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捧紅了王菲、張學友等近百個巨星,卻甘心成為最普通的學佛人…
他的名字很美,
合起來是個夢字,拆開叫林夕。
而更美的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寫的詞。
他的詞唱紅了張國榮、張學友、陳奕迅、王菲、林憶蓮等眾多巨星。
不論是70 80 還是90後,
無不例外的都在他的歌裡找到了自己。
三十幾年來,林夕執筆填詞3000餘首,
寫盡了萬千情與愁。
瞭解林夕的人都知道他時常手不離佛珠,
而他的很多詞也都是來源於佛語。
無論是直接說理的《難唸的經》、《觀世音》,
還是藉以談情的《人來人往》、《愛情轉移》,
佛學的意味均十分濃厚。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會說在娛樂圈信佛的明星已經司空見慣了,
但是林夕的學佛的目的比起來其他人還真是有點不一樣。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信佛的溫柔填詞人。
敏感堅韌,作詞夢想逐漸萌芽。
林夕,1961年12月7日出生於香港,原名樑偉文。
他的父親有三個太太,且患有躁鬱症。
隨時會發脾氣,把東西往地上砸。
年幼的他經常捱罵,
這樣的生活讓他變得極其敏感,同時也鍛鍊了他堅忍耐性。
初中的時候,林夕很喜歡讀詩。
他找來很多新詩看,又讀古典文學。
那時是香港電視劇的黃金時期,
他聽了很多粵語主題曲,萌發了做填詞人的夢想。
大學四年,林夕主修的是翻譯,他讀了很多文學方面的書籍。
那時他已默默練習寫詞多年,並試圖以現代詩入詞。
直到1985年,林夕發表首部作品《曾經》,
一顆心這才落回到了肚子裡,
“那是入行許可,終於得到承認,
比後來拿什麼大獎都要開心。”
改名林夕,開始“夢”之旅。
後來改名為林夕時,是因為他喜歡填詞人林振強,
覺得那個“林”字非常美,
於是便想:“不如就姓林吧。”
那時他的手邊有一本《紅樓夢》,
看到“夢”的簡體字,一怔:
“原來林字下面有個夕陽,
意境可以這麼美,這麼漂亮。”
於是,這個原名叫做樑偉文的青年,
便給自己取了筆名:林夕。
從此,紅塵中千千萬萬的夢 ,
在他的筆下化成了滿篇飛舞的歌詞 。
聽過林夕歌詞的人都說 :
我沒見過他 , 他卻是最瞭解我的人。
也有人說:
只要你曾唱過愛情聽過情歌,你就一定遇到過林夕。
患上焦慮症,開始引佛入詞。
1998年,林夕和愛人相約去東京看演唱會,
說好在二丁目見面。
結果林夕等了三個小時,
不知道什麼原因,對方還沒出現。
林夕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的街頭徘徊。
冰天雪地中,行人的腳步聲、路旁樹的沙沙聲彷彿都停止了,
回到酒店後,寫下了《再見二丁目》。
再見二丁目楊千嬅 - 華星最優秀十七首
因為愛得太深,後來林夕患上了焦慮症,
除去工作壓力,那段感情的失落也成為焦慮的起源。
這時,好朋友黃沾成了他學佛路上的引路人。
“你行的路,不用自己選擇的,自然有緣要你如何去行。”
這時,他開始研讀《金剛經》。
從那之後,林夕開始引佛入詞。
百年孤寂王菲 - 只愛陌生人
大雨曾經滂沱 證明你有來過
可是當我閉上眼 再睜開
只看見沙漠 哪裡有什麼駱駝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 沒什麼執著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百年孤寂
這是林夕為了開解剛結束第一段感情的王菲所寫的《百年孤寂》。
然而正是這首歌,也讓深陷感情失利泥潭的自己開始頓悟。
他覺得自己正是陷入了佛說的求不得、愛別離苦之中,
因此開始嘗試用不執著的想法,自我開解。
林夕:佛法是足以脫生死的宗教
“佛教,是寬巨集、包容的人生哲學,足以解脫生死的宗教。”
林夕說。
如果說起初林夕的詞只是碰巧與佛理相通,
經過十一年時間洗禮,
林夕詞作中的佛學意蘊日趨圓融。
翻遍了所有的佛經,他創作出了這首《難得的經》。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
愛競逐鏡花那美麗
怕幸運會轉眼遠逝
為貪嗔喜惡怒著迷
責你我太貪功戀勢
怪大地眾生太美麗
悔舊日太執信約誓
為悲歡哀怨妒著迷
——《難得的經》
難唸的經周華健 - 生·生活
佛學與愛情:一場轉移,人來人往
根據一般人的見解,佛學與愛情理應不能兼融,
可是林夕的詞都是在描述愛情,
其實這是最低階的見解,不是佛陀本懷。
佛的主旨在於脫苦,而不是脫離塵世。
用佛學的術語,
這樣叫做“去病不去法”──斷絕的是執念,而非事物本身。
佛陀覺悟之後,依舊穿衣吃飯,日常生活作息不會因此而有所變化。
同樣道理,“愛情”落於緣起法之中,
人要明白一段關係自有其生滅常斷的條件,
愛情的來去並不可以由個人自覺主宰,但佛學並不因此勸人不再戀愛。
林夕當然明白這種佛學愛情觀。
他述及自己的愛情觀時,
就說:“關於愛情,因安樂而快樂,就是做到‘不錯過任何挑逗,
也不為任何人守候,不給我的我不要,不是我的我不愛。”
換一個簡單的說法,即是愛情要來,不會抗拒;愛情要走,不會糾纏。
所以林夕十分強調愛情不能“擁有”:
“情歌,總喜歡用失去了他來表示分手。我也曾經這樣寫過,罪過罪過。
一個人是如何以為憑愛情或婚姻而有能力擁有另一個人?”
所謂擁有一段愛情,
即是將愛情當成物件,以為可以用手執著把玩。
這就是忘記了愛情關係複雜的,
愛情不斷流轉,以為藉著愛情可以擁有一個人,那是迷執。
而佛法教導我們要破解迷執。
不再囿於小世界,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
學佛後的林夕更加清澈、沉穩,
他不再囿於情愛的小世界,
開始感受人情的溫度,重繪人心的圖畫,
品位人間的煙火,漸漸讀懂了生命的意義。
因此,繼2008年《原來你非不快樂》出版後,
林夕又出版了一本新書《十方一念》。
十方一念本來是佛家用語,
指整個世界都是由自己的無數的念頭接續而生的,
也指一個念頭就可以達及十方。
在整本書裡,
他談到了:人心、人情、人煙、世故、世面、世情。
這是由小我到大我的一個昇華,佛家思想在裡面融會貫通。
回到最初的問題,
同樣是明星學佛,為什麼我要說林夕和其他人不一樣呢。
這源自他自己的一次採訪實錄:
問:娛樂圈很多人都信佛教,是不是娛樂圈幸福感非常低,大家更容易絕望呢?
林夕說道:的確是有很多人在最絕望的時候才依靠宗教的力量來扶他們一把,特別在娛樂圈裡。據我所知的娛樂圈中那些信佛的,他們都是希望,燒香以後就可以把你的影視的生涯無限的延長,或者是紅透天邊,可是這樣子是不行的。
我覺得佛教真正的是你自己慢慢,最起碼我不管什麼城什麼派,起碼你做到破除這個“我執”,對我自己本人的一種執著,這樣才行。
這是林夕的回答。
他真正參透了佛法的真諦,
所以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
內心平和,才能遇見所有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