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CNN+tensorflow實現識別圖片

CNN+tensorflow實現識別圖片

原文地址 原文的原文出自知乎。 轉載來主要是做一個筆記,便於每次檢視。

通過一個影象分類問題介紹卷積神經網路是如何工作的。下面是卷積神經網路判斷一個圖片是否包含“兒童”的過程,包括四個步驟: ● 影象輸入(InputImage) ● 卷積(Convolution) ● 最大池化(MaxPooling) ● 全連線神經網路(Fully-ConnectedNeural Network)計算。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首先將圖片分割成如下圖的重疊的獨立小塊;下圖中,這張照片被分割成了77張大小相同的小圖片。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接下來將每一個獨立小塊輸入小的神經網路;這個小的神經網路已經被訓練用來判斷一個圖片是否屬於“兒童”類別,它輸出的是一個特徵陣列。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標準的數碼相機有紅、綠、藍三個通道(Channels),每一種顏色的畫素值在0-255之間,構成三個堆疊的二維矩陣;灰度影象則只有一個通道,可以用一個二維矩陣來表示。 將所有的獨立小塊輸入小的神經網路後,再將每一個輸出的特徵陣列按照第一步時77個獨立小塊的相對位置做排布,得到一個新陣列。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第二步中,這個小的神經網路對這77張大小相同的小圖片都進行同樣的計算,也稱權重共享(SharedWeights)。這樣做是因為,第一,對影象等陣列資料來說,區域性陣列的值經常是高度相關的,可以形成容易被探測到的獨特的區域性特徵;第二,影象和其它訊號的區域性統計特徵與其位置是不太相關的,如果特徵圖能在圖片的一個部分出現,也能出現在任何地方。所以不同位置的單元共享同樣的權重,並在陣列的不同部分探測相同的模式。數學上,這種由一個特徵圖執行的過濾操作是一個離散的卷積,卷積神經網路由此得名。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卷積步驟完成後,再使用MaxPooling演算法來縮減畫素取樣陣列,按照2×2來分割特徵矩陣,分出的每一個網格中只保留最大值陣列,丟棄其它陣列,得到最大池化陣列(Max-PooledArray)。 接下來將最大池化陣列作為另一個神經網路的輸入,這個全連線神經網路會最終計算出此圖是否符合預期的判斷。 在這裡插入圖片描述 在實際應用時,卷積、最大池化和全連線神經網路計算,這幾步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多次重複進行,總思路是將大圖片不斷壓縮,直到輸出單一的值。使用更多卷積步驟,神經網路就可以處理和學習更多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