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高峰激辯:寒冬還有多遠,晶片路線之爭,人才缺乏待解
嶽排槐 假裝發自 廣州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剛剛,一場自動駕駛的高峰對話,在羊城廣州上演。
這場匯聚了全球自動駕駛領域最頂尖玩家的論壇中,從創業、投資、教育等方面展現了自動駕駛生態系統的全景圖。
雖然,自動駕駛的終極目標無限光明,但當下並非坦途。
其中包括L3、L4的路線之爭;自動駕駛晶片的發展路徑分歧;遍地是坑的無人車領域,既面臨諸多技術挑戰,也面臨人才匱乏的問題。
自動駕駛的冬天真的要來麼?
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但全部的線索都在今天這場創新工場主辦,創新奇智、量子位承辦的論壇之中。以下是全程乾貨。
交通出行迎來巨大變革
在開場的演講中,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從大趨勢的角度,論述了自動駕駛的必然性和發展方向。
他列舉的資料顯示,全世界城市人口都在快速增長,交通擁堵程度也在逐步攀升,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然需要交通出行的巨大變革。
而現在的三個趨勢,正在加速這個變革的到來。
這三個趨勢是:共享出行、無人駕駛、電動汽車。這三個要素的進一步結合,能夠讓所有人的出行成本大大降低,安全性大大提升,能更快的抵達目的地。
未來個人買車這種低效的模式(96%的時間空置)或被徹底拋棄。
對於自動駕駛的發展路線,李開復結合特斯拉、谷歌的案例指出,這一技術應該一步到位,也就是說他更支援L4路線,認為人機結合的方式,有悖於人性,可能造成更多的安全問題。
但李開復也指出,自動駕駛最大的阻礙不是技術挑戰,而是在落地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比如比如保險、失業救濟等等。
李開復的主題發言之後,接下來是幾個不同的主題討論,分別從生態、技術、商業、教育三個層面,深入探討了自動駕駛行業。
自動駕駛寒冬將至?
承接李開復提到的路線之爭。
文遠知行CEO韓旭是堅定的L4擁躉,“L4沒有想象中那麼遙不可及,L3有巨大的系統性問題”。
對於現在自動駕駛的實習表現,文遠知行的無人車一直在廣州等地展開測試,他對技術的發展非常樂觀,也表示文遠知行對標Waymo和Cruise。但他也坦率的表示,“現在是自動駕駛冬天來臨前的一年”。
而廣州公共集團羊城通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謝振東表示,廣州公交人工成本超過三分之一,對自動駕駛的前景非常期待。
但謝振東也指出自動駕駛的幾個問題,包括:1、上位法,改裝是違規的;2、成本,上半年每臺車200萬,現在降了80萬,但還是偏高;3、生態,產業鏈還沒有建立起來;4、目前單車的智慧,還真正解決不了複雜路況。
廣汽研究院智駕技術部部長郭繼舜,也列舉了自動駕駛領域目前的一些問題。例如感知還不夠準確,決策還不夠精準,控制問題也需要解決等。
他形容現在的自動駕駛為“蘿蔔田裡都是坑”,並且特別強調了廣汽對於自動駕駛晶片的需求,非常強烈。不過,郭繼舜還是對自動駕駛的前景充滿信心,他引用谷歌無人車之父特龍的話:自動駕駛是人改變世界的光輝的起點。
此外,廣州聯通副總經理廖江也介紹了目前5G網路的發展情況。更快速的5G網路,無疑將助推自動駕駛進一步發展。
廖江也提到一些5G跟自動駕駛相關的進展,其中車聯網的5G標準要等明年才能確定,相配套的晶片硬體也要明年才能出現,而對於運營商來說,構建5G網路難度更大,基站要建設的更密集,這些都是挑戰。
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主持了這場論壇。
自動駕駛晶片路徑分歧
進一步來談技術路線。
飛歩科技的主業是研發和構建自動駕駛卡車系統。飛歩科技創始人兼CEO何曉飛指出,無人駕駛系統最關鍵的技術包括:作業系統(感知、規劃等)、晶片、感測器。而衡量一個公司的技術水平,他主要看兩點。
一是速度。速度越快震動干擾越大,剎車距離也越遠。目前飛步的無人卡車能開到90公里/小時。二是響應時間,人的響應時間是0.7秒,而飛步把這一響應時間降低到0.05秒,無疑提高了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性。
而對於AutoX創始人兼CEO肖健雄來說,他給出的衡量方法是:使用者體驗。“你在車上坐兩三個小時”,肖健雄直言你坐在車上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一套自動駕駛系統的成熟度好不好,以及工程能力如何。
同時,肖健雄強調AutoX的方案更注重全棧冗餘。通過全棧冗餘,提升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對於所謂的L3、L4路線,肖健雄非常直白的指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賽道,L4才是真正改變世界。他把L3比喻成發電報,而L4是網際網路。
不過,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在現場表達了對L2、L3路線的堅決認同和支援,他直言“L4消費級落地,還要十年的時間”。相對而言,L3級自動駕駛,從2020年開始就將逐步落地,為使用者所用。
而且即便是L3級系統,也有很多的改善空間。何小鵬以自動泊車為例,指出特斯拉Model X自動泊車的成功率只有13%,而小鵬已經能到70%多。
英偉達中國區自動駕駛負責人董方亮,進一步補充了L4系統的重要構成,包括:晶片、作業系統、應用……以及配套測試等等。
目前國內外搞自動駕駛,大多依賴於英偉達的晶片。
當然,也有人準備自己搞晶片。比如何曉飛。他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目前L4自動駕駛的晶片,主要還是GPU+CPU,而未來一定會朝向ASIC方向發展。“人工智慧,我們很難做到通用晶片,會出現無人駕駛晶片、智慧音箱晶片”。
飛步9月已經完成第一代晶片的流片,明年會推出一個融合晶片,取代GPU的部分;而後年,飛步還將繼續推出決策晶片,徹底取代GPU+CPU架構。
但肖健雄並不完全認同這個路徑。他認為“自動駕駛晶片ASIC晶片可能還得10年”。他的理由是:神經網路還在天天在改,還處於沒辦法固化下來的階段,使用英偉達的晶片,可以不斷升級。
“現在是早期階段,好多東西最好是通用,只有全棧優化,系統才能打磨的更好。”肖健雄表示。而董方亮在現場也介紹了英偉達的晶片,並且表示下一代晶片也在陸續開發之中。
最後,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現狀,何曉飛直言“現在處於BP機階段”。而董方亮表示:自動駕駛值得期待,來的比你想得快。
量子位聯合創始人李根主持了這場論壇。
商業落地和人才培養
談到商業落地,Momenta聯合創始人孫環表示,作為一家創業公司,Momenta會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和資源,決定成長路線。她指出Momenta的核心實力在於深度學習演算法,也一直在著力增強這方面的能力。
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梅彥川表示,無人駕駛商業落地,我覺得應該具備打群架的能力,需要跟生態圈所有的夥伴既是競爭也是合作,形成一個聯合體。
鐳射雷達是自動駕駛生態中的重要一環,速騰聚創聯合創始人邱純潮坦言,“這個市場還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不是你死我活。自動駕駛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需要多方一起合作。”
雷帝觸網創始人雷建平主持了商業落地環節的討論。
Momenta孫環在發言中也提到,自動駕駛需要人才。文遠知行韓旭也提到人才缺乏的問題,而這也是今天論壇的一個重要議題。
澳門大學副校長倪明選也感受到人才爭奪的熱度,他說“我最後一個畢業生,薪酬高的不得了”。倪明選介紹了澳門大學目前培養AI人才的體系:在基礎課的架構上,用AI融合不同學院,增設不同的課程。
基礎課包括四門:第一講是Python,第二講是資料視覺化等,第三講是資料探勘,第四講是機器學習的工具。
“現在我們看到AI人才的缺乏,不是一兩堂課就能解決的問題,現在網上有很多公開的課程,但是很多同學上課之後,並不能在這些公司很獨立的發揮作用,”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教授馮雁指出這個問題。
而她在自己的課程上實踐瞭解決方案:在港科大,她上課講理論的同時,要求助教帶領學生實際使用PyTorch解決問題、寫程式。馮雁表示,學生既要知道理論,又得具備動手能力,這樣才是基本的AI人才。
而在內地的人才培養方面,中山大學資料科學與計算機學院無人系統研究所所長黃凱有自己的無奈,首先在學校開設AI學院並不容易,其次大學的教學大綱,四五年才更新一次,如果不按照教學大綱又是違規的行為。
最後,對於和工業界的合作、學生創業幾位老師也發表了自己看法。
“通常我不鼓勵老師創業,但是可以鼓勵一個聰明的學生創業。老師當久了,很難創業的。”倪明選表示。馮雁認同這個觀點,並且距離說港科大有何工業界合作的機制。
而黃凱從另一個角度出發,明確反對學生去企業實習,“都去實習了科研怎麼辦,本來也沒幾個人。半年實習、半年上課,可能論文都完不成。”黃凱希望學校和企業能夠建立更良性的合作關係。
教育環節的討論,由創新工場合夥人張麗君主持。
創新工場的大灣區戰略
作為這次論壇的主辦方,創新工場也公佈了最新的戰略。
首先創新工場已經落戶廣州,創新工場COO陶寧還將常駐廣州,負責實施創新工場的大灣區戰略。創新工場會以廣州為中心,招募投資和研發團隊,扶持大灣區的創業團隊,“幾百萬到幾千萬的投資規模”。
而創新奇智聯合創始人兼CEO徐輝,在現場介紹了創新奇智的發展現狀。徐輝表示,創新奇智幾個月時間已經從38人擴充套件到近250人,其中70%是技術人員,超過50%是核心技術人員。
目前的創新奇智重點佈局零售、製造、金融三個領域。徐輝介紹說,他們在製造領域提供的方案,PCB板質量檢測識別率達到99%以上;在金融領域,他們為一個數據中心的水電節能可達每年100萬元。
徐輝總結人工智慧就是兩句話:為商業賦能,為生活添彩。
— 完 —
---------------------
作者:量子位
來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yH0VLDe8VG8ep9VGe/article/details/84587260
版權宣告: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博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