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合眾新能源張祺:智慧座艙會成為生活的第三空間

合眾新能源張祺:智慧座艙會成為生活的第三空間

智慧座艙需要三類創新,硬體創新、服務內容創新以及場景化創新。

編者按:2018年7月27-28日,由車雲、中機國際聯合舉辦的2018第二屆中國汽車智慧座艙論壇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召開。合眾新能源智慧網聯研究院執行院長張祺先生在論壇上進行了題為《智在眼前——合眾新能源智慧座艙的一些思考和探索》的演講。

合眾新能源智慧網聯研究院執行院長張祺合眾新能源智慧網聯研究院執行院長張祺

各位來賓,各位同行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合眾新能源的張祺。

首先借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是誰。一直以來合眾新能源是一家比較低調和務實的公司,在2014年年底的時候就有5個創始人創辦了我們這家企業,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裡取得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的雙資質,在桐鄉建立了完全自主的工廠,同時做出了一輛純電動的SUV,7月26號晚上在美麗的烏鎮正式釋出了。

合眾第一個品牌叫做哪吒汽車,同時還發布了技術品牌,叫做PIVOT。PIVOT是怎麼來的呢?在合眾新能源的中期規劃裡有一個阿基米德計劃,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大家很熟悉“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PIVOT計劃翻譯成中文就叫支點計劃。

為什麼選擇智慧座艙作為技術品牌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發力點呢?因為我們觀察到整個大的行業趨勢,在智慧座艙上會有一些行業交叉融合的增長點,會有一些新的技術、新的應用在這裡面產生跨界融合,從而帶來新的機會。未來的汽車我們認為它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它會釋放更多的人文屬性,座艙在這其中作為最直接、最明顯的一個載體,將處於下一個十年的風口浪尖。聚焦智慧座艙,有利於為產業叢集提供創新服務,實現人車入口的價值迴歸和再創造。

在實踐這樣一個智慧座艙之前,我們會有一些思考,我們做了很多使用者調研,也做了很多頭腦風暴。可能在座的有些人蔘加過我們公司內部一些類似的討論,我們把這些討論梳理出來之後,發現有六大點對於智慧座艙產品是非常有意思的:

  • 1.情感

  • 2.社交

  • 3.安全

  • 4.服務

  • 5.娛樂

  • 6.科技

首先突出智慧座艙的情感屬性,比如在人機互動上做一些突破性的創新,讓消費者感覺他不是一個機器;再比如讓車主在進入車輛之後感受到關懷,女士們在用車的時候有一些個性化需求,這些需求能不能變成產品落地到車上。在社交上,使用者還是有很多期待的。儘管在車裡面看手機或者是操作其他一些視訊之類的,似乎不是那麼安全,但是在國內這樣的環境下,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旺盛的剛需,怎麼有效地去解決這樣一個剛需和行車安全之間的一些衝突,我覺得這個話題比較有意思。再然後,就是關於服務、娛樂內容還有新的科技,尤其是智慧座艙與自動駕駛的結合點有哪些,軟體與服務怎樣能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之前所做的思考。

經過這些思考之外,我們建立了一個智慧座艙的雛形,包括三部分:

1.軀體部分,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部分。在我們剛剛釋出的概念車上,有貫穿式的大屏,可能包括多個屏,能夠進行多重生物識別,感知系統比以前要豐富,不僅是觸覺和視覺,還包括味覺,甚至將來還有更多有價值的觸點。

2.靈魂部分,是指後面的雲端部分,伴隨著網際網路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它能夠擴充套件智慧座艙感知範圍,有更大、更強的計算能力,提供一些更復雜的功能或者是更強的處理能力,展現出更好的使用者體驗效果。

3.延伸部分,智慧座艙會延伸到車輛之外,這部分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延伸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當中,和數字裝置、數字生活能夠無縫銜接起來,需要考慮的是人們在車裡的時間與車外的時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落實到產品方面,我們認為產品形態的發展其實是圍繞著日益增長的使用者需求而不斷演變的,不是說一定固定在哪種產品形態的。當前市場上的產品還處在一個出行工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是解決使用者出行的基本需求,讓出行更加有效率,比如大屏上面有一些導航資訊,或者是通過語音命令做一些基本操作,這些東西都屬於工具屬性。

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從2019年開始,我們認為不應該再做一個冰冷的工具,而是應該做一個有情感的出行夥伴。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這當中不變的是什麼呢?我認為不變的是人性,是永恆的情感需求。你看看在數字生活當中層出不窮的APP應用,有些只是曇花一現,但有些卻是可以黏住使用者,保持很長的熱度。能黏住客戶的這些產品往往是除了工具屬性之外能抓住使用者情感需求的產品。

再往後,我們的智慧座艙會走向第三空間這樣一個概念,所謂的第三空間就是在家裡面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吃喝玩樂睡,在公司裡面,我們在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在車裡面,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演進,注意力在不斷被釋放,座艙應該承載更多的東西。

產品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我們特別重視在技術方面的一些投入,尤其是在使用者強感知的產品上的技術投入。具體說來,我們會聚焦於顯示方面的一些投入,從TFT LCD迅速邁入OLED,後面會結合AR技術和全息影像技術,讓顯示更加真實,更加有效率。我們還會在互動方面做一些投入和儲備,除了在AI語音方面做一些佈局和結合之外,我們還會投入到有更多的感官器官參與的自然人機互動方式的一些研發。現在車裡互動很多是單方面的互動,要麼用手指,要麼用嘴巴,但人和人之間互動的時候其實五官都用上了,後面當我們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了之後,結合在一起的所謂自然人機互動所帶來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一切的發展離不開像晶片的一些技術,包括雲端計算的一些能力,還有我們在通訊方面的一些基礎設施的能力。

在智慧座艙至少有三個類別的創新可以往前走。

第一類創新是硬體形態的創新,今年北京車展上可以看到自主品牌更願意在硬體形態上做一些創新,這些外在形式的,特別是直接觸達使用者互動部分的一些創新,它很容易去抓住使用者的眼球,讓使用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第二類是服務創新,僅僅只有硬體創新我認為是不夠的,還要在內容軟體服務上去多下一點功夫,我們是不是可以接入一些更實用的資源用以打破行業之間的壁壘,讓它能夠進到車裡面,這一領域其實也是我們一直在去探索和實踐的。

第三類,也是最重要的,是場景化創新。有的時候你會發現使用者並不需要那麼多的功能,對於某些特定群體的使用者而言,他更關心的是場景,比如上下班的場景,週末的場景、節假日的場景。在這樣的場景下,我們能做一些什麼樣的事情,能不能讓他感覺到主動式的服務?能不能讓他感覺到更多的方便?在這方面我認為也是有很多機會點存在的。

具體說來,我想舉兩個例子和各位同仁們來分享。

合眾剛剛釋出了一套AR-View行車系統,主要由車外的圖形圖象處理子系統和車內基於OLED的曲面屏系統組成,可以放在車內不同的位置,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把A柱變成透明A柱來提高行駛安全,或者變成實時遠端線上的視訊社交系統,不需要再去看手機。nainaitea.com

另外,合眾還打造了一個智慧機器人小You。它能夠識別使用者的情感,捕捉使用者的情緒,而且有自己的判斷力,並基於判斷提供一些有意識的服務。比如發現駕駛員疲勞時給出友情提醒,發現副駕上女朋友不開心時會幫你講個笑話哄一鬨等等。

暢想未來,我們覺得智慧座艙越來越多的第二屬性會陸續的被挖掘。我們一直在思考車是不是一定要開呢?車能不能作為線上影院?車是不是可以打遊戲?辦公是不是一定要在公司裡面才可以?車有沒有性別?車和車之間能不能約?像這些問題,我們認為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我相信這一切伴隨著智慧駕駛時代或者自動駕駛時代來臨,不再僅僅只是圍繞著共享這一場景,它將是更多的注意力的釋放,讓我們有機會,有需求做更多類似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