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句子: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句子: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勸學的故事

話說陶淵明隱居田園後,鄉鄰中有個讀書少年向他求教說:“老先生,我非常敬佩您的淵博知識,不知你在少年讀書時有什麼妙法?小輩願聽指教,以開矛塞。”

陶淵明一聽這少年是向他討學習妙法的,先是掩面捋須哈哈大笑:“沒聽說天下還有什麼學習妙法,荒唐,荒唐!”

突然,他收住了笑聲,覺得對晚輩後生的幼稚豈能一笑了之,而應循循善誘。於是,他嚴肅地對少年說:“學習是絕無妙法的,而只有笨法,常言道:‘書山有路勤為馬’,勤學則進,輟學則退呀。”

那少年聽罷,似懂非懂,仍不甚了了。陶淵明便拉著少年的手,來到他親手耕種的那塊稻田旁,指著尺把高的苗說:“你蹲在那苗前,聚精會神地瞧一瞧,它現在是不是在長高呢?”那少年便蹲下身子,目不轉睛地瞧著,可是直到盯的眼睛痠痛了,那禾苗依然如故,不見其長。他便站起來對陶淵明說:“沒見長啊。”

陶淵明反問道:“真的沒見長嗎?那麼春起的苗芽,又是怎樣變成這尺把高的呢?”

少年搖搖頭,表示莫門其妙。陶淵明便耐心地引導說:“這禾苗是每時每刻都在滋長啊!只是我們肉眼察覺不到;讀書學習也有同理,知識在增長時也是一點一滴積累的,有時連自已也不易覺察到,但只要持之一恆勤學不已,就會有知之甚少變為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陶淵明說完,又指著溪邊的一塊大磨石問:“你再看看那塊磨石,為什麼會出現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少年連口答道:“那是磨損的。”

“那你可曾見過,它是哪一天被磨損成這樣的呢?”那少年想了想說:“不曾見過。”陶淵明又因勢利導地說:“這是農夫們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鐮、磨鋤,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磨損而成的,決非一日之功啊!”

少年心想:老先生講這磨石,又有何用意?陶淵明看出了少年心中所想,接著又說:“從這磨石上,我們可悟出一個道理來,這就是:‘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學習一旦間斷停止,所學知識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丟掉。”

聽了這一席話,少年恍然大悟,完全明白了“勤學則進,輟學則退”的道理,便叩首拜謝:“多謝老先生指教。”說完,又請老先生題詞留念。陶淵明欣然命筆,一揮而就: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勸學蘊含著智慧。每個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有的如春起之苗,日有所長;有的如磨刀之石,日有所虧。今天的一切都是昨天的結果,而所有的而今天又將改寫明天,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