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資料中心有哪些特點,目前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隨著近幾年IT資訊化技術應用變化快速發展,全國各高校的資訊化系統也日趨完善,各種學習平臺、教學、辦公、管理平臺都執行在資料中心,一旦資料中心發生故障,將影響到全校資訊化系統的正常運轉,近年來報道的個別企業已經發生了資料中心故障的案例,更說明資料的安全性顯得極其重要。
現在高校資料中心具有如下這些特點:應用平臺種類多,資料分佈分散;虛擬化技術應用已經比較多,備份資料量大。面對這些情況,如何解決好資料保護問題,也需要用心研究。
現狀及存在問題
1.傳統的資料保護技術手段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根據使用者實際的應用情況,按照不同的應用型別,在不同伺服器上安裝應用的備份客戶端,統一將資料備份到備份介質。
第二種:虛擬化容災保護技術。針對性的對虛擬化平臺進行容災保護,如採用SRM、Veeam等虛擬化複製技術。
第三種:儲存的容災保護。方法一:採用底層儲存複製技術,以實現生產儲存的本地或異地容災。方法二:採用儲存虛擬化網管技術,實現生產儲存的雙映象。
第四種:CDP保護技術。CDP(ContinuousData Protection),中文名稱為持續資料保護。持續資料保護是一套技術手段,它可以捕獲或跟蹤資料的變化,並將其獨立存放在生產資料之外,以確保資料可以恢復到過去的任意時間點。持續資料保護系統可以基於塊、檔案或應用實現,可以為恢復物件提供足夠細的恢復粒度,實現幾乎無限多的恢復時間點。
在被保護伺服器內安裝CDP客戶端,再配合CDP硬體儲存,對伺服器的資料進行整體保護。
高校在運用這些資料保護技術時,往往會有一種誤區,當資料中心某種物件需要保護時,便採用針對某種物件的災備技術,如虛擬化保護,就採用虛擬化容災保護技術;資料庫保護,採用資料庫複製技術;儲存保護,就採用儲存複製技術,為了保護而保護,整個資料中心便存在很多套容災備份產品,其結果就是:由於災備產品種類多,在前期的產品選型,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需要管理人員跟進,學習更多的災備軟體支援;各個產品之間沒有關聯,形成災備孤島。
2.傳統的應對思路面臨的問題
RTO:最大可容許業務中斷時間。災難發生後,從IT系統宕機導致應用停頓之刻開始,到IT系統恢復至可以支援各部門運作之時,此兩點之間的時間段。
RPO:最大可容許資料丟失量。從系統和業務資料而言,在IT系統宕機之前最多能夠忍受的資料丟失量。
不論是何種資料保護技術,都有其優勢和缺陷。
第一種:傳統資料備份。雖成本低,可應對物理故障和邏輯故障,但是RTO和RPO以天為單位。很多恢復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預,需要恢復人員對應用系統比較熟悉。
第二種:虛擬化容災技術。可以實現RTO和RPO都是分鐘甚至秒級別的虛擬機器容災保護,但是其只能侷限在虛擬化伺服器保護,無法對物理伺服器進行保護。
第三種:儲存容災技術。可應對物理錯誤,但無法應對邏輯錯誤,尤其是無法應對伺服器作業系統層面的故障,投資比較大。如果採用儲存虛擬化閘道器模式,可以達到資料映象模式,但無法應對邏輯錯誤,同時還需要改變原有的架構。對已有資料的生產環境,有很大的架構變化風險。
第四種:CDP技術。可以實現RTO和RPO為秒級的資料保護,而且旁路模式,對系統影響小,可以實現映象、快照、CDP和備份四層保護。但其成本相對備份高。
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和物聯網的未來發展值得重視,均為前沿產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多智時代,在此為你推薦幾篇優質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