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Chain:《Blockchain Gate》聽課筆記——區塊鏈的1.0架構 VS 區塊鏈3.0架構
BlockChain:《Blockchain Gate》聽課筆記——區塊鏈的1.0架構 VS 區塊鏈3.0架構
區塊鏈的1.0架構認知
這個階段區塊鏈系統主要是用來實現數字貨幣的,我們看一下示意圖。如圖所示,在整個架構中,分為核心節點和前端工具,這裡提一下核心節點中“礦工”功能。礦工在1.0架構的系統中,主要是承擔兩個任務:
第一個是通過競爭獲得區塊資料的打包權後將記憶體池(傳送在網路中但是還沒有確認進區塊的交易資料,屬於待確認交易資料)中的交易資料打包進區塊,並且廣播給其他節點;
第二個是接受系統對打包行為的數字貨幣獎勵,從而系統通過這種獎勵方式完成新增貨幣的發行。
在前端工具中,最明顯的就是錢包工具,錢包工具是提供給使用者管理自己賬戶地址以及餘額的;瀏覽器則用來檢視當前區塊鏈網路中發生的資料情況,比如最新的區塊高度、記憶體池的交易數、單位時間的網路處理能力等;RPC客戶端和命令列介面都是用來訪問核心節點的功能的,在這個時候,核心節點就相當於一個伺服器,通過RPC服務提供功能呼叫介面。
區塊鏈的3.0架構認知
在3.0的架構中,超越了對數字貨幣或者金融的應用範疇,而將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泛解決方案,可以在其他領域應用,比如行政管理、文化藝術、企業供應鏈、醫療健康、物聯網、產權登記等,可以認為是面向行業應用
行業應用一般是需要具備企業級的屬性的,比如身份認證、許可授權、加密傳輸等,並且對資料的處理效能也會有要求,因此企業級場景下的應用,往往都是聯盟鏈或者私有鏈。我們來看一下示意圖:
如圖所示,首先在3.0架構中,數字貨幣不再是一個必選元件了,當然如果需要,我們也是可以通過智慧合約的方式來實現數字貨幣的。與之前的架構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增加了一個閘道器控制,實際上就是增加了對安全保密的需求支援,並且通過資料審計加強對資料的可靠性管理。
在3.0架構中,實際上可以看成是一套框架,通過對框架的配置和二次開發可以適應各行各業的需求,比如圖中的“可插拔共識