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萬樹IT:現在學程式設計還來得及嗎?

萬樹IT:現在學程式設計還來得及嗎?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答:我25歲了,現在學程式設計還來得及嗎?

 

  有一條高贊回答: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不知你是否也會有過這樣的問題:

 

  畢業5年了,想換行業來得及嗎?體制內十年想打破鐵飯碗來得及嗎?從現在起想要改變,還來得及嗎?

 

  我要告訴你的是,當你開始尋求改變的時候,就是最早的時候。

 

  那麼,從現在開始做什麼,才能讓我們不負生命,在5年內乃至後半生都受益匪淺呢?

 

  掌握一項賴以謀生的技能

 

  瑪麗蓮·阿特金斯的著作《教練的內在動力》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艘輪船因發動機故障,被迫停在了途中的一個港口。船長請了很多專業人士前來修理,卻都無功而返。這時,一位老人在發動機管線邊研究了半天,僅敲了幾錘子就搞定了問題。

 

  老人向船長要價5000美元,船長驚呆了:“就敲了幾錘子就要5000美元?”

 

  老人淡定地回答:“敲幾錘子只要2美元就夠了,但往哪裡敲卻需要4998美元。”

 

  敲幾錘子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沒什麼可稀奇的。

 

  但知道往哪裡敲,卻是這位老人異於常人的地方。

 

  對於老人來說,知道往哪裡敲,是他賴以謀生、獨一無二的技能,是別人奪不去、搶不走的專屬本領。

 

  我們都聽過“木桶效應”,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

 

  可是細想,這一說法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實際上,這個社會是選擇性關注的。

 

  一個人要想成功,最便捷的往往是發展長處。

 

  與其像個傻子一樣“補短”,不如把“長處”發展到別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那就是你賴以謀生的技能,是你真正的獨特價值所在。

 

  樹立投資理財的觀念

 

  網上有個詞很流行,叫“睡後收入”。

 

  指的是一覺醒來就會有的收入。它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經歷,也不需要照看,就能自動獲得。

 

  而“睡後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投資理財。

 

  如果說收入是河流,財富是水庫,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

 

  任憑河水白白流走而不加以儲存、打理,水庫遲早會有乾涸的一天。

 

  財富也是一樣,一個不懂得投資理財的人,註定無法成為富豪。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寫道:

 

  窮人在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窮爸爸努力存錢,富爸爸不斷投資……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會被金錢牽著鼻子走,而是用智慧、用膽量成為金錢的主人,讓金錢為他們工作,以錢生錢,實現“睡後收入”的最大化。

 

  很多人會說,我一生窮怕了,好不容易有點積蓄,哪敢隨隨便便就投出去,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小狗錢錢》中提到了一個“三三制”的原則,也就是把你三分之一的可支配收入用於日常支出,再把剩下的三分之二平分,分別用於風險大的投資和風險小的投資。

 

  學會規避風險,也是一種投資智慧。

 

  錢從來不是省出來的,而是掙出來的,是打理出來的。

 

  轉變對金錢的態度,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學會投資理財,是很多現代人應該學習的一項基本技能。

 

  隨時保有好奇心

 

  松浦彌太郎在書中表示:對年輕人來說,關心各種事物是必備的基礎力。要是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也不關心國家社會,就只能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

 

  當你保有好奇心時,你才會想了解更多事,才會去思考,從中產生各種疑問,並想方設法去了解、去探索,以得到答案。

 

  可以說,好奇心,是我們學習的動力。所幸的是,好奇心是可以培養的。

 

  若你也想重拾好奇心,不妨先從最簡單的3個疑問句開始。

 

  “為何?”

 

  “為什麼?”

 

  “怎麼會這樣?”

 

  從反覆提出疑問的過程中,你一定能發現很多東西,而且,都是自己好不容易才體會到的。

 

  當你感到困惑時,不妨活用這三個疑問句來解決問題。

 

  比如,當你想著“今天是晴天”的時候,若能進一步思索“為什麼今天是晴天?”“這是什麼樣的氣候現象?”這些問題,你與人談話的深度絕對會不一樣。

 

  好奇心,能讓你發現只有自己才明白的道理,並增添個人魅力。

 

  無論我們的生活有多忙碌,都應該學會保持好奇心。

 

  學會說話,建立高效能人際圈

 

  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裡面隱藏著一個社交潛規則。

 

  那就是:朋友交往也要勢均力敵,同一高度的人總愛跟同一高度的人交朋友。

 

  黃磊說他最熟悉的好友是呂思清。兩人既是幾十年至交,又是鄰居。

 

  黃磊、呂思清

 

  關係好到誰家走了老人,都幫著一起去送靈。兩家孩子更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黃磊不用說,年輕就是有名的國民男神,眾多明星的“老師”。

 

  呂思清則是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的世界級小提琴大師,那首耳熟能詳的《梁祝》,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我們總說好的愛情需要勢均力敵,實際上,好的友情也需要相互吸引,惺惺相惜,勢均力敵,強強聯合。

 

  這才是高段位好友的相處之道,一個青銅和王者,是很難混到同一個圈子裡的。

 

  而友情的建立和保持,離不開高情商的修煉。

 

  《嚮往的生活》中,黃渤來宣傳自導自演的新電影,笑談中說到刪掉了好友王迅、徐崢全部的戲份。

 

  大家正抱怨,黃渤卻情商超高地說:配角演的比主角還好,當然得刪了!

 

  主角是黃渤本人,一句話既巧妙化解了問題的尷尬,又擡高了好友的演戲實力,可謂是高情商回答的範本了。

 

  這還沒完,接著,黃渤繼續道:

 

  “再說了,我給你們片酬了嗎?既然沒給你們錢,刪你們戲怎麼了?”

 

  這一句話,更巧妙地顯露出朋友之間關係的親密,簡直高明。

 

  人生於世,拼的不僅是智商,更是情商。

 

  你的語言讓人感到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所能抵達的高度。會說話,是成人的第二張名片。

 

  難怪有人說:

 

  當你事業順風順水時,良好的口才會為你錦上添花;而如果你長相普通,也沒什麼錢,機智幽默的言語就是你另一張好看的臉。

 

  奧斯汀格法則說:

 

  生活百分之十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百分之九十,是由你對事情做出的反應所決定。

 

  所以從現在開始,試著對很多事做出改變,來達內學習一項熱門的IT技術,掌握一項賴以謀生的技能,樹立投資理財的觀念,隨時抱有好奇心,學會說話,建立高效能的人際圈。

 

  這幾件事看似輕描淡寫,卻能令你獲益終身。就像開石引水,水到了,渠自然也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