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時間太少,如何閱讀?

時間太少,如何閱讀?

你有閱讀的習慣嗎?有自己的閱讀框架嗎?

...

國慶長假,沒有到處跑,閒在家裡讀讀書。看了一下我在豆瓣標記為 “想讀” 的書籍已經突破了 300 本,而已標記讀過的書才一百多本,感覺是永遠讀不完了。

好早以前我這個 “想讀” 列表是很短的,一般不超過 20 本,因為以前我看見這個列表太長了後,就會主動停止往裡面再添加了,直到把它們讀完了,這樣倒是有助於緩解下這種讀不完的壓力與焦慮感。

但後來漸漸想明白這個方法其實有很大的弊端,因為這樣的處理演算法是先進先出的,而更好的選擇應該是按優先順序佇列來的。所以,後來我只要遇到好書,都往列表力放,只是在取的時候再考慮優先順序,而不再對佇列的長度感到憂慮。

那麼從佇列中取的時候,優先順序演算法是如何的呢?這就和每一個人具體的閱讀偏好和習慣有關了。而我的閱讀習慣簡單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聚焦與分層。

我把需要閱讀的內容分作 3 個層次:

  • 內層:功利性閱讀
  • 中層:興趣性閱讀
  • 外層:探索性閱讀

最內層的功利性閱讀其實和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這樣的閱讀目的就是為了學會知識或技能,解決一些工作或生活中的問題與困惑。比如,Java 程式設計師讀《Java 核心程式設計》就屬於這類了。

中間層的興趣性閱讀則屬於個人興趣偏好的部分,比如我喜歡讀讀科幻(今年在重讀劉慈欣的各階段作品)、魔幻(如《冰與火之歌》)和玄幻之類的小說。

最外層的探索性閱讀,屬於離個人工作和生活比較遠的,也沒太大興趣的部分;這部分內容其實就是主動選擇走出邊界取探索並感受下,也許就可能發現有趣的東西,也可能就有了興趣。

也許很多人的閱讀都有類似的三個層次,但不同的是比例,以及選擇的主動與被動性。目前,我在內層功利閱讀上的比例最大,佔 70%;中層的興趣閱讀約 20%;外層的探索閱讀佔 10%。這個比例我想不會是固定不變的,只是一定階段感覺最合適的選擇。

有時,招人面試時,最後我總愛問對方:“最近讀過什麼書?”倒不是真得關心對方讀過什麼書,其實就是看看有沒有閱讀的習慣,看看對方是否主動選擇去學習和如何有效的處理資訊。畢竟閱讀的本質就是處理、吸收和消化資訊,從讀書的選擇上可以略窺一二。

讓人感嘆的是現今能夠殺時間的 App 或者節目實在太多,要想真正去認真讀點東西對意志力會有些挑戰。上面我所說的那個閱讀分層,其實都是適用於深度閱讀的,它要求你去抵擋一些其他方面的誘惑,把時間花在閱讀上。

深度閱讀意味著已經完成了內容選擇,直接可以進入沉浸式閱讀;而在能選擇之前,其實就有一個內容收集和沉澱的階段。平時我都是用碎片時間來完成這個收集和沉澱,為了讓這個收集和沉澱發揮的作用更好,其實需要建立更多樣化的資訊源,以及提升信源的質量。

通過多樣化的信源渠道,利用碎片時間廣度遍歷,收集並沉澱內容;再留出固有的時間,聚焦選擇分層閱讀內容,進入沉浸閱讀;這樣一個系統化的閱讀習慣就建立起來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去慢慢積累吧。

...

我的閱讀只有一個框架,並沒有計劃;只管讀完當前一本書,下一本書讀什麼,什麼時候讀都不知道,只有到要去選擇那一刻才會根據當時的狀態來決定。

但框架指導了我的選擇。

寫點文字,畫點畫兒,記錄成長瞬間。 微信公眾號「瞬息之間」,既然遇見,不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