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工作效率低,怎麼辦?

工作效率低,怎麼辦?

曾有一段時間,我的工作效率很低,老是出差錯,導致領導同事的差評,這又讓我很是苦惱,情緒也很差,幾乎快進入惡性迴圈。後經高人點撥,自我反思與總結,經過不斷調整,情況得到好轉,同時也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切實可行的辦法,覺得有必要分享出來,希望對職場中想提高工作效率的朋友有所幫助。

先說下自己的工作歷程。我剛工作的初期,激情滿懷,充滿好奇心,學習動力十足。寫 SQL、儲存過程、shell 程式,datastage 開發,處理跑批錯誤。時間一長,這些操作了然於心,技術的提升已經進入了瓶頸期,隨著會的東西越來越多,做的事情也會越來越多,出了問題,大家也都會說這是xx寫的,找xx就行了,於是非常繁忙。而且有些人很難達到溝通目的,此時內心已經略感疲憊。

比如:當我正專注編於編碼時,或在解決問題時,常發生以下中斷:

  • 電話響了:“我 xxx 系統登陸不上了、這兩個報表對不上、幫我加個許可權、幫我重置下密碼…”。
  • 有人突然來找我:" xxx 資料沒到"
  • 有人突然問題:“這個問題你幫我看下”
  • 有個會議,到時你得來參加下

這些事情有些需要及時處理,有些不需要,有些重要,有些可以忽略,有些會議可參加也可不參加,但經過這一系列的中斷,我常常忘記最開始要做的事情,後面可能再也想不起來。腦子裡經常在同時在思考好幾個問題,做著一件事情,同時想著另一件事情,結果出錯的情況就會變多,這樣找我解決問題的人也變多,而且與人溝通也容易出問題,這樣就進入了開始提到的惡性迴圈。

只有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無人打擾,才發現這個時候工作效率特別高,寫程式碼也非常順暢,解決的問題也比較徹底。這也許是大多 IT工程師經常加班的重要原因:白天無法完成的工作,只能堆積到晚上處理。但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是可以長期透支的,時間、注意力,精力是自身最稀缺的資源。必須把有限的資源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晚上加班太多,必然影響第二天白天的狀態,於是進入惡性迴圈。

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一種行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這種行為不斷得到了強化。因此一定要警惕這種不良的開端,讓它消失在萌芽之中,不能讓它被不斷強化。

解決的方法仍然是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減少晚上加班,休息好,第二天的效率才會更高,這樣才會進入良性迴圈。我總結了下,自己只所以效率低下,無法集中注意力,保持專注,是因為:

  • 不能有效地抗外界干擾
  • 沒有有效應對中斷事件的方法
  • 沒有對任務進行優先順序排序
  • 沒有達到溝通目的

後來,仔細回想一下,有些事情我不去處理,別人也能處理得很好;有些急情其實並沒有需求人所描述的那樣急;有些不重要的瑣事,拖一下,也就沒了;有些人,只要及時地彙報並獲取對方的反饋,還是可以達到溝通目的。

以下是我提高效率的方法及工具,供參考。

如何保持專注

(1)列清單

每天的開始,給自己 10 分鐘的獨處。想一想今天有哪些重要的事情要做,最好排個優先順序。有了小目標,做事的過程中自然會專注,不容易被外界環境所幹擾,別人看到你全神貫注,也不會輕易打擾你。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清單的內容一定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能獨立完成的事情,如果需要和別人合作的,做好標註,並專注於自己需要處理的部分,並設定時間限制。

(2)帶節奏

玩過遊戲的人都知道節奏非常重要,明明打得很好,最好塔卻被推了,就是沒掌握節奏導致的。科學證明,我們的大腦是很喜歡節奏的,它控制著我們的身體和器官,有節奏有規律的執行著。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的節奏,什麼時間起床,什麼時間睡覺都有一定的規律。在保持專注這塊,要發現自己的節奏,你在多長時間內可以保持專注,休息多長時間後可以重新保持專注,需要自己實踐後才能發現。比如我就很適應番茄鐘的節奏,專注工作 25 分鐘,然後休息 5 分鐘,再專注 25 分鐘,再休息 5 分鐘,迴圈,這樣一天下來,反而不覺得累。這 25 分鐘內,儘可能的保持專注,如果有中斷事件,要先記下要中斷事件,儲存現場,並告訴對方會在什麼時間答覆,然後繼續保持專注,一個番茄鍾結束後,可以處理下較緊急的事情,休息 5 分鐘後繼續番茄鍾。

####(3)工具
這裡有一款幫助你專注的神器【滴答清單】,在各 APP 市場都可以下載。自帶清單和番茄,非常實用。

如何有效應對中斷事件

人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每一次的中斷都會讓我們的大腦丟失一些原始資訊。想像一下,當你在專心致志地工作時,突然有人跑過來告訴你 30 分鐘後要參加一個臨時會議,這時,你已經無法集中手頭的工作了,因為你已經被突如其來的中斷干擾了,無法進入之前的忘我的狀態。等會議可能只有 15 分鐘,但會議結束後,你會想剛才我幹到哪裡了,你需要 5 分鐘或更長的時間才能進入狀態。

中斷有兩種型別:內部中斷和外部中斷。

內部中斷就是自己的意識觸發的中斷,比如你在回郵件的時候,覺得現在有必要給某人打個電話,或在正在中作中你忽然想起來忘記買票了。遇到這種情況,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記錄,把這個事情記在今日待辦清單中,然後繼續保持專注,避免真的被打斷,專注完一件事件後,休息下,再看下清單,執行下一個任務。

外部中斷就是由他人造成的中斷,比如,有人找你詢問和請你幫忙,並且等你答覆,各種通訊工具上的訊息提醒等。其實很多事情並沒有那麼急,發郵件給你的人,並沒有期待你秒回。這時可以採取告知、協商、計劃、完成承諾 4 個步驟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是告知,告訴對方我手頭有一件要緊事。第二步是與對方協商,如我週五幫你做,行嗎?或者我過半小時再去找你,行嗎?第三步是計劃,把與對方協商好的事情,寫在今日待辦清單中,並在接下來的時間完成。第四步是遵守承諾,不然別人就會說:“上次等你了半小時,你還是沒來找我”。遇到外部中斷,同樣需要記錄,但是應當與內部中斷做區別,這樣每天結束分析的時候,就會很清楚,有多少中斷是內部中斷,有多少是外部中斷。

如何處理中斷

給任務安排優先順序

四象限法則非常實用,可以粗略地做為任務做優先順序排序,可為你節省不少時間。確保自己的時間主要花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面,這樣可以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不然,就會像救火隊員那樣,東奔西跑。

四象限法則

應對策略

馬上做:如果你總是有緊急又重要的事情要做,說明你在時間管理上存在問題,設法減少它。
計劃做:儘可能地把時間花在重要但不緊急(第二象限)的事情上,這樣才能減少第一象限的工作量。
授權做:對於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處理原則是授權,讓別人去做。
減少做: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儘量少做。

但是如何判斷哪些事情是重要不緊急、重要緊急,哪些又是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的事情呢?如果你不能十分斷定,上圖中的小列表可以幫你做參考。

如何有效地溝通

學習計算機網路時,會發現計算機的通訊永遠要得到對方的一個確認資訊,才算完成,而不是說發出資訊就完事了,這個笨辦法,雖然看似降低了通訊效率,但使用計算機之間的通訊非常可靠。但人與人的溝通通常不是這樣的,通常情況下,一個人把話說完,以為就完成了通訊,實際上對方是否真的接收了我們的資訊,或理解那些資訊的含義,又或是否內心真正接收了你的資訊,你都不能確定。為了達到溝通的目的:讓對方接受自己的資訊。吳軍老師提出下 4 點有效溝通的方法:

(1)要獲得對方的反饋,不能以為話說出去了,對方就接收了你傳遞的資訊。
(2)要以對方聽和懂的話來溝通,切忌賣弄自己的知識,把簡單問題複雜話。
(3)溝通要簡潔,切中要害,對不同的人要說不同的話,表達的卻是一個意思。
(4)善辯不等於好的溝通,溝通的目的是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而非駁倒對方。

(完)

文章首發公眾號,長按關注。
somenzz.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