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自研”和“開放”持續打架,如何看雲端計算的四大進化?

“自研”和“開放”持續打架,如何看雲端計算的四大進化?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來臨,雲端計算再也不會被視為“新瓶裝舊酒”,而是未來經濟的基礎設施。IDC近日在網易雲創大會上釋出的《數字經濟,創新引領——2018中國企業數字化發展報告》(下稱《報告》)指出,數字經濟的四大特徵包括“以云為核心技術引擎、以資料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生態為主要商業載體、以開放共贏為主流合作模式”。大大小小的雲端計算廠商也紛紛祭出各自的數字化藍圖,譬如AWS“賦能數字化轉型”,阿里雲定位“數字化轉型專家”,青雲“再造ICT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網易雲“助力企業數字化創新”。

在此背景下,雲端計算平臺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最為明顯的包括開放雲、全棧雲、彈性雲和混合雲——除了全棧雲,其他方向並非新概念,但是也有了新內涵,眾多雲計算廠商就在這些領域卡位。

 

(網易雲聯合浪潮釋出首款雲端計算全棧一體機)

開放雲——開放生態致勝

這可能是一個令人詫異的命題——雲端計算不應該是天生開放的嗎?但事實未必如此。阿里雲副總裁李津一句“一種是拿來主義的雲,一種是自主可控的飛天雲”引燃了開源與自研的戰火。阿里雲聲稱自主可控(自研)的雲才能走得更遠,但開源雲端計算流派紛紛反擊,華為雲總裁鄭葉來發文表示,只有敢於開放才會強大,才可能強大,如果強調自主可控就別用開原始碼,包括MySQL。連一向低調的網易雲也加入了爭論,網易副總裁、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表示,從平滑演進、(客戶)自主可控、生態人才三個維度考慮,“企業用雲,一定要基於開源的技術,滿足最主流的開放標準。所以未來一定屬於開放雲”。作為堅定開放路線的佐證,網易雲釋出了基於開源、相容開源的輕舟微服務、瀚海私有云。

持續性只是一方面,基於主流開放標準介面,數字經濟需要的開放生態才有堅實的基礎,使用者需要的完整解決方案才易於整合,畢竟沒有哪個軟體帝國能夠覆蓋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阿里雲之所以2009年選擇自研,是因為當時“市面上就沒有任何開源軟體能夠滿足這一設計目標(解決人類計算的規模、效率和安全問題)”。但現在回頭來看,開源雲端計算已經非常成熟,OpenStack、Ceph、Open vSwitch、Kubernetes都是諸多大廠支援的技術框架,重複造輪子殊無必要。所以,華為、騰訊、中移動、網易等都採用了OpenStack技術,連曾經視Linux為“癌症”的微軟,其Azure平臺與開源軟體已經分不開。事實上,阿里雲也並未完全拒絕開源,其虛擬化層採用了KVM,其容器、資料庫、快取層也支援Kubernetes、MySQL、MongoDB、Redis。

所以說,開源雲、開放雲的趨勢不可逆轉。雲端計算的競爭是生態的競爭,封閉系統不是說沒有生態,但僅依靠一家公司,後勁沒有開放生態來得足。對於重服務的公有云,這可能還不明顯,對於重產品的私有云,開放就顯得更為重要。

全棧雲——IaaS+PaaS還不夠

滿足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雲端計算的意義已經超越了計算、儲存本身。IDC《報告》認為,數字化創新是數字經濟的核心,而數字化創新技術賦能的關鍵技術包括物聯網、雲端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以及安全,其中雲計算作為基礎,提供可程式設計的基礎設施、先進的流程和方法、服務化的軟體架構,實現辦公協同、產品研發、生產運輸、銷 售服務等流程方面的效率提升。換言之,針對數字化創新,企業需要的是全棧的能力。比如工業領域希望通過微服務將經驗知識的軟體化和工具化,藉助專業化的工具打造通用化的平臺,實現行業知識的複用推廣,帶動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IDC《報告》也給出了萬向通過微服務架構實現工業APP的快速開發和部署的例子。

Forrester的調查也顯示,全棧雲平臺越來越受到中國行業使用者的青睞。其全棧雲平臺的定義,是不僅具有覆蓋IaaS、PaaS的雲服務能力,還能提供網路通訊、混合雲解決方案和全生命週期管理,並具有支援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應用的能力。

青雲舉起了企業級全棧雲ICT服務商的大旗。“雲的核心不是‘為雲而云’,而是通過雲的形式再造一套ICT系統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今天,青雲對自己的定位是企業級全棧雲ICT服務商。”青雲CEO黃允鬆說。作為呼應,青雲釋出了QingCloud雲平臺、青立方超融合系統、KubeSphere容器管理平臺、RadonDB分散式資料庫等9個產品品牌,表明其心志。

走“場景化雲服務”差異化競爭路線的網易雲,也駛入了全棧雲的賽道。網易雲針對架構演進的新品輕舟微服務,強調的是“業界最完整的微服務解決方案”,除微服務框架、API閘道器之外,還整合容器平臺、DevOps、AIOps、自動化測試等能力。其瀚海私有云也是在IaaS、PaaS之上集成了輕舟微服務。不僅如此,網易雲還聯合浪潮推出了業界首款雲端計算全棧一體機——瀚海一體機,通過瀚海平臺與基礎設施的整合,將軟硬一體化交付推進到架構演進、業務研發提效的交付。網際網路公司涉足硬體,其對數字化創新以及全棧雲的堅持,可見一斑。

此外,華為也認為“行業客戶需要全棧雲”,併發布了全棧私有云解決方案。在華為看來,全棧雲涵蓋全棧的業務承載、服務、資源管理、架構演進等能力,只有全棧雲才能更好地支援企業使用者上雲的全過程,從架構、資源的角度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撐。

彈性雲——應用也要彈性

雲端計算的定義繞不開彈性,沒有彈性的雲可以說是偽雲,傳統的彈性是指根據業務量彈性使用雲資源,但全棧雲平臺的彈性又有所不同。首先是是彈性的層次。全棧雲的彈性不僅僅是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EBS(Elastic Block Store)那麼簡單,計算、儲存的彈性做得再出色,也只是實現了資源層面的彈性,而在服務化架構下,企業更需要服務層面的彈性,或者應用彈性。比如網易雲瀚海一體機的彈性擴充套件,就不僅僅是計算節點,還包括服務的容量和數量,這得益於容器技術的成熟。有些雲對容器產品的設計是更輕量的虛擬機器,取其抽象粒度、速度和靈活性,這確實是容器相對虛擬機器的優勢,也符合使用者操作習慣,但並沒有達到應用彈性的最佳實踐。

其次是彈性伸縮支援的規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20多年,各種玩法已經成熟,不說雙11,大V隨便一個動作都可能引爆業務,譬如鹿晗戀情就曾讓微博混合雲“打臉”,這就考驗雲平臺的規模支援能力。在超大規模下,企業關注的很多問題可能會暴露,譬如最近發生的一起雲端計算事故,即是磁碟錯誤及搬遷擴容過程中的違規操作導致客戶資料丟失。也因此,在規模支援上,網易雲瀚海私有云實現單叢集支援5000物理節點,單租戶支援3萬雲主機。據汪源介紹,5000節點的規模目前是第二名的兩倍。另一方面,其Kubernetes單叢集支援3萬節點、45萬容器,應用層規模上限同樣有所突破。

混合雲——迎接多雲架構

傳統的混合雲,是指私有云和某家公有云的網路互通和資源統一管理。比如微軟的AzureStack一體機,只支援接入微軟Azure公有云。然而,在數字經濟環境下,隨著雲端計算重要性的提升,以及公有云故障的突發性,單個公有云,即便是多AZ(可用區)或者多Region,已經不能滿足客戶對業務持續性或者資料可靠性的需求,跨雲備份的討論開始出現。

多雲的戰略,對於雲熱遷移或故障遷移或者避免廠商鎖定,相比單一的雲都更有優越性。英特爾則從優化企業工作負載的角度給出另外的解讀,其2017年釋出的《在公有云、混合雲和私有云間合理放置工作負載》白皮書指出,每個企業和行業的需求及目標各不相同,真正適用於所有客戶的雲戰略,應該是“多雲”(Multi-Cloud)的戰略,要在把原有的IT工作負載遷移到雲之前,基於它們的特點和需求來為它們選出適合棲身的雲平臺。

在產品層面,我們看到,青雲推出的9大產品,包括了一個iFCloud統一多雲管理平臺,和一個OpenPitrix多雲應用管理平臺。前者旨在面向多雲環境,降低企業跨雲服務的實施門檻,實現IT管理的降本增效;後者是面向多雲環境管理不同型別應用的開源平臺,可實現應用高效交付與運營管理。

網易雲瀚海私有云同樣帶來了新的突破——它不僅可以無縫接入網易的公有云,還支援接入所有主流公有云,有將開放進行到底的意思。當然,這也得益於OpenStack的開放性。

華為則提出,全棧雲基於統一的分散式架構,既要支援從多個數據中心到邊緣雲節點的統一管理,還要能通過混合雲聯接公有云,支援企業業務的長期演進。

可以預計,支援跨雲、多雲的雲服務商和雲產品,將會越來越多。

以上從平臺角度總結了數字化浪潮下雲計算髮展值得關注的四個方向。數字經濟本身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個方向,平臺之上,雲、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與行業的深度融合同樣值得關注,這種融合也會影響平臺的選擇和演進。所以,企業在選擇平臺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反覆、全面的論證,在此不做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