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數字中國·太極在行動」太極新媒體,資深“幕後”媒體人

「數字中國·太極在行動」太極新媒體,資深“幕後”媒體人

「數字中國·太極在行動」太極新媒體,資深“幕後”媒體人
2001年的“911事件”是一次分水嶺,新聞記者再次意識到,除客觀詳實之外,“第一時間”的現場報道也是行業的“尊嚴”;2010年之後出現的微博、微信又是一次分水嶺,多源傳播渠道的開放,使新聞報道不再“封閉”於傳統的紙媒和網站之中。現在,另一次分水嶺也近在眼前,大資料、人工智慧正在改變新聞撰寫的模式,越來越多的“媒體人”從幕後走向臺前,成為傳媒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

轉折點上的“爛尾專案”

談到媒體行業的轉折點,目前普遍的看法是2010年,因為微博等一批新興傳播渠道,吸引了讀者太多的關注時間。“媒體行業資訊化的轉折,也同步出現在2010年。當時,市場中出現了一批‘爛尾專案’。”太極新媒體事業部總經理劉帆認為,“融媒體”的出現,使一批行業方案商不知所措。

從採編流程電子化,到“融媒體”確實是一次行業的顛覆式改變。媒體行業開始關注新興傳播模式,但IT方案商只能抱怨,使用者實時改變的業務需求,一次次地拉低了專案利潤率,由此“爛尾專案”出現在市場,“但本質是,IT方案商的能力與媒體單位的實際需求不匹配。”劉帆坦言。

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也催生了如微博、微信、第三方公共媒體平臺、直播網站、抖音等多元的新聞產品。傳統的“無冕之王”面對這輪由技術變革引發的新媒體“革命”,需要的不是仿照網路媒體成立獨立的採編團隊,而是要以數字化手段對傳統媒體進行業務流程再造,同時通過組織架構調整,將紙媒、網站、新媒體的記者資源進行融合,組建成立“融媒體中心”,太極關注的也正如此。

作為一支媒體技術研發與服務的“國家隊”,圍繞行業核心訴求“融媒體”建設,太極進行了一系列嘗試。“在過去的數年間,我們成功建設了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網、中國日報、解放軍報、農民日報、中國婦女報、人民網、新華網等在內的多個的國家級重大新聞媒體建設專案。”劉帆說,“憑藉著完備的技術人員儲備和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太極把需求做到極致,從根本上杜絕爛尾專案的出現。”

“融媒體”,戰場司令部

其實,所謂“新媒體”衝擊傳統媒體,一直都是偽命題。雖然人們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改變,但新聞報道的本質並沒有改變,讀者依然追求及時、詳實、公正,無限接近新聞事實的深度報道。因此,在協助傳統媒體轉型的過程中,既要保留傳統媒體的優勢,又要在原有業務架構基礎上實現技術創新,這是技術企業的重要責任。

“創新是我們不變的基因。”劉帆說,“共享式的資源融合是“融媒體”的基礎,但並非“融媒體”的全部,唯有根據不同單位的實地情況,量身定製創新功能,才能真正讓媒體單位受益。畢竟,一次新聞報道有時就是一場戰爭,而‘融媒體中心’就是指揮司令部,就是媒體大腦。要充分發揮‘大腦’的作用,必須基於大資料、人工智慧、視覺化等先進技術,構建符合自己實際業務需求和未來戰略發展規劃的核心新聞內容生產平臺。”

目前,太極融合媒體雲平臺具備集中指揮、採編排程、高效協同、內容製作及產品管控等核心功能,能夠幫助傳統報社實現從指揮策劃、採編稽核、釋出運營、傳播追蹤到績效考核的全新新聞生產融合業務流程,助力傳統報社全面快速完成深度融合和轉型。

正是基於太極融媒體平臺的“媒體大腦”設計思路,2014年,湖北日報傳媒集團成功實施了融合媒體專案,該專案為湖北日報打造了融媒體指揮、採編、釋出、管控和績效考核等六大中心。通過大屏聯動,實現統一選題策劃和中樞協同報道指揮,進而實現依託全網熱點抓取和現場新聞移動採集,匯聚新聞線索,對報、網、端多元渠道新聞產品智慧採編、統一編審,最終形成“八報兩微一網一端”矩陣管理一鍵發撤,真正實現傳統紙媒和新型媒體規範化、自動化、全面化。

打通“最後一公里”

自2014年中國“媒體融合元年”至今,全國各地媒體單位經歷了對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持續探索,已經敏銳地意識到——區縣級的媒體融合將是打通訊息溝通的最後一公里。在2018年過去幾個月中,北京市15個區級融媒體中心密集掛牌,加上早在2017年7月就已經掛牌的昌平區,北京市16個區級融媒體中心均已建立。

“根據政策要求,區縣級融媒體平臺正在加速建設,這也意味著推進媒體融合的工作重點,從省以上媒體延伸到基層媒體,從主幹媒體拓展到支系媒體。”劉帆說:“區縣級融媒體平臺通過與省市級‘媒體大腦’互聯互通,能夠實現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而太極可以提供統一的雲端計算平臺資源服務、統一的資料資源服務,服務模式也不僅是融媒體平臺的建設方,更將成為平臺的運營商。”

目前,太極為贛南日報等地市媒體打造的融媒體中心,能夠為各縣級媒體單位提供統一的融媒體新聞生產平臺,通過靈活的系統配置,極大程度上保證系統的可擴充套件性,滿足各縣級媒體單位未來使用者和業務拓展需求,在實現安全、可靠、高效的融媒體新聞生產的同時,打通報社與區縣之間的資訊渠道,形成統一的資源共享池,使得各縣級媒體單位可隨時與報社實現媒體資源共享和再利用,進一步實現媒體資源利用效率和價值最大化,為贛南日報社提供增值服務、擴充套件產品範圍、打通“最後一公里”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融媒體到智媒體

當然,媒體業務變化一日千里,融媒體也不會停滯不前。可以預見的是,媒體行業必將伴隨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的發展而產生革命性的變革。以大資料為基礎的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將被應用於新聞生產釋出的各個環節,實現媒體智慧化轉型升級。

“融媒體的下一階段即是智媒體。”劉帆表示:“數年之前,太極的媒體業務系統可能因為‘只點一次滑鼠’,就能最終中標。點一次滑鼠看似屬於應用系統易操作性範疇,但實際代表了IT方案商對媒體業務的理解。智媒體時代的標誌是引入了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但前提也是對媒體行業的業務屬性理解。”

太極深耕媒體行業數十年,對媒體業務的應用場景和技術突破有著深入、專業的認知,曾協助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多項資料格式交換標準,擁有含微博、微信在內的海內外網際網路資料,以及能源、農業等行業專精資料;通過與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太極實現了大資料模型和演算法的快速迭代。

“未來,太極將依託媒體大資料中心的資料資源,建成國家級媒體資源庫,實現從單一的技術提供商向‘內容與技術’雙驅動的平臺運營商的轉型。”劉帆說,“以資料驅動產業發展,以產業興盛報國,這既是太極的願景,也是我們的社會責任。”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裡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為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合作聯絡:[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