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效能測試場景引數理解

效能測試場景引數理解

 首先我們討論下效能測試經典模型:理髮店模型(地鐵模型),假設理髮店有三個理髮師,每個理髮師剪髮時間為1小時,顧客可以忍受的等待時間最多為3小時,超出3小時,顧客便不願在這裡消費,選擇離開,現在來了三個顧客,三個顧客都不需要等待,所有理髮師都在工作崗位工作,此時是理想狀態,沒有資源浪費,這個就是我所理解的“最佳使用者併發數”,但是如果有10個顧客同時過來,3個客戶不需要1小時剪完,有3個客戶需要等待2小時(等待前3客戶剪頭髮的時間+自己剪頭髮的時間),另外3個客戶要等待3小時,剩下一個客戶要等待4小時,這個客戶不爽表示太久了不想等即刻離開了,這時,9客戶就是理髮店的一個“最大併發數”。要補充的一點是,當我們需要對一個系統長時間施加壓力——例如連續加壓

3-5天,來驗證系統的可靠性或者說穩定性時,我們所使用的併發使用者數應該等於或小於“最佳併發使用者數”,另外對於一個系統來說,我們應該確保系統的最大併發使用者數要大於系統需要承受的峰值負載

而對於響應時間可以根據2-5-10原則,固定的併發數情況下系統響應時間在2秒內使用者會覺得體驗很好,在2-5秒內使用者會覺得體驗還行,如果超出10秒,使用者基本會放棄繼續使用。

基礎資料容量:系統註冊使用者數(系統最大要具備能註冊多少使用者數的容量)

業務資料容量:單位時間處理的請求數(例如某銀行一天接收多少單,一個星期接收多少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