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數字資產交易所開發沒有飽和,交易所牌照成競爭的核心

數字資產交易所開發沒有飽和,交易所牌照成競爭的核心

國家 隨著 支持 時間 貨幣 小型 科技 公司 聚焦

經歷了九四和熊市的沖擊,數字資產交易所也像是被剝了一層皮似的。盡管交易所發展之路磨難多多,但作為數字經濟生態閉環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數字資產交易所一直以來都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連接著數字資產投資的一二級市場,交易所一直受到幣圈項目方和普通投資者的廣泛關註。

目前,數字資產交易所受到了政策的和市場的兩大夾擊,這更像是在預示著交易所的未來並不是很光明,很多行業的大佬也都像是在為後面的數字資產之旅找尋退路。可事實真如現在所見一般嗎?我可並不認為。為什麽這麽說呢?且讓源中瑞宋顧問一一為你分解。

從市場層面去說
目前,很多交易所像幣安之類的大型交易所都會選擇把基地建設在一些小型且對數字資產比較友好的國家,盡管如此交易所的用戶最終還是來源於美國、中國等大國,如果在這些大國出現了合規交易所,大規模的用戶流失在所難免。此外,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李含虹估算,截至今年8月,我國共有數字資產投資者約300萬人,僅占總人口的0.21%,而早在2015年《第一財經日報》就報道中國股民數量已經高達1.2億,數字資產交易所的潛在用戶量也十分龐大。如果有哪個交易所能拿到美國、新加坡或者中國香港等地區政府的交易所牌照,必然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幣圈老韭菜甚至新晉投資者。

大量的投資者在等待著合規的交易所出現,更多的潛在用戶等待著去開發。現在盡管正在經歷著熊市的打擊,但是數字資產用戶並沒有就此消沈,他們只是轉戰到了其他的模式去了而已,一旦市場得以解凍,數字資產交易所並不會就此沒落。更何況,現在大多都在做數字資產生態化建設,集合交易所,錢包,合約,理財等等模式的系統於一體,一旦全部建成,熊市就不會影響到平臺的發展。這其中,數字資產交易所就是整個生態化建設的“核心成員”。

從政策層面去說
合規的交易所開發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現在全球支持數字資產交易所辦理牌照的國家也正在逐步增加,中國香港就是其中一個。11月1日,香港證監會發布了針對數字資產的新規,宣布采用“監管沙盒”形式,邀請交易所進入沙盒測試,並有機會取得“香港牌照”。盡管此前英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都曾推出過類似的監管沙盒,但基本都聚焦於金融科技公司,準入條件也相對嚴苛,而本次香港沙盒政策的監管對象則是直接指向了證券化通證交易平臺。

香港沙盒政策中規定申請牌照的交易所必須是單一公司實體,這一條規定把市面上大多數知名交易所都拒之門外。幣圈現存的大交易所們基本都實行分布式辦公,一個交易平臺背後往往有幾十個實體公司。但這也讓許多新晉交易所們看到了希望,一旦有新晉交易所獲得香港地區合法交易所牌照,實現彎道超車指日可待。

除了市場和政策之外,高質量的交易所也必不可少。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區塊鏈和數字資產的了解,將來或許會出現不少從其他市場開始轉投數字資產市場的投資者們。這部分用戶資金量較大、投資經驗較足,相比普通投資者更加專業,所以他們對於交易所的標準就更加嚴苛,對於交易所的深度,轉賬速度,撮合交易速度等等方面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這就需要開發交易所時需要強大的技術後盾,對於開發公司的選擇也是一樣。數字資產市場瞬息萬變,可能會因為前期開發一個小小的要求,就造成後期不可挽回的損失,故而對於技術公司的選擇一定慎重。

就目前看來,數字資產市場前景依舊廣闊,數字資產交易所開發也並沒有達到飽和的狀態。未來,總還會有新的交易所出現來瓜分這一塊大蛋糕,而交易所各國的牌照也將成為他們的競爭的核心。

數字資產交易所開發沒有飽和,交易所牌照成競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