,參與度目標設定為50%,且一個團隊正試圖創造這樣一個例項,即我們已經看到約3%不誠實節點扮演著重要角色,且有充足的代幣流動性以支援多種用途,所以將參與度提升到60%將減少破壞網路效率的不誠實參與者的百分比。即使這就像之前的情況中通貨膨脹率提議一樣隨意,但感覺更能為人們所掌握且與積極影響相關。這裡並未提及通貨膨脹、價值耗減和代幣發行計劃表。只有一個長期的價值一致的論點要提出以實現所建議的改變。
最終結果
這些情況下的一個主要變化是如果最終供應量不固定或甚至沒有一點確定性時,則很難計算一個代幣的價值。但是可以根據效用和未來預期用途來計算網路價值。不管怎樣難道那不是人們應該做的嗎?
在基於權益的系統中,如上面所述,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參與、扮演其角色以及抵押來增加價值的參與者將保持或提高其在網路中的所有權百分比。這與任一代幣的價值無關,而與網路中一定百分比的所有權所代表的價值有關。通過增加價值和安全性,其網路所有權則變得可保護且可增加。且這是激勵協議的一致性所應尋求的。
原文連結: https://medium.com/@petkanics/inflation-and-participation-in-stake-based-token-protocols-1593688612bf
作者: Doug Petkanics
翻譯&校對: 李麗 & 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