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質量評估面面觀--聊一聊軟體上線前的質量評估

質量評估面面觀--聊一聊軟體上線前的質量評估

此文已由作者謝蕾授權網易雲社群釋出。

歡迎訪問網易雲社群,瞭解更多網易技術產品運營經驗。



引言:

大家都知道QA的核心價值在測試策略的制定上,如果把測試策略比作大樓的結構,那麼質量評估就是大樓的封頂。通常,封頂都會舉辦比較隆重的儀式,專案組對“封頂”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那麼如何做專業的質量評估呢,結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經驗,希望能和大家做一次深入的探討,包括:誰來做質量評估,何時做質量評估-為什麼要在上線前做質量評估,如何做質量評估。希望能拋磚引玉,獲得更多的如何做質量評估的方法。


正文:

首先我們思考一下誰來做質量評估最合適?是專案管理?是開發?還是QA。各自優劣勢如下表格:

角色 優勢 劣勢
專案管理 組織站會等事項,對進度、風險瞭解的比較清楚 技術等細節掌握不多,對問題的深入剖析可能不足
開發 對開發細節和問題了解的比較清楚 開發只負責自己的模組,全域性瞭解一般
QA 有全域性觀,掌握產品和技術的細節,對風險控制有職業上的敏感性 不算劣勢的劣勢-通常持保守的態度

雖然各有優缺點,權衡利弊,我還是認為QA作為產品質量的專業保障者,做質量評估最權威,這項工作也是QA的重要職責之一。


其次,何時做質量評估?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軟體生命週期,大致包括:需求抽取與分析,開發設計,編碼實現,測試,釋出和維護 五個階段。我們先設想一下每個階段都做質量評估,比如在完成需求評審後,我們就進行需求質量評估,給出評審後需求的問題。但是需求的問題不是一次評審就能完全發現並暴露出來的,所以,這個階段進行質量評估還是為時尚早。同理,在釋出前的任何一個過程結束後進行質量評估,都會出現片面性的問題。質量評估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那麼何時進行最為合適,最有價值?那麼,我們看看專案組最關心的是什麼?-答:是何時能上線,上線後有沒有風險。所以,QA在軟體上線前給出質量評估最為合適。另外,軟體釋出之後,引入更多的使用者,收集使用者的反饋,可以持續的進行質量評估。


最後,如何做上線前的質量評估。因為專案時間等關係,上線前質量評估內容要精練,我建議從過程質量,結果質量,外加一個主觀評價三個維度評估。重點放在結果質量和主觀評價上。


  • 過程質量用來評估軟體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的質量。如評審質量,是否有效發現問題;開發過程質量,是否進行程式碼review,自測質量是否達標;測試過程質量,如測試方案是否全面,測試時間評估是否合理,測試進度是否正常等。這裡用測試進度為例說明測試過程質量,如,原計劃測試3天完成所有功能測試,但實際因環境等問題,5天才完成功能測試。這勢必影響其他測試活動。P1

  • 結果質量,比較簡單,用資料說話,主要包括缺陷個數,缺陷等級,測試覆蓋率,測試通過率(冒煙通過率、總用例通過率),遺留問題等。目前,杭研QA的qms系統能夠提供這些資料,可以到qms上把這些資料截圖貼到上線前質量評估郵件中,對想重點說明的資料,用文字說明和畫圖工具重點標註,引起專案組成員的注意。P0

  • 主觀評價就是負責這個模組的開發和測試人員對軟體質量的主觀感受。不要小看這個主觀感受,它包括了軟體開發過程中每項活動的綜合感受,對這些功能負責的一線工程師,專案經理等成員最有發言權。上面提到過,QA做質量評估通常會持保守的態度,通過信心指數的投票能讓專案組成員更積極的交流,加強大家對質量的統一認知。當然,PM需要特別關注信心不高的投票,深挖原因。P0


我們需要對上面說的過程質量、結果質量和主觀評價三項依次進行質量打分,最終給出全面的質量評價。對上線前的質量評估,我們更看中結果質量和主觀評價;對整個軟體的質量評估,我們更看中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特別是進行質量改進時,過程質量更為重要。

總結回顧:


QA一定要進行軟體上線前的質量評估,可以從過程質量、結果質量和信心指數三方面進行評估,提供多維度的資料支撐,並給出專業的建議。



網易雲免費體驗館,0成本體驗20+款雲產品! 

更多網易技術、產品、運營經驗分享請點選



相關文章:
【推薦】 適配的那些事
【推薦】 資料倉庫建設之六脈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