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鮮皮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怕旱、怕澇、怕強光照。浙江產區年平均氣溫17-17.5℃,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適宜氣溫12-18℃;年降雨量1350-1500mm。地下塊莖分佈較淺,多集中於土層下3-7cm處,每塊莖具l-2個芽,多者3-4個。9月上旬-10月上旬栽種,幼芽從芽眼長出但不出土;11月上旬地溫在5cm處有23-25℃時塊莖從下部生根;地溫在18-20℃萌芽開始,沿水平方向伸展成細長匍匐莖,習稱“行鞭”;12月上旬形成第1個莖節,生有2-4支地下莖。
氣溫在4-5℃時莖開始出土,尤以7-10℃為宜。2月上旬出苗展葉,幼葉呈淡紅色,逐漸變成綠色。3月上旬地下莖在節處膨大形成淡黃色光滑的塊莖。4月中旬種塊莖腐爛萎縮。以選地勢高燥、向陽、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上或壤土栽培為宜。前茬地以甘薯、小麥、水稻、玉米、豆類、白朮、粟等作物為宜;亦可水旱輪作或與薏苡輪作。
【栽培技術】
用塊莖繁殖。栽種期9月中、下旬-11月上旬,尤以9月下旬-10月上旬為適期。選當年生塊莖呈扁球形、色淡黃、芽眼多、健壯無病蟲傷疤、橫徑約1.4-1.6cm、組織較幼嫩者作種用。栽種前塊莖用退菌特50%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5min,稍晾乾,隨即栽種。條栽或穴栽,以條栽為好。
按行距20cm開淺條溝,溝深6-7cm,塊莖互動栽種2行。芽頭向上,栽種不宜過淺或過深,以免影響出苗。邊種邊覆土,上蓋草木灰或土雜灰一層。每1hm2用種量900-1125kg。田間管理 出苗後要及時拔除雜草,不宜中耕。可用除草劑“綠麥隆”可溼性粉劑300倍液噴射,再蓋薄層草木灰,以免藥液揮發。亦可用“綠麥隆”250 g拌土25kg製成毒土,栽種後撤施畦面,再蓋草木灰1層,除草效果較好。遇旱時應及時灌溉,遇雨季及時排水。施肥要施足基肥,重施臘肥,巧施苗肥。11月下旬-12月上旬施腐熟餅肥或腐熟廄肥,促使地下莖生長,節間增多,又可防凍保苗;幼葉展開後追施人糞尿或硫酸銨,亦可用氟、磷、鉀複合肥料,提高生物鹼總量,促使新塊莖形成。或可在3月下旬用2%過磷酸鈣澄清液進行2-3次根外追肥。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霜黴病,3月開始發病,多發生在葉部,葉初生褐色斑點,漸在葉背產生1層霜黴狀物,使葉片枯死,可用40%乙磷鋁可溼性粉劑200信液,或50%瑞毒黴500倍液、甲基託布津800倍液噴射。菌核病,3月中旬發病,為害莖基部,初呈黃褐色或深褐色的水漬狀梭形病斑,嚴重時莖基腐爛,地上部位倒伏枯萎,土表可見菌絲及菌核,可用3%菌核利或1:3石灰和草木炭混合後撤入畦面,或用5%氯硝銨粉劑撒施。鏽病,3月上、中旬發病,在初期葉現黃綠色病斑,後變黃褐色,葉背或莖上病斑隆起,散出鏽色粉末,可用6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射,或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射。還有白絹病為害。蟲害有地老虎為害幼苗及塊莖,另有螻蛄、金龜子幼蟲、種蠅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