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P-CCIE 路由交換學習
CCNP 第一講
OSI 七層
應用層 | 包含應用層協議(http、smtp、pop3、dns、telnet等),為資料接入提供網路介面 |
---|---|
表示層 | 資料的編碼和解碼,壓縮和解壓縮,加密和解加密 |
會話層 | 管理應用程式之間的會話 |
傳輸層 | 定義資料在網路中的傳輸方式,協議有TCP和UDP |
網路層 | 定義了IP地址(網路節點地址),定義了路由協議 |
資料鏈路層 | 定義了MAC地址(由裝置生產廠商在生產時燒錄到裝置中–網絡卡) |
物理層 | 通過介質傳遞資料,包含脈衝訊號轉換器等 |
ps:在Windows系統中可以用 ipconfig /all 來檢視基礎資訊。
OSI的劃分
TCP/IP 協議棧
應用層 | 包含了ISO上三層 |
---|---|
主機到主機層 | OSI的傳輸層 |
Internet層 | OSI的網路層 |
網路接入層 | OSI的資料鏈路層和物理層 |
ps:data(資料)經 “應用層” 提供的介面進入到 “表示層” 進行編碼等操作,接著到 “會話層” 完成程式之間的會話處理,經由 “傳輸層” 、“網路層” 和 “資料鏈路層” 確定相應的傳輸方式和協議等,再由 “物理層” 利用脈衝訊號轉換器等裝置實現訊號的相互轉化,整個資料的傳輸過程稱為 “資料的封裝”,反之稱為“資料的解封裝”。
PDU的分層定義
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 | data(資料) |
---|---|
傳輸層 | sengment (資料段) |
網路層 | packet(資料包) |
資料鏈路層 | frame(資料幀) |
物理層 | bit(位元) |
TCP和UDP的特點
TCP:面向連線,可靠的資料傳輸
三次握手 | 建立資料傳輸之前的連線 |
---|---|
四次揮手 | 資料傳輸完成之後斷開連線 |
ps:詳細內容可參考https://www.cnblogs.com/Jessy/p/3535612.html
滑動視窗傳輸機制:通俗來講,即單次可傳輸多個“檔案”,對應A與B互相傳遞“檔案”,B為接收方,則傳輸過程中“檔案”的傳輸量在於B的最大閾值
UDP:非面向連線,不可靠的資料傳輸
IP地址
總長度 | 32位 |
---|---|
表現形式 | 點分十進位制 |
IP的組成部分:網路位+主機位
IP地址的類別
區分依據:第一段取值的大小
A | 1-126 |
---|---|
B | 128-191 |
C: | 192-223 |
D | 224-239 |
E | 240-255 |
ps:在檢修Windows電腦故障時,在CMD裡輸入ping 127.0.0.1 ,可以檢視電腦的網絡卡狀況,若ping通了則是好的,反之則壞的。
IP地址通訊類別
單播 | 一對一 (ABC) |
---|---|
廣播 | 一對所有(ABC),主機位全為1 |
組播 | 一對多 (D) |
網路地址:標識一個網路,主機位全為0
子網掩碼:區分IP地址的網路位大小,1 為網路位,2 為主機位
預設子網掩碼的大小
A | 8 |
---|---|
B | 16 |
C | 24 |
ps:主類地址也叫有類地址其子網掩碼保持不變,而子網掩碼改變的為無類地址
可用單播地址個數的換算:
(n為可用主機位個數)
VLSM (可變長子網掩碼)
原理:通過向主機位借位的操作來提高IP地址的可用率
注意:只能變長不能縮短
IP地址的換算:
n 為借位個數
n為主機個數
ps:可以到我的部落格中找到對應的 練習題
IP地址中的特殊地址: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分類依據:使用許可權和範圍
ps:IP地址的使用權必須向IEEE進行購買,在中國公網的IP地址使用權向電信購買
私有地址:
A | 10.0.0.0 - 10.255.255.255 |
---|---|
B | 172.168.0.0 - 172.31.255.255 |
C | 192.168.0.0 - 192.168.255.255 |
網路層裝置——路由器
裝置的組成成分
RAM(隨機儲存器) | 儲存正在執行的作業系統及正在執行的配置檔案(裝置斷電後配置檔案會被清空) |
---|---|
ROM(只讀儲存器) | 儲存系統載入程式、開機自檢軟體、Mini ios |
NVRAM(非易失性隨機訪問儲存器) | 可儲存裝置的配置檔案等(斷電後配置檔案不會被清空) |
Flash | 儲存裝置的ios |
CPU(匯流排控制器) | 負責交換路由資訊、路由表查詢以及轉發資料包 |
裝置的啟動過程
1、加電自檢
2、查詢並載入ios
3、查詢並載入預配置
ps:處理電腦故障時,若出現黑屏或蜂鳴聲則很有可能是硬碟、主機板的介面鬆了;若出現藍屏或顯示“黑白字”則可能是沒有安裝ios
介面型別
console |
---|
Aux |
線型別
乙太網線 |
---|
光纖 |
同軸線纜 |
串列埠線 |
雙絞線(乙太網線和快速乙太網線的統稱)
8根線分四種顏色(有全色和半色之分) |
---|
橙、藍、綠、棕 |
光纖:一次成型
同軸線纜:用於大的機房,運營商之間的連線,承載的資料量更大
串列埠線:一次成型,雖然傳輸距離短,但穩定性高
網線的製作過程
1 | 撥外皮,將纏繞的線解開 |
---|---|
2 | 排線序(分 “橙、藍、綠、棕” 和 “綠、藍、橙、棕” 兩種),並且每一種顏色排布時,半色在前,全色在後 |
3 | 第3根線和第5根線交換位置 |
4 | 拿出水晶頭。有銅片的方向,朝自己,將排好線序的網線接入,保證在水晶頭頂部能看到每根線的銅芯(表明已經接緊) |
5 | 用網線鉗夾緊水晶頭,保證不會脫落 |
據水晶頭兩端的不同可分
直通線 | 連線不同裝置 (線的兩端線序一樣) |
---|---|
交叉線 | 連線不同的裝置 (線序不一樣) |
ps:現在的新型網絡卡都帶有自適應功能(能自動識別,進行訊號編碼的調節),但老式裝置在連線時需加以區分
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